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简评】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此题的历史现象是汉代儒学不把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论的《论语》当做儒家经典,要求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此题B、D是打酱油的,课本基本知识,“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传说为孔子编撰,所以排除A,用排除法去做这个题目,似乎不需要对所给历史现象直接解释,只要排除法即可。此题的正解在于孔子编五经,而阐发儒学,孔子所创之儒学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悠久的历史传统中来。通过此题,让学生能理解,历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一个漫长,缓慢发展演变的过程。此题虽然以汉儒为切入点,其实在考先秦儒家思想的产生,以及汉代儒学的发展。此题的解答是对历史教材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相关历史知识的精准掌握的基础之上的,题干对于解题没有直接有效的用处。此题从命题模式上来看,属于某某历史现象的历史解释?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图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简评】某时期材料(图),此图可以说明某时期的,是此题的基本模式,在这个题目模式中,某时期的时间,某材料,此题的材料为一图形,从图形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历第2页(共13页)史信息,然后解题。此题的解题有效历史信息是,汉代,农事,几个人共同农业劳作的图片。这个题目考查核心素养中的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给你一个史料,你如何用这个材料,可以去实证哪些内容。此一设问类型在全国卷第一次出现,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也极少出现,查阅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组卷系统,也只有山东菏泽的一个题目与此类似此类型题目的设问要注意区分,材料“说明当时”和“可用来说明当时”两种设问有巨大差别,有老师觉得此题为最近几年最差题目,大概可能在这个设问上缺少一个清晰区别。说明当时要从来自中找信息去对应答案,可用来说明当时,是用答案去对应材料的信息,此题只要从选项中找一个和所给材料能匹配就可以了。A个体农户,从图案来看,不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无法说明。图片中没有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也无法体现先进的生产方式,无法体现精耕细作的发展,尤其无法体现“不断发展”所以B也不对。从图片中无法看到土地的公有制,结合所学汉代也不是土地公有制,排除C;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做农事,与大地主田庄生产具有一致性,大地主的田庄生产在与汉代的豪强地主具有知识一致性,所以选D.此题所给答案大地主田庄经济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一定程度上增加此题的难度。此题的设问容易让人陷入思维误区,从题干中找信息。对这一类型的设问方式,应该充分重视了。最新历史课标中涉及到两汉的兴衰,应该涉及到两汉时期的农业生产组织状况,所以这个题目设问方式上全新的,在命题选材上和2015年的外戚题是一个类型。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简评】某某时,某某人的某某事,某事反映了。是此题的基本类型。抓住时间,人物,然后进行判断理解,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题干强调帝王行事与史官写书的问题,考查对学生对材料的理解。B错在全都真实可信;C错在把问题扩大化,史官和君主直接没有尖锐矛盾;D材料无法体现宋太祖不愿意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反映类的题目相对比较多,此题可以修改题干为“……这反映了”从命题技术上来说,少一个字,指向模糊了一些,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国一卷,今年是在尽力在降低试题的难度。第3页(共13页)这个题目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呢?考的是史学理论,还是教材知识?把题干精简,我们发现题干的核心是皇帝行为不自由,所以闷闷不乐。再看我们的教材,涉及到中国古代,许多教师都用一个词概括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解释专制主义就是决策方式的随意性和独断行,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此题大概就是想从这个角度来拨乱反正,古代皇帝的行为也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要受到各种羁绊制约。对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不能就复杂的历史现象,用简单的只言片语概括了。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简评】某时到某时,某一变化的影响。是此题的基本模式,时间上从明初到明中叶;事件是有关明朝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设问是问变化的影响。类似的题目,参见:所述变化是明初,地方三司管理,直属六部,明中期皇帝派遣的巡抚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地方管理方式的变化,地方管理方式的变化,题目的落脚点是地方,所以排除C、D。从六部管辖地方到巡抚管辖地方,没有涉及地方行政权力扩大问题。皇帝在地方派遣巡抚直接对地方管辖,减少地方到中央的各种环节和扯皮,有助地方行政效率提高。