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纽约泪珠公园摘要:泪珠公园是一个小型公园,它位于纽约城市中央的阴凉环境中,通过曲折形式的设计形成了复杂的不规则空间。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坚固的材料运用和大胆的地形设计,创造出一个城市避难场所。泪珠公园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小型儿童公园,设计者利用公园的空间结构和对自然形式的重新定义创造出了一个适宜于探险和活动的空间。公园最大的亮点在于对自然主义的全新阐述,设计者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炼、加工与再呈现,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记忆,而不是将自然的原始风貌照搬到公园内。关键词:泪珠公园,自然主义,空间个性,人性场所一.基地概况泪珠公园位于下曼哈顿地区的面积仅1.8英亩的社区小公园,处于高层建筑的包围之中,基地为1980年代对哈德逊河部分岸线围填造陆形成。公园的场地是1960年填河形成的,沙化严重。同时,这个2英亩的小空地被四栋高层住宅楼环绕,场地的日照严重不足。因此设计必须详细分析场地的日照情况,并结合场地条件选择适宜栽植的植物。通过改造地形,设计蜿蜒曲折的小径来增加道路长度,是空间更丰富多样,挣脱场地面积的束缚,将小园做大。基地异常局促(不足7300平米),自然条件也较恶劣,存在地下水位较高、土质不佳、建筑阴影区面积非常大、来自哈德逊河的干冷风猛烈等众多限制因素。二.设计意图方案将公园功能定义为一个可以攀爬、探险并存在一些潜在危险的公园。和其他公园儿童活动区广泛使用器械的情况不同,TEARDROP公园提倡选用自然元素来提高孩子的参与能力,锻炼他们的探险意识和动手能力。在TEARDROP公园的设计中提倡正确使用石头、沙、水和植物作为设计元素,配合起伏的地形、攀爬空间和陡峭的滑道引导孩子参与和探险。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仿佛置身于峡谷中,四周高大的建筑就像高山,漫步其中,就像行走在CatskillMountains的峡谷中一样,享受自然的野趣。在草地上悠闲的聊天,在湿地沼泽中探险,或者在露出地面的石块堆里爬上爬下,这些在TEARDROP公园中都可以实现。这里优美的环境不但成为孩子自由玩耍的天堂,也能为孩子的家长提供不受干扰、不必为孩子分心的安静的休息场所,他们可以坐在小山丘的顶上看着孩子在滚球草坪中玩耍,看着他们在滑梯上忙上忙下。三.具体分析1.面对人群整个公园的目标服务群体包括附近一所高中的学生、上班族、周边数百栋公寓的住户以及附近一间疗养院的老年人。2.地形分析公园通过蜿蜒的地形创造复杂多变的空间关系,但空间层次分明,复杂而不失调理。公园整体设计成“北高南低”的地形。主要是为了保证北部大面积绿地有充足的日照时间。公园最大的碗形草坪位于公园北部朝南的山坡上,草坪中央向下凹陷,就像一个碗的形状,凹形空间对人产生的包容感吸引人群在此停留,人们坐在草地上感觉到被大地包容的亲切感。南部主要依靠叠石,同时配置有沙湾和感应水池,营造各种适合儿童游戏活动的小空间。而公园北部则充分利用日照建造草坪和湿地,供人们休息和探险。与北部的草坪相对的是南部腹地中突出地面的石墙和石块,石料坚硬的质感给人冰冷的神秘感。南北两部分形成动与静、坚硬与柔和,山丘与腹地,积极与消极的对比。独特的地形、互动的喷泉、天然的石材以及密集的种植形成一个内部结构错综复杂的空间,强烈的外形差异和精致的视觉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3.道路系统泪珠公园带有浓郁的自然主义色彩,它和城市的人行道纵横交错,方便公众进入。笔直的通道横穿公园,和内部的环形道路一起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道路网。通过小地形处理、高墙隔断、借景和蜿蜒的步道系统,完成了空间序列的塑造。通向哈德逊河的视觉廊道步道高墙隔断小地形处理4.光照基于场地北半部享有最长日照时间的现状,设置了两块隔路相对的草坪作草地滚球场,并特意稍向南倾斜以利于接受阳光。这个草坪连同玩沙区、戏水区是客户特意要求的。它们是对附近的洛克菲勒公园中传统大型游艺设施和积极主动式游戏的有益补充,同时,草坪的面积对于举行一些定期性的活动也绰绰有余。