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植物景观设计第一章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第一节概述一、相关概念及解释(一)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在这期间也有如庭院、园池、别业、山庄等叫法古代园林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拥有和使用的园林,或建于自然郊野,或建于城中一隅。现代园林则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公园、游园、花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20世纪80年代以前,“园林”一词一直成为该学科、该行业通用的名词。它涵盖了当时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范围。(二)风景园林“风景园林”是20世纪80年代由学者孙筱祥先生提出的。当时主要是针对”园林”一词内涵与外延局限性而提出来的,是对”园林”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发展。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性质与研究领域与国外的Landscape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是相同和接近的。“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超越了原来传统园林的范畴与界限,成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三)景观(Landscape)景观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这时的“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与景观有关系,都是景观。我们留给后人的是历史景观,正在体验的是现代生活景观。”(俞孔坚)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发展历史比较长,但在国内才刚刚拉开序幕。在国内与景观设计相近的专业也在从事景观设计的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专业。但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和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可以说是引导中国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的一个开始。(四)植物景观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五)植物造景:指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植物景观。(六)种植设计:是指根据园林布局要求,对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以及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的搭配位置的策划,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简言之:在园林绿地或城市环境建设中利用植物材料进行布置的技术。(七)植物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花园设计”,“景观植物设计”等有相同的核心内容植物种植设计。二、植物景观的特点(一)植物景观的自然性(二)植物景观的多重性三、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建造功能:构成空间、分割空间、围合、连接、障景、控制私密性环境功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生态防护等造景功能: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芳香等要素形成特色景观(观赏功能)。美化功能:完善、统一、强调、识别、软化、框景(体现城市风格、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装饰生活等)。生产功能:食用、药用、轻工业原料情感功能(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四、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包含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造景及配置等学科内容,是这几门学科在城市景观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景观植物基础知识、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设计专题三大部分。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景观植物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识别100以上常用景观植物并了解应用。多观察实践,善分析总结。第二节中国植物景观发展与类型特点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勘称世界艺术之奇观,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曾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一、中国早期的植物造景(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1.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挖池筑台,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出现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山有高林巨树,悬葛垂萝,…沼池种荷莲蒲草,再杂以奇木”。讲究意境与配置,是园林发展到成熟的标志之一。3.全盛期——隋、唐朝(公元589——960年)真正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还是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隋炀帝在洛阳兴筑别苑,以西苑最为合理。唐明皇宫苑中,讲究造园技术,发展起盆景技术。唐朝王维辞官隐居到蓝田县辋川,相地造园,园内山石溪流、堂前小桥亭台,依照他所绘的画图布局筑建,如诗如画的园景,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园林妙境,在园林发展历程中创立了一个典范。兴起了“写意山水园”。宋朝元朝造园,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苏州、扬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纲”遗物,均甚奇观。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明·计成明代造园艺术巨匠)。5.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高度融合3.诗画情趣盎然4.注重意境的创造二、中国早期植物造景类型与特点(一)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1.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再配植花草树木和建筑,将天然山水风景浓缩在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2.天然山水园天然山水园一般选择地处城郊自然景致优美的山林地为基,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经营,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天然山水园的建造关键在于基址选择,若选址得当,则能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真趣。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和皇族私有,按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称谓有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2.私家园林为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个人私有,主要为个人和家庭服务,古称园、园亭、园墅、山庄、别业、草堂等。3.寺观园林即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服务于宗教或具有宗教性质的建筑及其所属外部环境。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占地564公顷,北界狮子沟,东临武烈河。山庄的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的规则,宫廷区设在南面,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苑林区包括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万壑松风芝径云堤避暑山庄月色江声月色江声回廊烟雨楼平原蒙古包松云峡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明代,万寿山原名翁山,昆明湖原名西湖。北山南水乾隆时期的清漪园建园前后的山水关系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私家园林意境的主题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结。私家园林追求的是一种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习惯于在有限的空间将景象无限地拓展和延伸。私家园林总体的风格是曲折深邃、清新雅致,突出宁静致远的氛围。造园要素的处理①建筑:外观上则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结构上一般用穿斗式或穿斗式与台梁式的混合结构,建筑的外墙一般较薄。②筑山理水:多取用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的概括提炼,用简单的石头叠砌,使其再现园林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余地。③植物配置:植物的选取配置就如同其整个的园林风格,显得清新雅致。其园中的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④楹联碑刻:它可使文景有意、画景有情,在造园中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含蓄藏典,游人都能从中领悟到景致的意境。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内东北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园,历时五年完成。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太平天国时,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邸的后花园,东部荒废。“是亦拙者之政也”。留园简介:位于苏州阊门外上津桥下塘。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太仆寺少卿徐泰时修建。当时称为“东园”。清嘉庆年间改筑,更名为“寒碧山庄”,收集太湖石12峰置于园内。同治十二年(1873),因刘姓主人而俗呼为“刘园”。光绪年间为大官僚盛康购得,又加以扩建,更名“留园”。面积大约2公顷。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阔家头巷,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的园主人为吏部侍郎史正志,园名“鱼隐”。后几经兴废,到清代乾隆年间归宋宗元所有,改名“网师园”。网师即渔翁,仍含鱼隐的本意,都是标榜隐逸清高的。乾隆末年,园归瞿(qú)远村,俗称瞿园。今日的网师园大体上是当年瞿园的规模和格局。狮子林在苏州园林中以湖石假山奇巧、有趣著称,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一般所指为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狮子林现占地1公顷,包括花园、祠堂、住宅、园呈长方形。全园布局紧凑,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假山洞壑盘旋、奇巧,素有“假山王国”之誉。乾隆帝六次南巡,就曾六次游狮子林。私家园林小结私家园林的园主人多是被贬仕宦或怀才不遇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身世大都是经历风波,饱尝沧桑。其兴建的园林,总是面积不大,而寓意深远。私家园林的传统创作方法,一般要经过三个创作“境界”。这种创作过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结合。第一步,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美”境界,称为“生境”。是私家园林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第二步,把自然和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的美,经过取舍、艺术加工,上升到“人工美”和“艺术美”的境界,融入山水画的画理和造园人的个人艺术风格,这种境界称为“画境”。第三步,从“生境”“画境”触景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