中国公益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中国公益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作者:苏浩然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6期[摘要]公益创业在中国刚刚兴起,相关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究国内公益创业的开展情况及其效果,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对当下公益创业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月云屋、滴水恩等公益创业组织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认识到公益创业项目目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公众理念难以转变;对公益创业概念难以厘清;民间公益创业组织筹款能力弱,难以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资助;制度僵化,法律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公益创业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仍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其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关键词]公益创业;发展困境;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所谓的公益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用商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创业过程。当今中国,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就业等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环境保护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等。这些难题无一例外的与社会责任和使命问题有关,而公益创业作为通过创新创业来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复杂的社会需求的方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1中国公益创业发展现状从2009年开始,公益创业开始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一股新力量,政府、社会、高校和企业都开始推动公益创业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更是为公益组织的创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机遇。2016年以来,随着《慈善法》的出台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公益创业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以及社会机构公益创投多样化,使公益创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由此可见,我国公益创业已经奠定了初步的发展基础。2006年,湖南大学率先创建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公益创业”命名的大学生社团,并且在今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2009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北极光—清华”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引起热烈反响;2014年,公益创业赛成为由团中央等组织发起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三项主题赛之一,掀起了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热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公益创业尚处于自发性萌芽状态,服务公益创业的机构不多,社会对公益创业的认识有限,政府对公益创业的服务管理在观念上和政策实践上基本是空白。为龙源期刊网深入了解目前中国公益创业发展现状,本文选取了三个公益创业的典型项目和研究机构,明月云屋、滴水恩公益和湖南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进行实地调研。2中国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2.1公众理念难以转变由于公益创业定义不清、企业与公益组织边界模糊等原因,人们对于公益创业有着比较普遍的误解。公益创业企业的创立是以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强调社会使命,通过创业的手段来推进社会的进步。但是它不同于非赢利组织,它对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加以运用,将经济价值的创造和社会价值的创造统一起来。盈利是公益创业的一个目标,这也导致了公众往往易将公益创业组织与借慈善敛财的不法组织联系在一起。由于借慈善敛财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公益创业这一概念在国内还比较新,没有被公众熟知,暂时没有得到公众广泛认可,公众不愿意把钱捐献给非官方的公益组织。此外,受雷锋精神的影响,大众思想一直停留在公益组织理应献身公益,不能有所盈利,管理人员更加不能有高薪这一观点上,导致部分公益创业组织受到过多误解和质疑,难以筹集到善款,存活艰难。2.2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创业过程中,除受外部影响之外,公益创业组织的筹资能力同样受到内部多重因素的制约。首先,大部分的公益创业者都是大学在校生或应届毕业生,他们既缺乏创业经历也缺乏就业经历,社会阅历、社会关系和知识经验尚显不足。这不可避免的使他们创办的公益企业在战略设计、日常经营、抵抗风险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公益创业组织难以实现自我造血。以明月云屋为例,其运营至今已成功帮助数十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是当地公益组织中的“明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据本文了解,其至今尚未实现运营资金的自给自足,资金来源大多依靠企业及政府资助。然而一个组织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自我造血的功能。如果公益创业组织不能脱离政府帮扶和社会捐赠生存,那么其本身的生存也会成为一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公益创业组织社会价值的实现要以商业手段获得经济利益为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环境尚不成熟,公益创业组织市场运作能力没有商业企业那么高的效率,只有少部分的公益创业组织能够完成自我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报告显示,能够实现自我造血的公益创业组织比例不到60%,其他主要依赖企业赞助和捐款以及其他。