太阳光照分析表明,由于坐落在公园角落的公寓纵向长度过长,从65米到72米不等,造成大面积的阴影。基于场地北半部享有最长日照时间的现状,设置了两块隔路相对的草坪作草地滚球场,并特意稍向南倾斜以利于接受阳光。长期阴影区光照良好区5.景观分析(1).石洞门穿过高大景墙的石洞门,就来到了热闹的南区,虽非柳暗花明,却也别有洞天。这里虽然有很大比例的阴影区,但高墙、小丘和建筑屏蔽了来自哈德逊河的强干冷风,相对于地物稀少、狂风肆虐的北区,这里更适合户外活动,所以设置了玩沙、戏水、滑梯等多种游戏区。显然少年儿童是这里考虑的主要群体,但其他群体也没有被忽略,照看孩子的、看报的、闲聊的、纯粹旁观的、童心未泯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整个公园的目标服务群体包括附近一所高中的学生、上班族、周边数百栋公寓的住户以及附近一间疗养院的老人们。(2)冰水墙冰水墙的得名,源于一年四季不断从石墙缝中流出的细流,夏天墙面被苔藓覆盖,绿色的生命将墙面装点的生机勃勃,冬天水结成冰,点缀在墙面上,则更增添了些许神秘与阴森。作为全园的景观中心,冰水墙在满足了景观功能的同时,成为了公园的标志与名片。这块似乎有些魔力的墙,分隔着所谓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它就像一块屹立在公园的纪念碑,见证者艺术与诡异,技术与自然的融合和升华,同时也体现了设计想通过对自然的提炼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记忆,而不是单纯模仿和伪造自然的设计主旨。整个公园仿佛是CatskillMountains中的一个峡谷,冰水墙以南为高程较高的丘陵地带,象征着山丘墙,以北则为高层较低的腹地,象征峡谷,公园设计通过地形改造将自然界丰富的地形地貌浓缩于一园之中,石墙起到分隔“山丘”与“腹地”的作用。分隔公园南北空间的同时,冰火墙上的隧道却又是联系公园南北空间的唯一通道,隧道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公园南面和北面风格迥异,功能交错的两个空间被这石墙上的狭小隧道联系在了一起。草坪南侧是半月形叠石矮墙环抱中的阅读角(readingcircle),基地西侧两建筑间的社区道路构成了此处通向哈德逊河的视觉廊道。阅读角兼具坐憩功能的散置石、半月形矮墙以及隔路相对的名为“冰与水”的高墙均采用蓝灰砂岩(bluestone),由此取得了材质上的统一,同时也是被社区道路分割的南北两区的一种呼应。墙体有效的将穿越公园的主要道路屏蔽,同时给人以视觉上的延伸,避免来往人流对场地的影响。南北两区之间为一高27英尺、长168英尺的“冰与水”高墙,除去分割空间、增加层次、提供庇护等功能外,它同时也是对纽约州地质的隐喻和再诠释。(3)水景、湿地草坪西侧为湿地,面积不大,不过照片显示它草木葱茏、充满野趣,小径的尺度也是针对儿童设计,并且以粗木桩代替通常的铺地,总之,是个不仅适合孩子探索发现、也适合小动物栖息繁衍的好地方。为维持一定湿度,湿地周边的坡度和朝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确保充分利用径流,湿地的土壤也是经过人工调配的。①.儿童戏水区石块浅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戏水空间,跟普通公园的戏水区不同的是,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控制喷泉的开放,这样既节约资源,有提高了活动的参与性。作为空间的限定,小水塘四周堆叠着形态各异的石块,这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游戏的水景和地形变化给场地带来巨大活力形式,对发挥儿童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②.沼泽地沼泽地是公园内最具探险功能的活动区,内部茂密的植物,弯曲的道路,引导人们对未知进行探索。由于设计中大量使用了石块,考虑到石块可能对游人,尤其是儿童造成伤害,设计师对石块模型做了试验,用泡沫模板做成石块的形状,并将它们成套安放再试验活动区,数周后观察模型的磨损程度,磨损的越大的部位说明与游客摩擦接触的越多,对应石块的部位就要进行打磨,以确保不在使用中对游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