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练习,构建有效发展(2015年11月上交县里送市参评获奖?)顺昌县实验小学黄利荣[内容摘要]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把握简约中的丰富,避免练习的单调枯燥之感。教师进行数学练习要善于追求热闹中的宁静,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质变内化。教师要认真挖掘习题价值,在巩固中拓展学生思维。[关键词]巧设课堂练习促进思维发展众所周知,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建立起新概念、习得规律之后,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题,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逐步形成技能、技巧,不断提高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在课改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例题的教学,却缺少对习题价值应有的解读、挖掘和再创造,以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选取典型适度的习题,精心组织,变有限为无限,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以提升。一、简约中创造丰富数学课堂练习,没有一定的容量,达不到一定的“度”,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掌握情况就看不出来;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令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或者厌恶心理。因此,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把握简约中的丰富。如在复习《倍数与因数》一单元时,两位教师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教师甲先请学生回忆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全体学生背诵了倍数、因数、偶数、奇数、质数、素数等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最后,出示了很多类型的习题,如找倍数与约数的,找素数与质数的,根据条件找数的……教师忙得不亦乐乎,投影换了一张又一张,似乎什么内容都复习了;学生就像赶集一样:但收获甚微。教师乙让学生在复习课前反思自己本单元的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还掌握得不好并整理成书面材料。教师批阅了学生整理的书面材料,发现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写一个数的约数写不全,判断一个数能否同时被2、3、5整除时有困难,对于一些特殊的质数、奇数、偶数的特征掌握不好。复习时,教师请每个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观察这个数的特点,结合这单元学到的概念说一说。有学生说:“我写的是10。我知道这个数是合数,也是偶数,它能同时被2、5整除……”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呈现了一道开放题:“谁能根据10、15、11、45、60、33、48、55这些数提与本单元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思维活跃,纷纷提问:“请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请写出这些数中每个合数的全部约数;这8个数中,哪些能分别被2、3、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3、5整除?……”教师都及时组织学生完成练习。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下42□,启发思考:要使42□既有约数2,又能被3整除,□里应该填多少?相机复习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接着出示:“如果要使□4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应该填多少?”学生讨论完后,引导思考:“观察、比较42□和□42,同样要填一个数字,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为什么答案不同?”有了前面的对比练习,学生终于明白在口填数的诀窍:既要考虑整除的特征,又要观察数字所处的位置,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错题集自己复习,然后同桌合作出题考对方,教师巡视指导。课堂上不时有学生间的争论,有学生举手请教老师、同学,每个学生都很积极主动,全然没有复习课的单调枯燥之感。不难解读,教师甲是基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他看来,单元复习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把知识点再全部扫描一下,多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反复操练,当上了熟练工,才能应付考试。而这种炒冷饭的复习课,忽视了重点、难点,学生茫然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简单的题型重复做,超过了学生的耐度,违背了最适度原则,学习效果并不乐观。教师乙复习时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抓住重点、难点,设计有层次的习题,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求习题的多样繁杂,但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发现、在倾听中学会理解、在讨论中学会思辨。由此,我想到:课堂设计的习题要在简约中创造丰富,让学生以充满自信的姿态自主学习,拥有令人愉悦的亲历体验。二、热闹中追求宁静实践证明很热闹的课并不利于学生学习;非常安静的课也不行,最有利于学习的课有点“嗡嗡嗡”的声音,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不成熟的思考、不经意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轻声说出来。而审视目前的许多小学数学课堂,热闹似乎成了课堂的代名词。课始,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令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之中;课中,以形式多样的讲解、演算、操作,令学生“激情四射”;课后,以丰富多彩的练习设计令学生感到“乐此不疲”。但仔细回味一番,有多少思维含量蕴藏其中?热闹过后,部分学生的思维仍处于低潮。数学练习要善于追求热闹中的宁静。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一个练习题:“一堆小棒有12根,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很多教师直接请学生拿出12根小棒,先拿出这堆小棒的1/2,再拿出这堆小棒的1/3,然后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呢?”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还可以拿出这堆小棒的1/4、1/6、1/12。”这种形式一般比较热闹,但学生都理解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吗?这样一道开放的习题,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二次接触分数时出现,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并不容易。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用图或实物表达自己认识的几分之一。因此,每一次都要让学生认真地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拿的,为什么这样拿,为后面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埋下伏笔。有位教师这样引导:“请每个同学拿出12根小棒,先想一想,再分一分,你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然后把操作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完成后与同桌分享你的思考成果。”拿出了它的几分之一每份是几根我的发现12根小棒12根小棒12根小棒12根小棒12根小棒12根小棒我们发现:学生在独立练习时,神情专注,在思考着。交流发言时,学生常说“我是这样想的……”、“我的发现是……”。在反馈时,许多学生认为教师给的表格多了1行,因为只有5种拿法。但有位学生却说,“还可以拿出这堆小棒的1/24,应该是半根……”教师没有直接给予评价,只是告诉他们:”目前可能只有5种拿法,但以后会发现还可以用其他分数来表示。”学生的思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质变的过程又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通过分小棒这一环节动静搭配的处理,经过独立思考、操作实践、观察比较,由静到动,由个体的学习到同伴的经验分享,更多的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对每份是几根的理解。三、巩固中力求拓展教师要认真挖掘习题价值,在巩固中拓展,让学生的思维不停留于某一固定的模式中,而能灵活应变。如四年级实践活动中的“植树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植树中两端都种时,间隔数比棵数少1的规律”,并会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时,如果仅仅解决练习题涉及电线杆排列、植树问题等,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一模式。某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启发:“你们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类似的问题呢?”这时,学生想到步行街的装饰灯、上楼梯问题等。教师进一步拓展:“锯木头、钟表上的画面、公共汽车站的设置等中都蕴涵着这样的规律呢。”由于城市里的学生一般看不到锯木头现象,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几段小棒摆一摆,通过观察,弄清楚木头锯成的段数相当于排在两端的物体,锯的次数相当于排在中间的物体,锯的次数应该比锯的段数少1。完成这些练习后,教师要求学生任选以下1题完成:(1)小区的大钟5时敲响了5下,用了10秒钟,那么,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敲完?(2)张老师从办公室出发,从一楼到三楼教室给同学们上课,要走60级台阶。张老师从一楼走到五楼的图书馆要走多少级台阶?(3)1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8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沿途一共几个车站?这些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颇吸引学生的眼球。反馈环节,教师并不满足学生给出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与课堂上学习的植树问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想的?”正因为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的经验起点与思维起点,关注了学生的现实起点,相机拓展题材内容,把生活中与植树规律有关的问题有机渗透到课堂中。通过对不同问题的理解,学生经历了分析、思考、比较、观察、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了解决这类有关物体间隔排列规律的问题,还学会了采用操作、画线段图等辅助方法,他们的动作、言语、思维协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个体内生态(积极的态度、情感、数学思想方法等)的发展。杰罗尔德认为:“为学生学习提供规划是一件富有挑战的、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事情。”这就强调了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但不难发现:课堂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这个“行走的风景”里,教师、学生、教材文本……是其永恒的主元素;理念、思想、教学方法、教育智慧……是课堂教学的精神灵魂。如何巧设习题、提升习题价值,答案显然很明确:既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