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内容理解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2.下列各项对古诗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头运用类比立论,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对偶描写居住环境,以景色之雅衬托室主人情趣高雅。C.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衬出“无丝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更洞若观火。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D.引用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紧扣题目,以疑问作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表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4.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B.借赞美莲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的安贫乐道、孤高自许的生活态度。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5.下面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桃花林处于溪流两旁,林中各个种类的果树枝繁叶茂,地上花草鲜嫩秀美,令人神往。B.桃花源中人对突然出现的武陵人十分好奇,每家每户都请渔人到家做客,热情招待,也借此了解桃花源外的情况,因此渔人在桃花源中停留了很长时间。C.渔人出洞后虽然处处志之,但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结尾借这位真实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显得亦真亦幻。2D.课文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文中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6.下面对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2分)A.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因自己衰老而悲观伤感的情怀。B.“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C.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D.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7..下列对甲文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B.作者在描写潮来之时,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演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D.写景和叙事相映,风景和风俗相容,对比与映衬,是本文突出的特点。8.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2分)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9.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B.佛印的“矫首昂视”,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与苏、黄二人神情差别较大,这个形象的刻画,有力的衬托了苏、黄泛舟时的严肃与紧张。C.文中注意处处照应。如:①首段中“径寸之木”与下文“长约八分有奇”(第二段)及“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末段)照应。②“因势象形”与下文“桃核修狭者”照应。③“大苏泛赤壁”与下文窗上所刻16字(第二段)及“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第三段)照应。D.第(4)段分别记王叔远在核舟背上刻题名和印章,并对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作了统计。核舟背上题名和印章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保证了工艺品的完整,反映了艺术的高超。10.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A.甲文中“闲人”两字为作者自宽自慰之语,把自己从官场上的失意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者,虽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同时暗含着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B.甲文苏轼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共赏美景,张怀民带给苏轼的是一种安慰,以及赏月的喜悦之情;乙文张岱在湖心亭偶遇静夜赏雪之人,静夜赏雪之人带给张岱的是遇到知音的惊喜之情。3C.乙文中“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D.甲乙两文在写景时语言都高度简练,甲文运用比喻手法写月色之美,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乙文用浓墨重彩的笔调写西湖雪景之美,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11.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A.由《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可以联想到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B.《答谢中书书》一文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C.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两文中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分别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和“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三峡》中写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中写猿鸣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不动夕阳迟”,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13.选出下面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A.全文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说明的,而其中的③④⑤段则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的。B.核舟选择“大苏泛赤壁”为内容,又从《赤壁赋》中摘取“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脍炙人口的警句,组成对联,刻在篷窗上。不仅显示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而且表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和浓厚艺术风趣。C.文章一开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记核舟的时候,就先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在篇末又说,“计其(指核舟)长曾不盈寸”。这都是在告诉读者核舟比米粒还要小。D.技亦灵怪矣哉!是本文唯一的议论句。赞扬王叔远的技艺高超,“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斧神工”的意思。14.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①段以生动简练的笔墨描写三峡之山,先写其高耸险峻,再写其连绵不断。B.文章的②、③、④段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三峡在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4C.文章语言凝练,“清荣峻茂”四字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特点。D.作者用“寒”、“肃”、“凄”、“哀”等字,描绘出三峡秋季清幽秀丽的神韵。15.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6.下列各项对古诗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诗人真实所见,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