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建制、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以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范围:王畿(国都附近地区,周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3、对象:姬姓亲族(鲁燕魏晋)、异姓贵族(齐)、先代贵族(宋)。4、关系:受封的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同时受封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征派劳役、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5、特点:诸侯对下属层层受封,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6、作用:前期加强王权,巩固了西周统治,使西周形成众星拱月、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7、局限: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割据混战。8、瓦解: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较强的独立性。诸侯不在听从周王室号令。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二、宗法制1、定义:把血缘关系的亲疏与政治等级关系联系起来的制度。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以婚姻为纽带联结,并有“同姓不婚”的约束。2、目的: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原则:无论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宗法制度下,有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成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第和庶母兄弟称为小宗。大宗和小宗关系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在政治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未定推行的工具。5、影响:有利于凝集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和“国”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但是强调家庭本位和尊卑亲疏,使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不利于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6、宗法观念:宗祠、家谱、家庙、祭祖、尊卑、忠孝、重男轻女、家国同构。7、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宗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2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血缘纽带和政治相结合。宗法制规定:周王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分封到地方做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士的嫡长子继承士封号,其余诸子分封庶人,嫡长子与诸子有双重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实现了皇权至上、皇帝至尊、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设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没有人担任,自掌军权),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后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三公之下,设多个官职,分管国家和皇家事务,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3)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晚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始皇推广。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调动,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不世袭,食俸禄,负责治理地方。郡县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郡县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标志着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有利于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4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时代盛行于奴隶社会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前提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权利拥有封地、拥有世袭的爵位和领地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共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5评价秦始皇功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完成统一,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①政治方面: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二是制订颁布秦律。秦始皇的上述措施对后来封建王朝的封建政治体制和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②经济方面:一是土地私有,按亩纳税;二是统一度量街、货币;二是统一车轨,修筑驰道。这些措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一的巩固,也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事业发展。③文化方面:书同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较大。④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的发展;统一东南、西南、南方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失:秦始皇又是古代有名的封建暴君,其残暴统治最终引发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①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摇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②实行焚书坑儒、严禁私学、教育专制,愚民政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6考点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君主专制的演进1、含义:相对于相权,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演进:(1)汉朝:中外朝制度。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东汉形成尚书台,取代了三公,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为尚书省,有设中书省和门下省。(2)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被以后历朝所沿袭。(3)北宋: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增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结果相权被分割和削弱,皇帝总揽大权。(4)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7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含义: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2、发展:(1)汉朝: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地方出现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受到一定影响。汉景帝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封地,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和酎金夺爵,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另外,汉武帝时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逐步掌握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地方行政变为州郡县三级制。(2)唐朝:地方行政区划由州县两级制发展为道州县三级制。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后期,随着节度使数量增多与权力增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3)宋朝:为解决唐末五代的地方割据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收精兵”,把禁军统兵权和发兵权分离,利于皇帝控制军权。政治上“削实权”,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于中央,由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做知州,派通判进行监督;财政上“制钱谷”,规定各州的财赋,出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收归中央。地方行政区划由道州县三级制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宋朝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但是“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8(4)元朝:在地方设行省。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地方行政区划划分依据),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辖。成为“腹里”,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3、趋势: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权力集中到中央。4、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①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暴政、腐败现象盛行。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④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9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1、演变(1)战国:实行军功爵制,选官标准是军功,打破了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2)汉朝: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和征召制,选官注重道德才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出现了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形成小集团。(3)东汉末: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才能划分品第,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出现了了“累世公卿”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家世门第高低成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4)隋到清朝:实行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①产生原因:鉴前之弊(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大势所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加强,士族衰落);统治之需(打破门阀世族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②发展:隋朝开创→唐逐渐健全→宋朝完善→明清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废除。③影响:积极影响:打破垄断(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拨的垄断局面);提高素质(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基础(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统一(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传播儒学10(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影响深远(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德(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抑制了人们的创新精神)。2、演变的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四、监察和谏议制度1、演变:(1)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掌监察;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官员;明清中央设都察院,地方设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唐朝,门下省(谏议和封驳);宋代设谏院。2、评价:监察和谏议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11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及格者称为秀才,即可入学为生员。第二阶段是乡试。三年一次,取录后称为举人,即准备会试。第三阶段是会试。亦三年一科。及格称为贡士,经过殿试及格始称进士。殿试算是皇帝亲自主持。进士一甲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12考点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强化的措施1、明朝:(1)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胡惟庸案。(2)措施: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作为侍从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②明成祖:设内阁(参与机务,内阁制正式形成。明宣宗时授予阁臣票拟权。明神宗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内阁首辅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