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春秋战国时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作者:徐卫民来源:《秦俑秦文化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思想的大解放、战争的频仍对都城的建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愈来愈残酷的战争更使当时掀起了筑城运动的高潮,高城深池成为当时都城的显著特点。很多都城不仅修有城,而且修有郭,规模愈来愈大,都城内部结构也愈来愈复杂。但各国的实际情况因各种原因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处在关中的秦国和东方的六国在都城的形制等方面就有所不同。本文将在列举各国都城形制、布局、规模的基础上把秦与列国的都城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共同和不同所在。一、各国都城的概况(一)鲁都曲阜鲁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除南垣较直外,其他三面均呈弧形。城垣四角成圆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周长11771米。其东垣长2531米,南垣长3250米。西垣长2430米,北垣长3560米。除西垣基宽为30~33米外,其余三面城垣基宽均在40米左右。残高有达10米者。其西、北两面以洙水为护城河,东垣外护城河北接洙水,至东南城角处折向西,为南垣外护城河,西入洙水,河道宽约30米。在鲁城内北部发现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水河道。目前已发现城门十一座,南面两座,东、西、北三面均为三门。东垣北门门道宽14米。北垣东门门道宽15米,中门门道宽8米,西门门道宽8米,西垣北门门道宽10米,中门门道宽8米,南门门道宽7米。南垣西门门道宽11.5米,东门门道宽10米。发现道路十条,其中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五条。其1号道路西起西垣北门,通向北垣东门,全长约3050米,路宽8~9米,靠近东垣北门处加宽至14米。2号道路从西垣中门到东垣北门,西段宽8至9米,靠近东垣北门加宽至14米。3号道路西起西垣南门,东至东垣中门,全长约3900米,西段路宽10米,东段路宽13~15米。4号道路位于2号与3号道路之间,长约1300米,路宽8米。5号道路连接东垣南门,残长约320米,路宽8米。6号路北起北垣西门,与东西向的3号路相交,长约1500米,路宽6~7米,其当继续向南延伸至南垣西门。7号路北起北垣中门,与东西向的2号路相接,长约920米,路宽6米。8号路位于7号路以东,残长1220米,路宽12米。9号路南起南垣东门,向北与3号路相接,长约1300米,路宽15米。10号路北起北垣东门,向南在颜林附近又发现两段路土,当为同一条道路。在鲁城内周公庙、周公庙村西及村东、靶场东、农机厂北、兽医站北、南垣东门东侧、小北关、古城村西等地有较大面积的夯土建筑群基址,其时代早者可至西周时期,经春秋战国而延至汉代。其中周公庙建筑群夯筑基址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高出地面约10米。基址的西、北、东部边沿残存有似夯土墙的遗迹。其东部边沿夯土墙基宽约4米,属东周时期。墙基外面有自然石砌成的护阶,阶下似有壕沟。在鲁城西北角、林前村西、地毯厂北、盛果寺、盛果寺村东、鲁城东北角、坊上村、北关村西、“斗鸡台”、颜林、古城村西及鲁城西南部发现有较大面积的居住遗址。在“望父台”、药圃、县城西北角、“斗鸡台”及鲁城西南部发现有较大面积的西周春秋时期墓地。在鲁城南垣东门正南1735米,南泉村附近发现有“舞雩台”遗址[1]。鲁城的布局是列国都城中比较规整的。宫殿区位于城的中部,在城东北部的汉鲁灵光殿遗址下有东周时期的宫殿遗址,前面有大道通南城墙东侧的“稷门”。稷门之外,有“两观”和“雩台”遗址,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鲁城有内外城,宫城位于大城内。其城内既居有周人,又居有殷人,遂有两社,即周社和亳社。城中有市,“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嫡于庶’”[2]。哀姜归齐,当走北垣之门。从宫城出而“过市”,可知“市”当设于宫城与北垣之间。依“面朝后市”之制推测,很有可能在盛果寺村南一带。北有盛果寺铸铜遗址,西北有地毯厂冶铁遗址,西有御碑楼制骨遗址、盛果寺村西冶铁遗址,西南有立新联中冶铁遗址等,合于“工者近市”之记载。