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支出行为的成本——效益研究作者:李银珠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瑞麟政府采购制度——高效、廉洁政府的必然抉择-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6)政府采购作为政府施政行为的体现,直接关系到政府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且影响到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它将透明规则和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管理,已成为规范政府消费行为的制度规范,因此在国际上普遍实行.我国政府作为最广大公众利益的代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的消费行为也应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使其消费行为形成合理而明晰的制度规范,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性,这是高效、廉洁政府的必然抉择.2.学位论文周颖洁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研究2007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越来越广,支出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财政收入为纳税人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纳税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从上世纪开始,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普遍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其典型的表现是绩效预算在各国的广泛推广。它的运用是整个政府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预算管理改革,因为这些国家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政府之间的竞争。政府管理的效率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纷纷通过预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带动整个政府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绩效预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改革,控制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满足了各国预算改革的直接目标。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竞相仿效发达国家,在国内推行绩效预算改革。此外,政府作为受委托者有义务保证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即以最低的成本为纳税人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作为监督者的纳税人有权利通过对公共支出状况的了解,对公共支出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公共支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但是纳税人如何对公共支出进行了解和监督呢?这就需要建立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在政府和纳税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是近代财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趋势,而它同样适用于我国。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我国公共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过去长时期进行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领域,财政支出管理方面的改革己显得严重滞后,传统体制所造成的预算不规范,预算软约束、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等问题却一直没能提上改革议程,导致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和管理手段,在很多方面得以延续下来,财政部门长期以来重收入、轻支出、管理弱化的弊端仍然存在,可以说,公共支出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中国财政管理的重心应从过去的收入管理转移到了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并重、而且更加重视支出管理。公共支出管理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行公共支出绩效管理,不仅可以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财政管理,而且可以使纳税人监督政府各部门公共支出的使用情况,并通过网络信息、系统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政府公共支出,活动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从绩效管理出发来加强我国的公共支出管理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在全国各处开始试点实践,为建立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积累经验。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本文研究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旨在通过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对公共支出进行管理与监督,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发挥更大的效用。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管理学中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这部分从绩效管理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在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原则;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分析绩效管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全文安排中具有启下的作用,对绩效管理在公共支出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第二部分分析公共支出与绩效管理。首先点出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与系统框架。公共财政理论、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而在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系统框架。其次分析公共支出绩效管理中的核心部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在遵循“3E”原则的基础上,包括评价主体与职责、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内容。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是衡量绩效评价科学与否、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最后深入分析了绩效评价的方法,尤其是成本——效益分析法,并通过举例,说明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在实践中使用时的优劣。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改革。我国公共支出绩效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萌芽,而后发展至今,虽处在初级阶段,但也颇有成果,已初步建立起绩效考评制度。在实践中,绩效改革主要存在着法律与制度保障薄弱、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缺乏约束力及信息统计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中逐步解决。此外,这部分以南京引进精品剧项目的绩效考评为例,简述此项目绩效考评的各个步骤,评价考评的积极作用与不足。案例采用实证分析,深化了对绩效评价的认识。第四部分提出强化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措施。首先要完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和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其中规章制度是重点。规章制度的建立以绩效管理系统为基础,包括制定绩效计划、做好绩效沟通、完善绩效评价和进行绩效反馈四个部分。其次要推行绩效预算。绩效预算体现了以结果为中心的思想,与绩效管理的思路不谋而合。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决算中揉进绩效评价,能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提高支出效益。最后要完善绩效评价配套改革措施。配套措施包括按照绩效评价信息的要求,利用网络系统,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硬化考评的约束力;参照国外经验,本着先易后难的方针分布实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研究上,借鉴管理学中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系统四个组成部分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二是采用实证分析,不仅举例说明成本——效益分析法中的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在实践中如何选择的问题,还以南京引进精品剧项目的绩效考评为例,评价此考评的积极作用与不足;三是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系统地提出强化绩效管理制度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3.学位论文苏君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越来越广,支出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政府必须用有限的财政收入为纳税人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因为政府有义务保证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即以最低的成本为纳税人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就世界各国财政的运行情况来看,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财政压力,都有抑制公共支出膨胀,维持一个可持续的预算赤字的内在需求,建立合理控制公共支出增长的机制,强化支出管理和提高支出效益是十分必要的。种种因素迫使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加强公共支出管理的途径。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普遍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其典型的表现是绩效预算在各国的广泛推广,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预算管理理念,在实践中主要通过以政府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表现出来,它的运用是整个政府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预算管理改革,因为这些国家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政府之间的竞争。政府管理的效率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纷纷通过预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带动整个政府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绩效预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有效的促进了政府改革,控制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满足了各国预算改革的直接目标。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竞相仿效发达国家,在国内推行绩效预算改革,以此来推进本国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进一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这股绩效管理的旋风也吹入了我国。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我国公共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过去长时期进行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领域,财政支出管理方面的改革已显得严重滞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和管理手段,在很多方面得以延续下来,财政部门长期以来重收入、轻支出、管理弱化的弊端仍然存在,可以说,公共支出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引入绩效理念来加强我国的公共支出管理成为了近期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绩效预算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讨论更是方兴未艾。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概述对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涉及到的概念范畴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支出的内涵与管理目标,以及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范畴里的绩效、绩效预算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等相关概念辨析。第二章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与方法公共支出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正在实践中发展深化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理论基础,而且在一些前沿性的领域理论界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在对其相关理论分析时,就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重要理论背景——新公共管理思想做出了简要的评述,分析了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于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力求从理论依据与方法论作出多角度的透视。第三章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国际经验通过研究以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的西方发达国家绩效预算改革历程和实施情况,分析了绩效预算在各国实施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总结出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国际经验。针对围绕着绩效预算的争议,提出应该建设性地看待绩效预算对促进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作用,应当避免对其采取极端的评价,总结绩效预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的方向才有利于促进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第四章实现我国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思路探讨立足我国实际情况,主要从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论述了我对于促进我国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主张。第一节对我国公共支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二节从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必要性入手,重点从制度层面、组织文化以及现实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的构想。本文的研究特点与主要贡献:对于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研究,本文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现了财政学研究作为应用经济学的特点。在理论研究上,坚持务实、辩证的分析方法,特别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针对理论分歧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又使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公共支出管理中制度影响与激励机制,提出了提高公共支出绩效的制度设置方案。在实践研究上,重点着眼于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模式的制度体现——绩效预算的研究,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绩效预算改革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目前推行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现实可行的框架路线。4.期刊论文雷玉琼.余斌公共支出增长的利益集团研究-当代财经2004,(12)公共选择学派在对公共支出的研究中假设利益集团是公共支出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塔洛克、缪勒和默雷尔、诺思试图从不同角度说明和证实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和过程,但这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