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知识的学习主要内容:1、知识及其分类。2、知识的获得机制。3、陈述性知识的学习。4、程序性知识的学习。5、知识的转化。6、知识的保持。7、知识的迁移。一、知识及其分类1、知识的含义学习的主要结果就是获得知识;掌握知识是学习的重要目的。《现代汉语词典》: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皮连生: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知识是人类所拥有的信息,知识能通过书籍、计算机或其他媒介储存。2、知识的分类根据知识的来源划分:直接经验知识/间接经验知识。根据知识反映事物的深浅划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根据知识反映事物的范围划分:一般知识/特殊知识。根据知识是否易于传递划分:编码化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根据问题解决的功能划分:描述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广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狭义的知识或言语信息)(技能)(狭义的程序性知识)表征方式:命题、命题网络、图式。表征:产生式产生式系统常见的知识分类常见的三类知识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用于区别、辨别事物,一般可以用言语进行清楚的陈述,即平常所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过程性):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关于怎么做、做什么的知识,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知识。即平常所说的“技能”。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研究表明,我国三类知识学习的大体情况是:陈述性知识:掌握较好。程序性知识:相对较差。策略性知识:基本没有。3、知识的学习阶段新知识习得阶段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知识迁移和应用阶段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知识进入命题网络通过复述和精加工等,命题网建重组与改组陈述性知识被提取,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变式练习,命题转化为产生式系统应用习得的概念规则对外办事应用习得的概念规则对内调控“六步三段两分支”教与学模式(皮连生)注意与预期激活新知识选择性知觉新信息进入原有网络命题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根据线索提取知识技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教学步骤学习过程教学步骤5、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6、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1、引起注意与告之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5、引起学生的反映,提供反馈和纠正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促进迁移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提取与应用知识的巩固与转化二、知识的获得机制1、知识获得的机制——同化同化是指学习者接纳、吸收和合并知识并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赫尔巴特首次运用于心理学。[奥苏贝尔]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即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吸收并固定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有意义言语学习)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2、同化的条件1)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的知识基础;2)学习材料本身应具备内在的逻辑意义,并能反映人类的认识成果;3)学习者还应具有理解所学材料的动机。3、知识同化的类型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联合意义学习)。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个体掌握言语信息的过程,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同化、理解新知识,使其在头脑中得到储存并用于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智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各种技能的形成以及智力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学校教育应该围绕知识的学习来展开,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形成各种技能,发展其智力,并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生活的人才。(一)陈述性知识的种类[加涅]:陈述性知识是言语信息。包括符号(各种事物的名称或标记)、事实(两个或以上事物之间的言语陈述)和有组织的知识(多个事实联结成的整体)三类。[奥苏贝尔]: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包括表征学习(词汇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原理学习)三类。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是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加涅区别了陈述性在是的不同类型,奥苏贝尔在对该知识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内在的心理机制。1、表征学习含义:表征学习,或符号表征学习,也称词汇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主要是词)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单个符号代表什么东西。心理机制:是符号与其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2、概念学习含义:概念就是代表一类享有特性的人、物体、事件或观念的符号。学习概念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实质: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的特征。概念获得的途径:1)概念形成(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2)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课堂学习主要经由概念同化途径来进行。*概念教学1、以正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如“等边三角形是一个平面的简单封闭图形(一般)和三个相等的边和角(定义特征)”。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如能飞并不是鸟。3、正例和反例的运用。正例有利于概括,反例有利于辨别。4、变式(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和比较(从学习方法方面促进理解)。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3、命题学习含义:命题是由若干概念、词汇等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也称原理学习。类型:1)非概括性(特殊事物与一般事物的关系,属于发现学习);2)概括性(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属于接受学习)。表征学习和概念学习是命题学习的基础。