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二)1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016年考试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知识梳理】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邓小平发表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指导思想。(2)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2、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3、意义(1)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最主要的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全国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2)管理体制: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3)意义: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②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内容: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3、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进入关键期。国内,改革遇到重重困难;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1)最早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明确目标:十四大(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3)确立基本框架: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完善理论:十五大(1997年)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17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二)2(5)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补充:冲破个人崇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计划经济崇拜,1992年十四大;冲破所有制崇拜,1997年十五大。【要点突破】1、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2)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看: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个别地区试点到全国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农为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953-1956)分散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极大调动了农民秤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典型例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现在有些干部……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材料二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材料三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2017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二)3(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农村包产到户的看法及主张如何?(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对生产所有制形式及产品分配形式有无改变。(3)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35年来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1)邓小平对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主张各级干部积极解放思想,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2)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没有改变,只是在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所变化。(3)僵化的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4)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2.(13分)建国后,价格制定机制的演变印证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是说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在我国,还存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计划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计划第一,价格第二”。——《毛泽东文选》第七卷(1957年)材料二1985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37%左右。——李凤瑞、万国庆《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回顾与思考》材料三全国抽样调查12个钢厂的自销率与产量增长率单位:%钢厂自销率平均自销率产量增长率平均产量增长率排名前6位0~7.82.96-10.98~5.80-9.32排名后6位10~3418.782.30~69.7314.3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调查研究组《改革:我们面临的挑战与选择》(1985年10月)上世纪80年代因为改革进展太慢,于是给寻租活动形成了很大空间。物资分配体制和物资价格的双轨制,使得“官倒”通过倒买倒卖能够从中获利。当时生产资料、物资是双轨制,一部分是计划调拨的,另外一部分是通过市场的。计划调拨的部分是计划价格,通过市场的是市场价格,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两个价格就拉得很大。——吴敬琏《政府与市场》材料四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都在供给侧,都在企业和市场侧,市场中的企业是提升技术的主体,市场中的企业和微观经济单位是资源组织方式的创新主体。供给侧根本不需要管理,而且想管也管不了。如果生产能力确实改进而提高,供给将自动创造需求。新技术、新产品必然有新的需求与之对应,就像一款新上市的智能手机,价格高出其它手机几倍,还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否则就不是创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只发生在旧产品的能力扩张上。换言之,过剩产能的实质是创新能力的欠缺。——许小年《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以供给侧改革开拓创新空间》(2016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商品价格产生的方式和经济基础。(2分)(2)据材料二结合并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价格双轨制产生的主要因素。(4分)2017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二)4(3)据材料三分析价格双轨制产生的影响。(3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四中智能手机热卖的社会因素。(3分)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原理?(1分)(1)方式:国家定价(行政命令)。(1分)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1分)(2)因素: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任答4点,每点1分,共4分)(3)影响:调动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出现“官倒”等腐败现象;产生了不公平竞争。(3分)(4)因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3分)原理:供给创造需求。(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