(二)晋都新田新田作为晋的都城,从晋献公十五年至晋桓公二十年,共217年。城址位于今山西侯马市西北,正临汾、浍之交。已发现有大小古城遗址8座。牛村古城址南北长约1340~1740米,东西宽约1100~1400米。北城墙不甚规则,为东南西北斜向,西北角成曲尺形。城墙宽4—8米。东城墙外部被战国时期遗址打破。有东城门一处,南城门二处。沿南城墙根内发现有车道,与之东西向平行,宽3~3.5米。城墙外8米处有护城河遗址。城内北部中央有大型夯土台基,现高6.5米,南缓北陡,周围堆积有许多筒瓦与板瓦残片。土台基址为每边长52.5米的正方形。顶部覆盖有约1米厚的含瓦片的堆积土,下面全是夯土,厚约5米。台神古城址在牛村古城址西,为长方形,长宽均为1000米以上。其南城墙与牛村古城址南城墙基本成一直线。台神古城址南城墙东端折向北处与牛村古址南城墙西端折向北处有一距离不大的缺口。平望古城位于台神、牛村二城址北部,亦略呈长方形。南城墙接牛村古城址西北角折曲处的北墙,直向西延伸300余米,接台神古城址北城墙东端,共长600余米。东城墙接牛村古城址西北角折曲处的西墙,直向北延伸到300余米处东折约100米,再向东北延伸300余米,总长约1200米。墙宽约6米。城内中部偏西有一大型夯土基址,自底至顶可分三级。第一级是长、宽各75米的方形平面,在其南部正中向南凸出的夯土遗迹,宽约30米。第二级高出地面约4米。第三级位于第二级的北半部,东西长45米,南北宽35米。周围堆满瓦片,顶上有约1米厚的含瓦片的堆积土。堆积土下为7米多厚的夯土。土台现高为8.5米,整个是经过夯打的,夯土干硬,土质很纯,遗留有筒瓦和板瓦残片。台神、平望二城址修筑和使用的时间大致可判定为春秋中晚期至春秋战国之交。在牛村古城址以东约1000米处发现有呈王、马庄二城址。呈王古城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中部有一道东西向隔墙,将此城分为南、北二城。北城近中部有两座夯土建筑遗存。马庄古城址的规模与呈王古城址大致相当。在侯马晋都遗址东北部的北坞村亦发现两座古城址,两城东、西并列,中间为一条大路。西城近方形,边长约300米。城内探出建筑遗迹12处,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30米,南北长约580米。城内探出建筑遗址17处,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建筑5处,总面积约18500平方米。其修筑和使用时间,西城大致与侯马晋都遗址时代相同;东城较晚,大致相当于侯马晋都遗址时代的中晚期。在牛村古城址南约250米发现一处祭祀建筑遗址,其由主体建筑和环绕于东、北、西三面的垣墙基址组成。基址东西长39米,南北宽38米,总面积为1482平方米。基址南部发现祭祀坑59座,均属建筑基址使用时期的遗迹。在此祭祀建筑遗址周围,发现有分布范围很广的东周时期一般居住址以及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在东南部秦村一带发现有祭祀、盟誓遗址。在浍水南岸的上马、汾水附近的柳泉、平望等地发现有东周时期墓葬群[3]。新田城外修筑有离宫苑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子产曰:“今铜革是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杜预注:“铜革是,晋离宫。”《左传·昭公八年》载:“于是晋侯方筑祁之宫。”杜预注:“祁,地名,在绛西四十,临汾水。”今侯马市西约10公里处有祁村,当即祁之宫故址所在。(三)郑韩故城——新郑新郑本是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公元前375年韩襄侯灭郑后迁都于此。因为郑、韩两国先后在这里建都,所以被称为“郑韩故城”。城址位于双洎河与黄水河交会的地方,现存城垣残高15~18米,墙基夯土残迹范围40米以上,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夯筑的。城的平面很不规则,东西最长5公里,南北最宽4.5公里,又有南北向的隔墙将其分成东西两半,所以其形制与燕下都武阳相似,但东西城的性质差别更近于临淄。郑韩故城西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北墙保存较好,长约2400米,东墙即故城隔墙,大部分墙基埋藏在今地面下,长约4300米,西墙和南墙据推测多被双洎河冲毁。经30多年来的钻探发掘得知,在西城的北中部,即今阁老坟村一带,夯土建筑基址分布密集,已经发现10余处。有的面积达六七千平方米,并发现有上下层夯土建筑基址的叠压打破关系,表明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的宫殿区或与宫殿建筑有关的建筑遗存的集中分布区域。