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工程2007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交流论文来源:作者:淮阴师范学院委员会组织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高校是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创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新型知识分子的摇篮,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组织教育培养出来的党员能否保持先进性,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且关系到党的未来。因此,高校党组织如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工程,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一、我院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现状近年来,为了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院党委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党建工作,使党员队伍建设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党员发展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在发展党员方面,我们坚持通过早启蒙、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的“五早”措施,加大了在一线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从2004年6月到2007年6月,全院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在校学生人数占非党员学生数的年度比例分别为83.6%、84.5%、86%和89.2%;在校生党员数占学生总数的年度比例分别为7.5%、9.0%、10.4%和10.9%;毕业生党员占毕业生数的年度比例分别为15.6%、20.9%、26.5%和29.4%,三项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7年12月底,全院共有党员2162人,其中:学生党员1140人,教职工党员1022人。在923名专任教师中,有党员544名,占58.9%。从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方面来看,这几年我院每年发展的千余名党员,他们基本上都是三好学生、优秀学干、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和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他们是各级党组织经过长期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按照发展条件认真选拔出来的,绝大多数得到了师生的公认和好评。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个文件,我们先后对《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委员会工作职责》、《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先后出台了《党员发展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及发挥作用制度》、《党内民主参与制度》等新的六项制度;还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制度》、《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专门编印了《淮阴师范学院党总支工作手册》和《党支部工作手册》,使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3、党员的教育管理初步形了成自己的特色。多年来,围绕教学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务,我院始终坚持用周恩来精神教育和培训党员,倡导大家“学恩来精神,创一流业绩”,将周恩来精神化为“勤奋、求实、创新、奉献”的校风来践行,以周恩来精神培育优良的党风和干部作风。2007年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学恩来精神,创和谐校园”、“学恩来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为主题,把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全体党员师生不畏酷暑,敬业奉献,精心准备,反复演练,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学校迎评贡献聪明才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示。此外,各级基层党组织还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联系学生班级的制度;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开展了以“学习贯彻党章,争做优秀党员”为主题的各种党日活动;设立了共产党员示范岗;在学生公寓建立了学生党员责任区等等。这些活动都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4、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我们坚持贴近学科(教研室)、贴近学生、贴近开展工作的主要群体的指导思想,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工作、方便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的原则,合理设置了党总支和党支部。截止到2007年6月,全院共25个党总支、2个直属党支部、131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54个(含教研室党支部16个),学生班级党支部38个、学生公寓党支部1个,学生联合党支部34个,离退休人员党支部4个。实践证明,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建在学生班级,设置在学院各个领域的最前沿,有利于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5、基层党建工作的考评机制已经建立。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意见》及其基本标准,我院出台了《淮阴师范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建设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工作实施意见》,先后在全院开展了两轮党建与德育工作的评估,并通过了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对我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评估。两年一次的评估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院的党建与德育工作。2007年换届改选后,我们又制定出台了系(院)教工党支部、机关暨后勤服务系统党支部、学生联合党支部、学生班级党支部、学生公寓党支部工作细则及其工作目标具体考核办法,对各类党支部的设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样,学院每两年对各党总支进行一次党建与德育工作评估;各党总支对各党支部每年进行一次工作目标考核;各党支部每年年终对所属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评机制。二、我院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1.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改革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应对不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经济利益的导向和驱动下,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不少人认为,党的工作无非是组织政治理论的学习、做做思想政治工作而已,工作的“让”劲大,而来自教学、科研以及提高学历、晋升职称的压力是实的,因为这些都是与个人的前途、利益息息相关的,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硬任务。认为只要把教学、科研搞好就行了,基层党建工作相对来讲则比较“虚”,是“软”任务。因此,在部分人的思想上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党务工作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让道。2、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依靠每两周一次的组织生活或政治理论学习,除了传达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工作,就是学几篇文章、念形势报告,基本上都是读原文,缺乏必要的解读,与学习、工作、生活距离较大,停留于一般号召、抓大场面、抓花样,对党员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太注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党支部方法简单,工作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工作模式,党员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和活力,吸引不了广大党员的兴趣,满足不了广大党员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3.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但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其他事务多,日常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大都是由办公室主任或辅导员兼任。存在着专职党务干部配备相对不足和主要精力投放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繁重的日常事务使一些兼职的同志没有太多的精力考虑党员教育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年轻的同志自身经验不足,理论水平有限,也影响了工作的效果。特别是有些高年级学生党支部,一旦毕业教育开始,大家忙于就业找工作,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越发难做。4.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现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党员数与全体学生数之比每年以1至1.5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党员培养和发展的程序多,周期长,发展任务繁重。在发展工作中,各基层党组织往往比较注重发展前的培养、教育与考察,而忽视入党后的教育与管理。有的认为,发展是硬任务,入党前的教育是为发展党员打基础,必须做好,教育则是软任务。有的认为,学生入党已经具备了党员条件,入党后的正常教育可以慢慢来;也有的是因为工作头绪多,顾不过来,也就放松了教育管理的力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青年教工和高知识群体中的党员发展工作缓慢,教工中入党申请人偏少,入党积极分子更少。其原因,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还不强,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方法方式也还有待改进;二是部分青年知识分子认识上有误区,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元趋势,使他们更注重实惠和功利,更看重教学、科研、评定职称的考核,怕申请入党会加重负担,带来麻烦。5.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不够一以贯之。部分党员在入党前要求进步迫切,工作积极主动,入党后对自己放松要求,个人利益至上,轻政治重业务,轻集体重个人,轻奉献重索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一些学生党员,价值取向功利化,一旦入党后就产生松一口气的思想,出现“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他们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工作自觉性不强,特别是面临毕业找工作,先进性作用发挥不明显。三、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思路与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是学校系一级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直接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新变化,基层党组织只有改革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创新工作思路、运行机制和活动载体,采取灵活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才能增加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一)要围绕中心抓党建,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思路。各级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这是做好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前提。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更要充分认识到党的战斗力主要来自于党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入党后教育与管理工作跟不上,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那就有负于党的期望,也是与党中央大力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同时,要关注广大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存在问题,把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决不能把它当作突击性、阶段性工作来对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围绕中心抓党建,用中心工作的成效衡量和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实现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这些要求,既体现了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又体现了对党员的尊重和关爱,是在党内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生动反映。是激发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这些要求,集中表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先进性的真谛。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校务公开、人性化管理,努力让各成员、群体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营造出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就是要正确处理党建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围绕中心抓好党建,抓好党建促进教学、科研,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提高。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本,全程育人的工作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就是要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是要积极探索服务学生党员的渠道,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积极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二)要以党员意识教育为重点,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党员意识是一个党员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否能够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是否在政治上、思想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