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对邻里关系的影响摘要: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提倡的一种美德。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空间的不断变窄,网络技术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人际网络的多样化,社会转型等因素促进了我国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导致现如今的邻里关系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状态。关键词:邻里关系;影响;影响因素;现状;措施邻里是由住处相邻的各个家庭的成员以地域关系为纽带以相互之间的感情为基础结合而成的基本群体。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注重邻里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城市中融洽和谐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曾让许多外国学者称道赞赏。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越来越深入,这一优良传统似乎被不少城市人渐渐淡忘了。现代邻里关系出现了很多矛盾的现象,在具有良好设施和环境的现代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特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感到孤独,他们有的不得不与现代电器设备为伴,有的不得不与猫狗为伍。大家同住一个小区,甚至一幢楼内,相互之间互不了解、互不熟悉,有的甚至与对门做了好几年邻居,也不知道其姓名及工作。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居民很怀念过去在农村里的生活。怀念那时虽然居住条件差,但是邻里往来密切、和睦相处、生活气息浓厚的氛围。一、基本概念的界定及问题的提出(一)基本概念的界定1、邻里和社区:住在毗连的人们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著地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即形成邻里。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实体。2、邻里的界定及包含的要素:佩里“邻里单元”;从地理上的接近、物质和社会特征、组织的特点到认同感、共同的兴趣以及行为和社会关系。3、邻里思想八大主题及发展:管理、治疗、福利、交往、秩序、参与、认同和意义;与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相对应的邻里思想的发展。4、邻里的功能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相互支持、社会化、社会控制、交流。(二)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同姓聚居是以血缘为基础,辅之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可以说这是以血缘所维系的最早邻里;而杂姓混居则主要是以地缘为基础的,它是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出现而发展的。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城镇社会和城市社会,因职业或经济状况的不同,属于同一行业或经济状况大体相当的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方面发生着一定的联系,长期地居住在一起,而形成了邻里关系,这也就构成了现代邻里关系的前身。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居民的社会流动性增多,在阶层、文化背景和职业上出现了较大差异,其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商品住宅套间成为家庭单位的社区结构,左邻右舍没有任何亲缘、业缘关系或者交往历史,使得传统的邻里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以沃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在现代社区里,由于人口的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以及对正式组织的依赖性,使得在传统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亲密的首属关系削弱了。人们发现,原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邻里关系逐渐走向了平淡和疏远,变得越来越淡薄和冷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代邻里关系的淡化呢?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二、对邻里关系的调查和分析(一)调查及结果对同一小区的居民抽取不同幢的人进行问卷调查,首先提问“你认识你的邻居吗?”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有超过一半的人答与邻居关系一般,偶尔有往来;大多数的人知道对方是邻居,但没有往来;少部分的人答互不相识,没有往来;只有很少的人回答与邻居关系密切,来往频繁。当问道“谁为你分忧解愁”这个问题时,填写自己解决的占很多,找亲戚朋友帮忙的占多数,另有很少的人找居委会干部和单位同事,只有极少的人找邻居帮忙。再问“熟悉自己所有的邻居”的只占很少数,“只熟悉个别人,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的占大多数,“都认识,但都只属点头之交”的占一般,“只大概认识交”的占多数。其中调查到几位年轻人,虽然大部分的年轻人表示自己有朋友,但是分析朋友的来源时,大部分的人称自己的好友是昔日同窗,部分人称是现在的同学,较多的人称好友是单位中同事或工作伙伴,少部分因个人兴趣相投而获得良友,只有极少数的人好友是邻居。这似乎显示,昔日那种街坊间两小无猜、朝夕相处、相伴成长以致后来成为青梅竹马的良辰美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其中有一位老太太表示对现在的这种邻里关系很有感慨,她于20多年前在这个小区定居下来,直到今天,周围的小孩子还是大多数都不认识她。“现在别说上人家串门,就是楼里通知个事,人家还隔着防盗门说话,根本没有想请人进屋的意思。我如今也只能呆在屋里看门。”当我们搬进水泥钢筋建造的楼房时,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冷漠替代。可是在喧闹的都市之中,邻居依然还是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每个人都有家,有家就有邻居,曾经,邻居对很多人来说胜似亲人,但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人觉得这句“远亲不如近邻”已成为往事。邻居之间交往日趋表面化、形式化,邻里关系趋向于冷淡,通过调查整合得出以下几个问题数据:邻居对于我们,是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话足以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关系是社会中的重要公共关系,如果运转良好,将对人群素质、道德水平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也许不再为争过道而面红耳赤了,不必担心隔墙有耳了,可我们又都被水泥壁垒裹住了。与此同时,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隔阂的不断加大,人们总是喜欢躲在自己家的的那一块小地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人们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已经渐渐的感受不到了,总体体现为“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的情况。案列案列1自古和睦相处是处理邻里关系最好的办法。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远水不解近渴”,这种传统美德自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但是在目前的社会里却有些变了味:有的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各扫门前雪;有的斤斤计较,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楼上、楼下、左右邻里、小区邻居该如何处理好关系,特别是楼上漏水问题等,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萧先生和妻子租了某小区的一层居民楼开了家干洗点,小两口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是,随之烦恼也来了。