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编著•复旦大学哲学系•2004年12月30日目录•序言•绪论•第一章实证主义•第一节实证主义概况•第二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第三节穆勒的归纳主义•第四节斯宾塞的综合哲学目录•第二章非理想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第一节非理想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第二节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第三节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想主义•第四节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第三章新康德主义•第一节新康德主义概况•第二节早期新康德主义者朗格的哲学•第三节柯亨和马堡学派•第四节文德尔班和弗莱堡学派•第五节新康德主义的伦理学社会主义目录•第四章马赫主义•第一节马赫主义概况•第二节马赫的要素一元论•第三节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第四节彭加勒的约定论•第五章生命哲学•第一节生命哲学概况•第二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生命哲学•第三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目录•第六章新黑格尔主义•第一节新黑格尔主义概况•第二节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第三节美国新黑格尔主义•第四节德、意新黑格尔主义•第七章实用主义•第一节实用主义概况•第二节皮尔士与实用主义的创立•第三节詹姆士与实用主义的系统化•第四节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目录•第八章20世纪的实在主义思潮•第一节20世纪实在主义思潮概况•第二节迈农的对象论和尼·哈特曼的本体论的实在主义•第三节亚历山大的层创进化论和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第四节美国新实在主义•第五节批判实在主义目录•第九章分析哲学(上)•第一节分析哲学概况•第二节分析哲学之父――弗雷格•第三节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第四节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第五节逻辑经验主义•第十章分析哲学(下)•第一节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第二节日常语言哲学•第三节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第四节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第五节分析哲学的最新发展--戴维森与达米特目录•第十一章现象学•第一节现象学的概况和胡塞尔的哲学活动•第二节对心理主义的批判•第三节意向性理论•第四节现象学的方法•第五节生活世界和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第六节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关系•第十二章存在主义•第一节存在主义概况•第二节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第三节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第四节萨特的存在主义目录•第十三章哲学人类学和人类文化哲学•第一节哲学人类学概况•第二节舍勒和哲学人类学的创立•第三节哲学人类学的几种新形态•第四节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目录•第十四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第一节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概况•第二节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第三节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第四节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第五节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第六节发生学结构主义•第七节巴尔特结构消融论与本文批判论•第八节德里达的结构主义•第九节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目录•第十五章弗洛伊德主义•第一节弗洛伊德主义概况•第二节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第三节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广泛应用•第四节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和发展•第五节新弗洛伊德主义•第六节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目录•第十六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一节法兰克福学派概况•第二节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第三节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第四节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第十七章哲学释义学•第一节哲学释义学概况•第二节哲学释义学的历史渊源•第三节海德格尔的哲学释义学•第四节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第五节利科的哲学释义学目录•第十八章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第一节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第二节拉卡托斯的精致否证主义•第三节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第四节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和相对主义•第五节劳丹与历史主义尾声•第六节科学实在论•第七节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目录•第十九章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第一节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概况•第二节马利坦与新托马斯主义•第三节鲍恩与美国人格主义•第四节穆尼埃与法国人格主义•第五节蒂利希与新正统主义神学•第十二章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后现代主义•第一节当前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倾向•第二节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基本倾向•第三节利奥塔对“后现代状况”的描述•第四节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与后现代文化•第五节当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继承和超越•第六节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哲学的走向序言•本书是在《现代西方哲学》1981年初版、特别是1990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再次修订而成的,可以看作是该书的第三版。《新编》与初版及修订本当然有连续性,但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目标。它除了进一步探讨如何使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外,更着力于探讨如何促使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进入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阶段。三个版本的历程可概括为:一、从无到有,重建学科;二、循序渐进,突破旧的哲学思维和评价模式;三迈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阶段。•绪论•本书所论及的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绪论(续1)•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绪论(续2)•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往哲学从主客、思有、灵肉等二元分立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及于现象界,而不能达到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因此,必须超出二元分立的界限,转向对人及事物本身的研究,转向非理性的直觉,转向强调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他们的观点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即“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另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英法实证主义者)则着重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应成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他们否定哲学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探求,否定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哲学应以描述经验事实为范围、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哲学。他们由此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除了上述两大思潮之外,还有一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形而上学、甚至思辨唯心主义特征的第三种思潮,即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绪论(续3)•如果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走向与近代哲学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哲学至少于以下四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后者,即对作为体系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特别是其本体论的超越,对二元分立哲学模式的超越,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对近代哲学关于人和人道主义理论的超越。•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从整个西方哲学由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看,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可谓是这一转型的过渡期,而从20世纪初至今可谓是其完成期。•过渡期的基本哲学倾向是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前者采取了马赫主义等形态,后者主要有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狄尔泰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而实用主义(特别是詹姆士)兼有上述两种倾向。此外,还有一些既较多地保留又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流派,主要有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以及各种形式的实在主义。绪论(续4)•完成期可分为20世纪上半期的西方哲学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上半期最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出现和盛行。它们标志着西方哲学在总体上已由近代思维方式转向现代思维方式。20世纪初罗素和摩尔对黑格尔主义的公开驳斥标志着分析哲学运动的正式形成。现象学运动肇始于胡塞尔,广义地说,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和梅洛-庞蒂等的存在主义是整个现象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对早期的形而上学不彻底性及实利主义倾向作了进一步的改造,更为强调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宗教哲学和神学方面兴起了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和新正统主义神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分析哲学在英语国家仍是最主要的哲学思潮,日常语言分析哲学成了其主流;蒯因等人的新实用主义既继承了经典实用主义的基本理论,又接受了分析哲学等新起的其他哲学流派的某些因素;科学哲学中出现了库恩的历史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等流派;“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除原有的流派之外,又出现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学、以及多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宗教哲学方面,新托马斯主义等各种形态的基督教哲学仍居主导地位。绪论(续5)•三、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作为对西方近代哲学等古典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现代西方哲学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无论从社会阶级背景、理论形态和职能来说,都必然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世界观的理论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原则的区别。•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现代西方哲学超越了以主客、心物、思有二分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些超越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超越之列。马克思彻底打破了一切旧哲学由以出发的前提,但他的哲学不是去建立描绘整个世界的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直接面向人的实践和现实生活,通过强调主客统一的实践的核心作用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超越近代哲学上存在着原则的、甚至是原则性的区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现代西方哲学的各流派在超越近代哲学时几乎都存在着种种不彻底性,甚至自相矛盾。例如,他们往往把哲学所应有的对真理、理想等的形而上的追求与近代哲学之将这种追求思辨化、绝对化混为一谈,往往走向相对主义、非理想主义和主观主义等。•因此,我们应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大胆借鉴现代西方哲学。绪论(续6)•四现代西方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我们研究和借鉴现代西方哲学,是为了促进我们自己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发展。•首先,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误解和误批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