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育桃李以德育人馨满园杨明,男,汉族,出生于1964年7月4日,大学本科文化程度,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教一级专业技术职务。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秀芙初中任教导副主任。2005年1月在秀芙初中任副校长(主持工作)。2006年8月以来任秀芙初中校长至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时,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心系教育事业,安教、乐教、善教。在教学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他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育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才,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教师成长。他走过的是一条执著追求、辛勤耕耘之路。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从教者的永恒主题,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工作中,尽自己的所能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并做到对学生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一视同仁。课余,他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待合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同时,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迎头赶上前进的步伐。他所任教的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受到家长、同事的一致认可。二、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仅有知识还不够,还要懂得怎么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身为人民教师,他努力做到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原则,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坚持做到每上一节课,都要吃透教材,研究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求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他的努力下,学生对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他执教的班级,成绩一直是全级几个班中最好的,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也获得了县、镇等奖励。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教学中,他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没有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因此,他总是虚心求教,潜心钻研,自觉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知识水平。经常承担学校的公开课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总结,所撰写的论文在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奖,他撰写的《在学习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获安徽省教育学会二等奖。担任校长以来,要求老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他坚持每周星期日下午到校,星期五下午放学离校。节假日,他更是牵挂着学校的平安,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廉政方面他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家人谋私利。在公务活动中,做到合理开支,手续清楚。在学校管理上,他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他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度;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效性。在学校管理上,杨校长能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一次,由于家事而上班迟到了,学校教师都不以为然,可他却在考勤本上登记,并在教师例会上公开道歉。学期结束时,按制度扣了自己的钱。正是杨明同志这种严于律己的做法,感召着学校的全体师生。杨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公正,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他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杨校长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贏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贏得了领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迈进。杨校长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近30个春秋。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使他深深懂得,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各种素质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因此,担任校长几年来,他在抓“师德、师能、师表”教育上狠下功夫,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经常学习。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装进心中,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增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提高。在校园里,人人听到的都是欢声与笑语,讽刺、挖苦或歧视学生的言语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早已一去不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近30年风雨沧桑,依然心性不变。他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守望著那个甜美的梦,谱写著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