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专题复习-课件(45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民生专题高三历史复习YOURSITEHERELOGO专题价值现实的热点问题。历史上相关内容丰富。文综的可结合点。YOURSITEHERELOGO概念解释——“民生”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处,“民”即百姓。《辞海》解释:“人民的生计”。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同民生有关的一切。(范围过大,难以把握)狭义: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着眼点)YOURSITEHERELOGO一、以民为本——中国古代民生思想与治国实践知识梳理YOURSITEHERELOGO孟子(战国)孔子(春秋)老子(春秋)墨子(战国)•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以德治民;•有教无类。•“兼爱”、“非攻”、“尚贤”•“仁政”•“民贵君轻”YOURSITEHERELOGO材料: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天津文综)问题:1、依据材料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均田制YOURSITEHERELOGO(北京卷·37)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参考答案: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王安石变法之“富国之法”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减轻百姓负担政府协调供求关系均输法限制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政府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市易法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打击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肥瘠收税方田均税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免役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农田水利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的收入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青苗法作用内容法令YOURSITEHERELOGO一、以民为本——中国古代民生思想与治国实践1、先秦:老子、孔子、墨子和孟子。2、秦汉:汉初“休养生息”。3、南北朝:北魏均田制。4、隋唐:唐太宗“存百姓”思想,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5、宋元: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6、明清: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YOURSITEHERELOGO近代中国,在“民生”问题上又有哪些思想和实践呢?YOURSITEHERELOGO土地分配:原则:分配:产品分配:原则:方法:“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YOURSITEHERELOGO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广东)YOURSITEHERELOGO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的民权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后来孙中山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YOURSITEHERELOGO二、民生主义——中国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1、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2、资产阶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3、无产阶级: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①国共对峙:打土豪、分田地②抗日战争: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③解放战争:没收地主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YOURSITEHERELOGO请画出: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49年52年56年60年66年71年73年76年曲折发展十年过渡时期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956,中共八大决策→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0年,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十年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建设严重破坏YOURSITEHERELOGO1、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成功:(1)建国初:土地改革,“一化三改造”。(2)探索时期和“文革”期间:《论十大关系》,“八字”方针;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三、执政为民——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失误与成功YOURSITEHERELOGOYOURSITEHERELOGO(3)新时期: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党的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小康目标。③邓小平“南方讲话”,“三个有利于”。④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执政为民——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失误与成功YOURSITEHERELOGO1、资本主义国家(1)法国:(2)美国:(3)日本:2、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YOURSITEHERELOGO罗伯斯庇尔拿破仑YOURSITEHERELOGO1、资本主义国家(1)法国:①雅各宾派:分期付款将土地卖给农民;全面限价法令。②拿破仑:《民法典》;建立法兰西银行。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YOURSITEHERELOGO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YOURSITEHERELOGOYOURSITEHERELOGO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到一九三四年底,有大约两百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YOURSITEHERELOGO田纳西水利工程(1933年正在建设中)“以工代赈”救济计划美国政府提供投资招收失业工人兴建YOURSITEHERELOGO1、资本主义国家(1)法国:(2)美国: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YOURSITEHERELOGO英国建筑家设计的东京鹿鸣馆。连日举行舞会和音乐会。YOURSITEHERELOGO1872年明治政府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YOURSITEHERELOGOYOURSITEHERELOGO东京新桥火车站经济YOURSITEHERELOGO1876年建的一所日本新式小学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YOURSITEHERELOGO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YOURSITEHERELOGO1、资本主义国家(1)法国:(2)美国:(3)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承认土地私有,“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社会福利制度。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YOURSITEHERELOGO“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YOURSITEHERELOGO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2.7%18.4%13.7%20.6%YOURSITEHERELOGO苏联的这几位领导人实行过哪些政策或措施,对民生产生过哪些影响?YOURSITEHERELOGO1、资本主义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苏联:①列宁:“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促进经济恢复。②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③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一定程度冲击斯大林模式。④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⑤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没放弃传统做法,导致苏联解体。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YOURSITEHERELOGO1、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各异(1)奴隶社会:表现:要求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影响: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2)封建社会:表现:要求减租或获得土地。影响:促使封建王朝更替;统治者调整政策,出现盛世。(3)近代中国:表现: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中如何生存和发展。影响:各种方案的尝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思想解放和近代化。(4)新中国成立后:表现:如何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需要的矛盾。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五、规律和认识YOURSITEHERELOGO1、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各异2、资本主义社会民生问题及解决(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当时有损民生,长远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和美国的西进运动等。)(2)在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和稳定之后:民生一定程度得到改善。五、规律和认识YOURSITEHERELOGO五、规律和认识1、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各异2、资本主义社会民生问题及解决3.民生问题与科技革命关系(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告别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科学发明便利生活,城市发展,民生极大改善。(3)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时代,生活发生巨大的变革,民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YOURSITEHERELOGO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真题演练:2009年天津文综参考答案:思想: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践: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YOURSITEHERELOGO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主张:平均地权。变化:增加“节制资本”。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