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正确认识发热正常体温36.2℃-37.5℃,早晨低,午后高发热发热是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发热可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环境发热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定义: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几度超过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实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FUO病因感染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最终诊断不明者80%5~10%文献复习地区发表年份例数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未明武汉同济医院20081992~2006528290(54.9%)结核病113(21.4%)细菌感染110(20.8%)真菌感染15(2.8%)病毒感染42(8.0%)寄生虫10(1.9%)186(35.2%)免疫61(11.6%)肿瘤70(13.3%)其他55(10.4%)52(9.8%)北京301医院20092002~200816277(47.5%)结核病4(2.5%)细菌感染49(30.2%)真菌感染3(1.9%)病毒感染15(9.3%)其他6(3.7%)72(44.4%)免疫32(19.8%)肿瘤28(17.3%)其他12(7.4%)13(8.0%)昆明第一人民医院20102006~200911872(61.0%)结核病26(22.0%)细菌感染21(17.8%)真菌感染5(4.5%)病毒感染15(13.6%)其他5(4.5%)38(34.5%)免疫12(10.9%)肿瘤19(17.3%)其他7(6.4%)8(6.8%)北京协和医院20042000~2003449220(49.0%)结核病96(21.4%)细菌感染49(16.3%)真菌感染8(1.8%)病毒感染37(8.2%)其他6(1.3%)167(37.2%)免疫76(16.9%)肿瘤64(14.3%)其他27(6.0%)62(13.8%)福州军区总医院20051991~200315273(48.0%)结核病17(11.2%)(44.4%)免疫23(15.1%)肿瘤42(27.6%)14(9.2%)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发热性质病因疾病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感染性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发热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血液病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等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实体肿瘤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理化损伤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神经源性发热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他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非感染性发热FUO诊断的“五要”要点对FUO,首先“要”想感染。感染性疾病一般占FUO的50%以上,只是这些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其次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首先“要”从病原分类入手。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逐个梳理,避免遗漏。遗漏常使治疗失去方向。“要”从器官系统表现寻找线索,并且更重视发病初期的症状体征,一个症状体征有时有决定性意义。“要”把流行病学史当作一个大事来询问。“要”重视诊断技术应用及分析,不放过指标变化的蛛丝马迹细菌性感染一般细菌感染,相对易于诊断: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G-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志贺菌、鼠疫杆菌等G+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球菌等特殊细菌感染,需要特别注意: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巴尔通体等一般细菌感染的判断外周血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但严重及特殊病例,如败血症休克患者、肝硬化患者等,白细胞可能不升高或相对升高,甚至降低。尿白细胞阳性(尿十项干化学、显微镜/尿流式细胞技术)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严重升高想尽办法获得各种标本,进行细菌涂片、培养、生化检查血尿便、痰、肺泡灌洗液、胸腹水、脑脊液、肝脏骨髓穿刺标本其他临床特征:中毒症状、皮疹、脓性痰、脓血便抗生素诊断性治疗特殊细菌感染的判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缺少一般细菌感染的特点多表现不典型,尤其要注意特殊表现发热时间长易于误诊医生保持警惕性并做相应检查非常重要诊断困难时可以做诊断性治疗注意细菌耐药问题,尤其是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及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多药绿脓假单胞菌MDR-P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ESBL(+)+AmpC(+)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包括产NDM-1细菌)病毒感染外周血白细胞一般正常,只有个别病毒白细胞升高,如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乙脑病毒等一般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不升高,严重感染可有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细菌感染常通过血清抗体及PCR检查诊断,如HIV、各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V、CMV及麻疹、风疹、水痘、出血热病毒等。胸片、脑脊液等常有特征性提示。重症病毒感染后期易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常发生在特定人身上,如免疫力明显降低者、长期暴露于危险因素者。除少数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毛霉菌、根霉菌外,几乎所有真菌的G试验均为阳性。胸片、CT、脑脊液常有特殊提示意义。对高危患者可以预防性治疗,疑诊患者可以试验性治疗。真菌的菌落有两种: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主要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种类酵母菌念珠菌(假丝酵母菌):81个种,其中11个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光滑、热带、近平滑、克柔隐球菌:17个中,7个变种,新型隐球菌对人有致病性霉菌曲霉: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白曲霉非曲霉:毛霉、青霉菌等双相型真菌(37℃组织内为酵母型,在25℃为霉菌型)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等类真菌耶氏肺孢子菌、奴卡菌、放线菌等立克次体病未查明确切病因的疑似病毒感染,部分为立克次体病,包括恙虫病、无形体病、埃里克体病等。