此题是典型的全国卷的命题思路,试题落脚点在教材上,试题内容完全不在教材上,可以通过解题技巧来做出来。此题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人教版教材只谈明朝地方设三司,后续一点没有讲,巡抚这个词在各种史书中经常出现,这种地方管理方式如何变中学历史教材没有涉及,这里用这个题目来补充,也是极好的,只是题目有点坑,对学生来说,巡抚的设立如何提高了行政效率,教材没有,教师没有讲,如何直接做出来?只有凭借解题技巧了。这样的历史试题大概不是为高考考生命制的,是为下届考生,或者教师命制。命题专家想的真多。苦了考生,专家们不怕挨骂吗?第4页(共13页)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简评】某时,某现象,表明?是此题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是常考模式,属于历史理解内容。时间在鸦片战争之后,现象是日用品洋货增多。很容易选出C。此题大概是对前面三题难题之后的一个安慰题目。选项不难,题干精简,切入点也有浓浓的历史味。真是个难得的好题。好题就要多用,2016年全国一卷和二卷同时使用这个题目,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立意高远,历史味道浓厚的历史高考容易题,就这么难命吗?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简评】某时,某认识,问认识的依据,这一基本模式,以前全国卷有所涉及,试题通常会在“主要依据应该是”处结尾,此题和30题都在之后增加一个词,此题增加了中国两字,30题增加了国民党三字,命题者想要降低难度的心思,历史老师真的能体会到。此题涉及的时间是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西方作为观察者看法,从第三方角度来看甲午战争,跳出教材,以甲午事,考中国的近代化,题目设计精巧,有深意。题目的选项没有太大的迷惑性,只是想直接选出来,还是要绕几个弯:军备优势---中国海军强大----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军事近代化。全国卷的不少试题,直接选都有难度,但充分理解题干之后,其他选项的干扰性并不太强。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各种对全国卷的解析都有分析。第5页(共13页)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简评】时间+某某组织,机构,政党,团体等做了某某事,反映了某某组织,机构,政党?是这试题的基本模式,近代史和现代史,这一模式的试题最多。模式常见,试题并不容易。抗日时期,一些名词,禁止刊载。解题的关键在在于什么词禁止刊载,为什么?所列五个词语,其中有四个明显是共产党的宣传用语,这个题目就可以解读为国民党禁止共产党的宣传用词。选D,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它选项没有什么好讲的。许多时候题干分析透了,选项自然就出来了。今年全国一卷有意思,两个涉及到日本的题目都没有直接考日本,29题以甲午为切入点考中国近代化,30题以抗日为背景,考国共关系。从舆论宣传来考国共关系,命题专家你也太牛了,你一定是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在近代的舆论宣传能力,那个牛,国民党提鞋都不够。网络时代的舆论宣传,共产党加油!!!仅仅靠这个禁止,那个不准,走国民党的老路是不行的。:)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简评】叙述某种变化,问变化的原因,变化背景是什么?这是全国卷的基本模式之一,2016年的全国一卷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但这个题目与以往题目不一样,以往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变化,这里用了个倒叙,命题专家试题求变的心思,日月可鉴。从2016年全国一卷试题来看,仅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微调,指导思想在于降低难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各位老师要注意,现在的全国卷已经从材料中找不到答案了,考查的不仅仅是阅读理解能力,强调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题截取1957年到1965年的中国对外贸易变化,五十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试题考查这一时段的中国外交,而这一时段的中国外交在现在的人教版的教材中恰恰是个空白,教材没有涉及,全国卷的命题专家又在给教材补课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命题专家们是第6页(共13页)一心要和教材编写专家的过不去。专挑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来考,体现命题专家水平高于教材编写专家,还是命题专家来为教材编写专家擦屁股,把教材中没有表达清楚,不连贯的内容,清楚了,连贯了。2016年的全国一卷来看至少有三个以上的试题是在这个思路下进行命题的。命题专家辛苦了,考生承情吗?一线教师承情吗?教材编写专家的脸放在哪里好呢?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简评】对材料的阅读,然后正确理解所给材料,是此题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下通常时间是解题的关键,但此题,题干没有涉及时间,只能通过歌德来判定时间,歌德没有出现在中学的历史教材之中,所以这个题目模糊了时间。考查罗马法的影响,对历史材料的理解,用历史解释,观点,从一个侧面考查历史的核心素养。此题用直接选择的方式,也不太容易选出,排除法是极好的办法,直选首要对材料的充分理解和教材的无缝链接。对选项没有什么好说的,这个题目的意义在于,罗马法的考察不在立足罗马法本身了,既不葡萄树了,也不平民与贵族了,跳跃式的考查罗马法的后世影响。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简评】某某年,某某人做某某事,说明。是此题的基本模式。某一历史事件说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