*原理教学1、根据原理学习的条件,用提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去“证明”原理中一个比较具体的实例。2、要强调原理的应用并给予强化、鼓励。3、考虑学生思维特点及其发展水平来组织教学。(具体与抽象的矛盾、思维的惰性与单线性)4、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原理。(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1、命题。2、命题网络。3、图式。命题是词语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由名词和代词表达。命题用句子表达,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它只涉及句子表达的意义。蚂蚁吃了果酱P1SRO甜的果酱P2RR1、命题2、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起来组成命题网络。知识是以命题网络分层次储存3、图式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较复杂的整块的知识是用图式表征的。(安德森)图式是人们对客体和事件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的方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认知结构。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征:图式含有变量;图式可以按层级组织,嵌入到另一个图式中;图式能促进推论。(加涅)方式:1)客体分类的图式;2)时空知识的图式;3)事件图式(如有关房子、动物和玩具等的图式)或做事图式(如看电影、参加舞会、到餐馆就餐等)。图式不仅用于陈述性知识,而且在程序性知识中也有图式。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其本质是一套控制个人行为的操作程序,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使更经济合理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发展其能力。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比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区别基本结构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和原理的意义,关键在于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应用,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输入与输出相对静止,易用言语表达相对动态,不易用言语表达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较低,激活速度较快学习速度较快,但遗忘也快较慢,属过度学习,保持好记忆储存储存具有非独立的网络性,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储存具有独立的模块性,迁移具有序列转移的特性测量角度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告诉观察行为联系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一)程序性知识的种类按照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1、产生式是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C-A规则),是人经过学习,在头脑中储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表现的规则。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2、产生式系统许多产生式可组成产生式系统。是复杂的技能的心理机制。P1实施强化的产生式:如果目标是要增加儿童的注意行为,且儿童注意时间比以前稍微延长,那么对儿童进行表扬。P2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如果已知一个图形是两维的,且该图形有三条边,且三条边是封闭的,那么识别此图形为三角形,并说三角形。实施强化和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P1如果我的目标是要将分数相加,且现在有两个分数,那么建立一个子目标,即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分母。P2如果我的目标是要将分数相加,且现在有两个分数,且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已知,那么用最小公分母除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并得到结果1P3如果我的目的是将分数相加,且现在有两个分数,且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已知,且已得到结果1,那么以结果1乘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数加法前三步的产生式表征P1如果目标是为X定一个计划,那么建立一子目标:选择与X有关因素的最佳联合P2如果目标是选择与X有关因素的最佳联合,那么建立一子目标:评价与X有关因素的各种联合P3如果目标是评价与X有关因素的各种联合那么建立如下子目标:制定评价各种联合的标准并根据它和已知限制条件比较,再说明已知限制条件。P4如果目的是说明已知限制条件,那么依次列出限制条件。P5如果目的是建立评价各种联合的标准,那么建立子目标:设想出与X有关的诸因素。“做事之前先有计划”的产生式系统五、知识的转化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陈述性概念和规则的运用。1、转化的条件与策略(1)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调动学生学习的心向。(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或规则。(3)指导学生科学练习,促使学生程序性知识的运用。2、转化的例证3、“教学促进智力的发展”(皮连生)(1)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学生习得这种知识必须符合奥苏贝尔提出的良好认知结构的特征。(2)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之完成各项智慧技能的任务(安德森)(3)教会学生习得与应用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高效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成为自觉的自我学习者和能自我调控的人。六、知识的保持1、遗忘的原因归因(1)记忆痕迹衰退说(用进废退)。(2)材料间的干扰说(前摄/倒摄抑制)。(3)检索困难说。(4)同化说。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2、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1)提高加工水平。深加工是指通过关注记忆材料的细节,或赋予意义并与有关观念形成联想等,以对新材料从多个方面进行感知,从而提高保持效果的方法。2)多重编码。语义编码/形象编码/声音编码/动作编码的综合运用。3)关键字法。借助联想附加一定的意义。4)超额学习(过度学习)。50%的量为好,注意过度学习报酬递减的规律。5)合理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七、知识的迁移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陈述性知识的迁移1)形式训练说。迁移就是心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2)共同要素说。迁移就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桑代克与伍德沃斯“判断面积”实验,1901)3)概括化理论。在经验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桑德“水下击靶”实验,1908)4)转换-关系理论。迁移就是对情境关系的顿悟。5)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奥苏贝尔)2、影响迁移的因素(1)个人因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