虽然近年来能够实现自我造血的组织比例在增加,但是仍有大部分的组织无法自我供给,对外部依赖程度较大。从公益组织的年营业额来看,超过七成的组织年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下,这表明大多数的公益创业组织的商业运营效果不太理想,难以获得保证其发展的经济基础。2.3制度僵化,法律规定存在明显缺陷龙源期刊网首先,公益事业当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依然存在。据笔者走访了解到,番禺区政府残疾人年培训经费可能达到6000万元左右,而番禺区共有三万左右持证残疾人,经费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大概只有2000元,且一年一结无法滚动到下一年。而每人每年2000元的培训经费无法使残疾人获得系统化的培训,故政府只能选择进行短期培训,而碎片化学习无法促进残疾人就业,使得很大一部分资源被浪费,却无法帮助到亟需帮助的公益创业组织。其次,现行法律制度也未能对公益创业活动给予规范和约束,易造成其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制度漏洞让不法分子日渐壮大,而真正需要资金资助的公益项目因为条件难以达标被排除在外。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出台新政策,对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公益机构实行高达30万的资金资助。但硬性要求该组织成立两年内必须拥有5个社工。一般个人公益创业组织起步慢、规模小、收入少,很难请得起社工,因此始终难以获得政府资助,经营愈加困难,陷入恶性循环。而有些不法分子钻政策漏洞,一旦过了两年就注销原有组织重新注册,不断骗取政府30万的巨额补助。最后,现行法律对公益创业界定不清晰,无法定位其组织的属性。公益创业组织的特殊性质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扶,但其从市场角度带有经济效益的商业属性,从而导致公益创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同时,法律地位的不明确,造成公益创业组织的登记注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公益创业组织无法找准自身定位,从而导致注册登记推迟等现象,阻碍公益创业项目的开展和实施。2.4人才匮乏,制约社会组织做大做强在2005年,美国高等院校就已经普及了创业教育,并且形成了一套与之相对应的研究和实践体系。而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理念逐步转型,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公益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虽然,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相关课程,进行教育上的探索,但课程设置较单一,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缺乏实践上的指导,公益创业人才的培育更无从谈起。此外,2014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约有40%的人因为家庭或薪水原因离开公益行业。报告指出,从业者的平均薪酬与理想薪酬之间相差近2500元,高级管理者尤为严重,其实际薪酬与理想薪酬之间的差距达到了3738元。小机构无力聘专职人员,稍有实力的虽请得起人但留不住人。比起企业,社会组织员工流动率高出两三倍。3促进中国公益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公众认可度近年来,企业或个人假借公益慈善名号谋取私利的行为屡遭曝光,导致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降低,加上公众本身对公益创业的认知程度不高,这就导致公众容易对一些真正从事公益创业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产生误解。想要实现公益创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水龙源期刊网平不可或缺。同时,在看待公益创业的社会使命与商业目的时,应认清我国慈善公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实际情况。对公益创业者的评价不能仅仅包括经济价值,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需求的满足才是更应该关注的重点,也不必纠结于所有创业目标的非营利性,盈利同样也是其目的,否则,组织的可持续性根本无从保证。3.2完善公益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应结合公益创业组织发展的需要,逐步制定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规定公益创业组织成立的条件、登记的部门及程序;用法律形式对公益创业组织的性质、地位、经费来源、权利和义务等进行明确规定,使公益创业组织及其运作合法化、规范化,同时也不失灵活性。其次对公益创业组织的经营行为要通过立法进行分类及监管,不同经营活动要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此外还需要对公益创业组织商业活动的收入和利润分配进行规制。例如规定营利活动产生的收入及利润不得在成员中分配,只能用于组织本身的发展;即使公益创业组织在商业活动中被迫解散或者破产,其剩余资产也不可以在成员中分配等,这些措施经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被认为是有效的。3.3公益创业组织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在公益创业领域,组织创立的前三年都属于高风险时期。公益企业如何活下去并且能够发展下去越加成为思考的方向。这也就意味着,公益创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决定着组织的发展前景。忠于社会使命、提供专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是公益创业者始终应秉持的价值态度。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在公益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商业手段,还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技巧,不断提升公益企业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刘志阳,邱舒敏.公益创业投资的发展与运行:欧洲实践及中国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2).[2]谢敏,王丽娜,韩煜炜.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3).[3]潘加军,刘焕明.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推进模式探讨——对15省80个高校学生社团和部分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