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专题复习指要-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地图专题复习指要吴士雄历史地图是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而对历史地图的识别和解读,又是不少考生历史学科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因而,在高考复习的专题复习阶段,把历史地图列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复习方法一、划分类别,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的历史地图共有120多幅,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即“疆域图”、“形势图”和“分布图”。“疆域图”重点应把握的基础知识是疆域四至、相邻国家(或政权)、都城、中央和地方行政区划等;“形势图”重点应把握的基础知识是战争或对立形势、对立各方、行动路线、发生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如《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主要应把握战争双方、英军入侵路线和中国军民抗击英军的主要地点及年代、签订条约的地点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图则应重点把握涉及的主要类别及其分布地点、特点等(如《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应把握民族工业主要门类、分布的主要城市、轻工业为主及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特点)。二、联系背景,深入挖掘历史地图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指在历史地图中出现而教材文字中却没有出现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是高考易出现而常被考生忽视的知识死角。因此,在历史地图专题复习中,必须联系历史背景,关注隐性知识(如台湾问题,根据历史地图就可以掌握以下隐性知识:隋唐、北宋、南宋时期台湾被称为“流求”;元朝时期台湾被称为“琉球”;明朝时期则称为“小琉球”;鸦片战争中英军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曾经侵略台湾,中国军民在鸡笼(今基隆)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根据《天津条约》台湾的“淡水”、“台湾(今台南)”成为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等)。三、对照比较,加强对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单幅历史地图反映的是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历史专题复习中,要加强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在对照比较时,要抓住地图主题,从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进行形象思维;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进行抽象思维。要把着眼点放在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空间状态的发展变化趋势上,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如对中国历代疆域图的综合分析,应把主题放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上,从历代疆域变化,都城变化,周边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经济中心的演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由此深刻领会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等)。■典例分析例1.(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试卷第32题)版图中的德意志“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问题:⑴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⑵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⑶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⑷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解析:本题把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版图展现在考生面前,以德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为切入点,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地图并综合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运用形象思维,汲取四幅图中的表面的历史信息(四个时期政权的不同名称、四个时期不同的四邻等);然后运用抽象思维,联系四幅地图的历史背景,挖掘深层的历史信息(政治版图的变迁方式、原因和启示)。答案:⑴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再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⑵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⑶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⑷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例2.(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29题)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回答问题。⑴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⑵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⑶概括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与例1有异曲同工之妙,给出三幅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地图并综合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第⑴问,运用形象思维,分别汲取三幅图中表面的历史信息(周的都城、北方少数民族名称、诸侯国名称、重要战役的地点、北方的长城、都城咸阳等)即可做出解答;第⑵问联系课本知识不难作答,第⑶问应比较三幅图,运用形象思维获取表面历史信息(春秋时诸侯国数量较多,到战国时期逐渐减少,到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从而解答第三问。本题从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考查能力的切入点,对于培养当今学生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和地区分裂的观念亦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作用。答案:⑴春秋;战国;秦朝。⑵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⑶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试题演练1、右图反映的史实是A.东北地区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B.行省官员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C.东北地区首次出现由中央政府设置的机构D.东北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2、中国民主革命史上,中部地区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下图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四幅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阅图后结合所学回答问题。⑴指出以上各图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⑵结合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析说明中部地区是如何在革命中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3、以下三幅地图的阴影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统治区域。结合该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4、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重要战役形势图,观察分析后回答。⑴此图反映了哪一次重要战役?说明判断的理由。⑵这次战役的主要战略意图是什么?对抗日战争的形势有何影响?参考答案:1、A由图可判断该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唐朝时正式归属中国版图,在元朝时设辽阳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2、⑴图一: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图二:北伐战争;图三:秋收起义;图四: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⑵图一: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二:北伐军占领武昌,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推动了福建和江西的解放。图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图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3、图一:唐朝时,靺鞨的黑水靺鞨部强大起来,唐朝在此设黑水都督府,统治黑龙江下游两岸。图二: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北宋中后期,女真族的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朝;1127年金灭北宋;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形成宋金对峙格局。图三: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强大,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推行八旗制度,建立金政权;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打败明末农民军,入主中原,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平定少数民族反动贵族叛乱;抗击沙俄入侵,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认识:⑴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⑵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4、⑴百团大战。理由:①从地理位置上看,此战役发生在华北广大地区。②从晋绥、晋察冀、晋冀豫等地名上看,此战役发生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③从图例箭头所示我军行动方向上看,我军处于进攻一方。符合上述条件的战役只有百团大战。⑵战略意图: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式的好转。影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