二楼的邻居丁先生家经常漏水,好几次都把他们刚给顾客熨烫完的衣服弄湿。找了丁家好几回,但丁先生态度蛮横,拒不承认。萧先生寻思,自己开个小店也不容易,能忍就忍忍吧!一天,楼上又漏水,正巧丁先生路过萧先生家门口,萧先生说:“大哥,你家又漏水了,要不你进我家来看看。”“不可能是我家漏的!”丁先生马上回答。这时萧先生的妻子忍不住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理?”话未说完,丁先生的拳头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看到妻子受欺负,萧先生再也忍耐不住,双方厮打起来。丁先生的妻子郭女士闻声下楼,被萧先生随手用小孩玩的铁“蹦蹦”打伤。经法医鉴定:郭女士左手多处挫裂创伤;右手拇指节粉碎性骨折,构成轻伤。郭女士以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最终,法院以犯故意伤害罪判处萧先生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一次性赔付郭女士人民币12000元。本来是有理的事,结果由于自己的莽撞,变成了没理,萧先生十分后悔自己的行为。这也告诫我们,处理邻里关系纠纷还是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则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案列2河东社区居民崔某家住7号楼1单元1号与三楼居民孙某发生纠纷,因孙某经常倒垃圾时,不经意间把垃圾掉在楼道里,崔某多次对此事进行交涉无果,最终发生争执,引发吵架,两家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当事人,在民调大厅对此事进行了调解。鹤山司法所协同河东社区受理后,了解到两家关系自重发生矛盾后就一直不好,经常有小摩擦,调委会认为双方都有过错,两家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对方的态度。至此调委会分别找两家人谈话,了解了两家人的要求与想法,并依据相关规定做出解释,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和利害后果,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充分尊重两家人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调解,当事人双方都对此事进行了理解,孙某也注意了自己的行为,了解到事情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主要注意就不会再发生矛盾。崔某也表示邻里之间要多谦让,远亲不如近邻,双方没有在为此事发生矛盾。从这个案例看,两家因小事引发大矛盾,双方都憋着一口气,都不肯让步,是这次矛盾纠纷的最大起因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相邻关系是最为重要的法律关系,两家互为邻里,不管平时是否经常来往,也不管是否曾经有过矛盾,在一家出现问题需要相邻方配合协商时,相邻一方应该提供方便,而不能以任何理由设置各种障碍,避免损失的扩大。案例3“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描绘的老百姓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大家和睦友好相处,共同防范盗贼或敌人的入侵,一家有病人,大家共照顾互相帮助的美好愿景和社会理想。其突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便利,促进了良好的社会治安,也为居民营造了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时至今日,营造友好的邻里关系与和谐的社区环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居住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个人独立性及隐私性的要求,使得邻里关系逐渐疏远与淡漠。邻里之间互不往来,见面不识的现象逐渐趋于常态,邻里之间因为生活琐事等问题发生矛盾与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排解邻里纠纷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则日渐成为人民调解工作中一项日常重要的任务和内容。2013年3月1日,XX家住七楼的居民Y某厕所下排堵塞,因疏通时,损坏下排管道,污水渗漏到了5楼X某家,给X某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于是X某找到Y某理论、沟通,希望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和平处理。谁知Y某却告知X某应该找以前负责该房屋维修的管理人员,自己理所当然也不会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理论不成,X某来到社区调委会要求给予调解。初步了解事件经过后,调解员首先来到了X某家,查看厕所天花板的排漏水情况。揭开天花板,调解员发现天花板确实存在漏水的情况,且因旁边的插线板滴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解员上楼找到Y某,就相关情况向Y某说明,Y某得知情况后也来到X某家查看,之后Y某表示厕所的下排管道是七楼的两家人共同使用,而且管道是属于Q负责,他们也有维护的责任,另外房屋年代已久,损坏也是情理之中,不应该仅仅是她一方的责任。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情况,明确各自权责,促进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调解员通过电话联系上了Q维修室负责人1某。就厕所漏水相关维修问题进行了咨询,1某回应就墙体的公共部分,下排管网埋在墙内的主要管道由单位维修,厕所里管道则由住户自行负责维修,且遵循上管下的原则,具体的费用则需要维修人员上门查清状况再做决定。(二)分析对于如今的现状,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首先第一点,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市场交换关系逐步加强,,人际关系出现经济化倾向。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由此造成依赖邻里关系获得互惠经济利益的必要性大为降低。同时,市场机制使经济资源能够迅速有效地转换为其他社会资源,从而使非经济的社会关系在金钱的冲击下逐渐淡化。个人对人际关人际关系的精神需要,似乎都能从“市场”自由购买,友谊、爱情、日常往来都沾上了金钱的异味。政治与社会方面的便利,也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购得——权钱交易,正是实例。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等价交换具有二重性。随着交换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扩大和深入渗透,它一方面促进着人的平等观念和自主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又教会了每个人维持独立的自我而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这种观念体现在邻里关系上,就是对自我空间的关注和对他人事务的冷漠。而且,交换中的货币具有核算理智性,排斥难于计算的情感关系;其所包含的普遍性,否定着地缘的特殊性。这些都无疑地从观念上冲击着传统的邻里关系,加上一段时期内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结果,金钱和交换关系泛化,人际关系出现经济化倾向,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排斥的离心力,使人们近利远义,重钱轻德,失去爱心,变得冷漠。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城市邻里关系,无疑首当其冲。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邻里之间各种社会联系逐渐减少。邻里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它主要是在邻里的各种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