有节肢动物叮咬史或环境中存在节肢动物。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其特征,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为0。临床上常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并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少见的立克次体感染需要CDC部门协助化验检查。可以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寄生虫病少见,但目前有增加趋势。尤其关注流行病学史,居住地、饮食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常特征性增高,一般医院缺少特异性诊断手段。仔细检查全身皮肤,寻找结节性病变。对有上述两条表现的发热患者,首先考虑寄生虫病。如果缺少诊断手段,可以用阿苯哒唑或吡喹酮试验性治疗。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非典型肺炎症状多数较轻,起病较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表现,干咳明显。少数重症肺炎患者,尤其是出现肺外并发症时诊断困难。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血小板可降低。培养困难,目前诊断多依赖血清抗体检测。抗菌治疗主要给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肺炎衣原体感染、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上少见,除非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否则诊断不易想到。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仔细追问病史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性治疗临床诊断步骤全面了解病史,尤其是可能为发热原因,提供线索的相关病史:发热史:热程、热型、热度;发热规律:是否伴有寒战、是否有节律性、是否总是与其他特定症状伴随(如皮疹、关节痛),是否有季节性;疾病史:结核病,免疫功能低下相关性疾病;特殊地区定居或旅游史:疟区、牧区;其他,如手术史、用药史、冶游史,等等。认真、过细、彻底的体格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不放过任何部位;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些重要体征: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等等;容易被忽视的体征:口、咽、甲状腺,头皮、双足等“重复原则”: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所以需要“重复”医生遗漏或忽视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现出来的起病时特点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但伤寒、结核等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但恶组、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凶险对发热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的临床表现体温的上升与下降方式、热型寒战中毒症状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倾向关节痛结膜充血单纯疱疹伴随症状与体征寒战以某些细菌感染和疟疾最为常见结核病、伤寒、立克次体病与病毒感染者罕见有寒战,一般也不见于风湿热。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寒战与输液反应相鉴别输液反应输液后不久即开始输液前无反复发作的病史颤抖更剧烈,而无明显的乏力、纳差、萎靡等全身毒血症表现停止补液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处理后,10~15分钟内寒战即可终止。面容伤寒面容、酒醉貌、蝶形红斑、口围苍白等口唇疱疹多见于:大叶性肺炎、间日疟、流行性脑膜炎等一般不见于:小叶性肺炎、干酪性肺炎、恶性疟和结核性脑膜炎皮疹、粘膜疹斑丘疹、丘疹、水疱疹、玫瑰疹、巴氏线、柯氏斑、搔抓状出血点、恢复期袖套样脱皮等看图识病斑丘疹——麻疹(不痒)、药疹(痒)丘疹——猩红热(全身弥漫细小丘疹)、手足口病(手足臀部膝盖孤立突出皮肤丘疹)莱姆病——慢性移行性红斑皮肌炎——淡紫色眼睑结节性脂膜炎———皮下结节淋巴结•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以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见于:局限性感染、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的转移等注意检查引流区恶性淋巴瘤16%~30%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约70%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但少数病人仅有深部淋巴结受累有些病例肿大的淋巴结甚至可以一过性自行缩小,易误诊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发热的高低不一定呈正比。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对疑诊结缔组织病者,应特别注意了解皮肤、关节、肌肉等部位的表现,及时做自身抗体检查。辅助检查及化验常规血、尿、粪常规,胸片、B超、血沉、嗜酸、异型淋巴细胞等感染病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G试验、GM试验、新型隐球菌凝集试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结缔组织病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恶性肿瘤CT、MRI、同位素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AFP、本—周蛋白等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热等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缺失: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长期低热者如伴有血沉明显增快,一般不能用功能性疾病解释,而应考虑结核、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等可能。有时骨髓穿刺应多部位、多次复查血培养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战期多次采血采血量应在8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L-型细菌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48~72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一种特殊的糖蛋白,主要在肝内产生,半衰期19小时。机体受到损伤6~8小时迅速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升高见于各种组织化脓性炎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及风湿热活动期。急性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因此,对鉴别细菌性炎症与病毒感染有一定价值。前降钙素(PCT)PCT是正常血清中存在的116aa的糖蛋白,是降钙素(CT)的前肽,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无激素活性。PCT的生理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