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成都中医药大学:我院是一家集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了进一步明确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长期发展目标,通过五年、十年中长期建设,使我院中医特色浓厚、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重点专科在主攻方向的疾病诊治能力、学术水平、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储备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一大批各级别名医,形成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名院、名科、名医效应;促进我院独特的中医文化,形成服务品牌,使我院的综合能力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一、医疗工作(一)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继续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专业领域拔尖人才。实施名中医培养战略,采取师承教育、定向培养、进修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强化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重视继续教育,每年派遣一定比例的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或短期培训,加强内部职工培训,实行学分制,保证培训质量。鼓励非中医类别临床医师参加中医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过系统中医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探讨医院名中医评选、考核及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医专才的成长,启动名中医工作室筹建工作,建立并完善师承教育制定及其考核制度。医院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收和引进以中医专业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省内、国内知名的中医人才,不断优化中医人才比例和层次,逐步完善发展“名医”战略。(二)积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鼓励对中医药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扬,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积极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技术,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培训力度,定期派专家教授来院教学查房、定点义诊进行传帮带,使每个中医类别医生掌握2种以上中医特色疗法技术,实现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发挥效用,并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完善操作规程,规范执业行为。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在群众健康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尤其是“治未病”方面的作用,大力采用群众乐意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形式,完善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考评体系,加大对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奖励力度,条件成熟时选择一个病种试点多专业一体化中医诊疗服务试点,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中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三)继续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规范科室的发展方向,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注重诊疗方案在临床的实践应用;逐步在手术科室尝试推广围手术期中医干预,逐步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各科室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力争全院采用非药物治疗达到相当的水平。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积极申报各级重点专科。(四)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医院把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医院的重点工程来抓。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指导思路。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提出重点科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省市重点专科——针灸康复科、骨伤病、脑病、脾胃病,加大了管理和扶持力度,医院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人才、科研、设备、设施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学科带头人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达到相应建设标准要求,建成一批省市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专科。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带动全院整体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突出我院中医特色优势。(五)继续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建设1、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成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制度;强化医教科、护理部对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多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2、遵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省卫生厅的相关规定,制定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监督评价与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新技术审批程序,并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等,建立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3、进一步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落实和强化三级病历质控制度,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逐步完善电子病案管理,同时强化在架病历的实时监控,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4、进一步完善患者唯一身份识别等有关制度,完善手术患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生命财产安全。5、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六)建设并逐步完善治未病服务平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医院从针灸康复科和体检中心抽调相关人员筹建治未病中心。争取在1到2年内,完成“治未病”服务的平台建设,建成规范的治未病中心,构建有我院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1、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服务规范、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标准、制定服务流程等。2、完成设备配置,如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健康干预设备等3、设计体质辨识表,有计划地开展体质辨识工作、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在提供治未病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积累、提高和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加强中医预防保健对亚健康状态的指导和干预,提升中医预防保健自主创新能力。二、教学工作(一)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临床教学制度化建设,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使教学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逐步完善师资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内、外、妇、儿、骨、针灸等学科的教研组、教研室工作,规范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建设,使之符合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临床教学要求。(二)继续承担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逐步健全相关制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各级相关专业学术委员会,加强中医技术交流;积极鼓励各科室,特别是重点专科申报、承担各级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提高我院的重点、特色专科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三)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根据国家的相关部署,进一步加强、完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站中医医疗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鼓励措施。继续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三、科研工作我院医学专业论文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科研立项数量偏少,级别偏低,缺少省、国家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近年内未取得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在3-5年内,着力提高科研立项水平,着力使我院的科研项目体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争取省市级、乃至国家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协作攻关,寻求省内外合作研究。达川区中医医院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