西城中部发现的宫城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20米,四周另有夯土墙环绕,墙基宽约10~13米,全部湮埋在今地面以下。已钻探发现了推测是宫城的北门和西门遗迹,并在宫城中部偏北处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台基。在这片建筑基址的西北部,尚保存一处地面夯土高台建筑遗存,俗称为“梳妆台”。台基作长方形,南北长约135米,东西宽约80米,高8米,台上发现有陶井圈构筑的水井和埋入地下的陶排水管道,这座高台建筑的性质尚不十分明了。近年来在西城偏东侧发现并发掘了3处战国晚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台基,其中二号基址依形制推测当为一处坐西面东的配殿建筑。在西城西北部的阁老坟村西,揭露一段战国晚期的复道基址。这些发现,为最终研究确定西城的性质提供了新资料。西城内最重要的发现是位于宫城西北部的地下冷藏建筑遗址。这处地下冷藏室的形制为口略大于底的长方形竖穴式,现存口南北长8.7米,东西宽2.8~3米,底长8.6米,宽约2.35~2.5米,深2.4~3.35米。其建筑程序是:先由地面向下挖成一口大底小的长方形阶梯状土圹,然后在土圹周边内侧由下向上分层夯筑四壁,四壁表面涂抹草拌泥,外表面再粘贴一层方形凹槽砖。四壁夯层厚度约10厘米,夯面上布满密集的圆形底夯窝,在冷藏室南壁东端,修筑有呈南高北低状的台阶式出入走道,走道台阶共13级,也为夯土筑成,直通地下冷藏室底部。室底平坦而规整,室内面积21.24平方米。冷藏室底部东侧,挖成有5眼竖井式冷藏窖,南北呈一直线排列。井窖系用特制的筒状陶井圈在预先挖成的竖井式土圹内上下套接而成。这种特制井圈直径大者1米,小者0.71米,一般为0.82~0.86米,高0.32米,上部近井口处井圈较大,下部井圈较小,井深2.5米左右。冷藏室其余地面有正面印有对称的三角纹和菱形格米字纹,背面有正方形凹槽的方砖平铺,室内周壁壁脚亦用方砖砌护。发掘时在冷藏室周围发现4个圆形柱洞,洞底用料礓石铺垫作为基础。冷藏室地面原有木构瓦顶类的建筑设施。郑韩故城东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北墙长约1800米,东墙自边家村西北墙东端南行,在裴大户寨村西发现城门遗迹处折而向东,至黄水河边沿西岸继续南行直至双龙寨村南黄水河与双洎河交汇处止,全长约5100米。南墙西起东墙南端,西行过双洎河,再沿双洎河南岸西行,至郜楼村东北折,在前端湾村西双洎河南岸止,方向略与故城隔墙成一直线,全长约2900米,其筑法与西城墙同。东城目前发现的手工业遗址有冶铁、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等多处,其中小吴楼北有一处10余万平方米的铸铜遗址[4]。东城区内最重要的发现是近年来多座青铜礼乐器坑的发现。1993年6月,在配合位于郑韩故城东城中部的金城路施工发掘中,曾发现多座青铜礼乐器坑和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60余件。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在同位于东城中南部的新郑市城市信用社基建工地的发掘中,又发现6座青铜礼乐器坑和56座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57件。1996年12月至1997年元月,这是郑韩故城考古史上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时期,继上述两次发现之后,这次在位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今城关新华路中段的南侧,又一次发现青铜礼乐器坑10座,殉马坑20余座。出土春秋时期的郑国宫室青铜重器255件。其中青铜礼器坑4座,出土鼎、簋、鬲、壶、鉴、豆等111件;青铜乐器坑6座,出土编钟18套144件,与之伴出的还有悬挂编钟的木架6套和吹奏乐器陶埙4件。这次发现的青铜器数量之丰富、组合之完整、工艺之精美,在郑韩故城的考古发现中均属首位。在郑韩故城内外,均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地分布。其西城内东南部和东城内西南部一带,可能有春秋郑国的贵族墓葬区。在郑韩故城外围的新郑卷烟厂、烈江坡村、蔡庄、河李、南关、李家、马家、周庄、靳洞等处,均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发现。就大致的分布规律看,春秋时期郑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