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2)分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具体为:一、春秋争霸1、东周的建立和分期2、春秋争霸的背景和目的(1)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2)目的: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齐桓公齐桓公齐桓公齐桓公齐桓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晋文公晋文公晋文公楚庄王楚庄王楚庄王楚庄王楚庄王齐桓公越王勾践齐桓公齐桓公越王勾践吴王阖闾吴王阖闾3、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1)齐桓公称霸:①条件:A、齐国是东方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组建军队,发展生产,使齐国国富兵强。(根本原因)C、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②称霸: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③地位: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2)晋文公称霸:①条件:晋文公曾长年在外流亡,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晋国很快成为北方强国。②称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同势力已扩展到黄河流域的楚国在城濮大战,大败楚军.城濮大战的胜利,标志着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3)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4)吴越争霸: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之后勾践卧薪尝胆,操练兵马,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实质: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作用:(消极)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积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1、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2、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3、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争霸形势图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楚庄王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齐桓公二、战国七雄1、诸侯国的主要变化(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赵、韩、魏三家,瓜分晋国,这就是“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氏自立为国君,并沿用齐国号,建立田氏齐国,史称“田氏代齐”。(3)结果: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2、战国时期著名的兼并战争(1)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派庞涓率军队进攻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救援。齐军师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国都城。魏军回救,在桂陵中了齐军的埋伏,大败而归。史称“围魏救赵”。交战双方:齐军——魏军(2)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十多年后,齐魏交战。魏国将领庞涓轻敌猛进,在马陵遭到齐军埋伏,魏军主力被歼。从此魏国实力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交战双方:齐军——魏军(3)长平之战:①背景: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②经过: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派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③影响: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交战双方:秦国——赵国战国七雄1234567楚秦赵魏韩三家分晋齐田氏代齐燕七雄并立你能说出春秋战争和战国战争的不同吗?•春秋战争目的是“争霸”,战国战争目的是“兼并”,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诸侯并立七雄一雄你能讲讲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吗?•“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的故事。•问:这些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