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管理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当人类的祖先在共同劳动或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为实现某种目标(如捕捉大的野兽、营造房舍)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从人群中推举出一个人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大家的行动,这就是管理活动的开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写道:“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这都说明,管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社会现象的管理,它具有两大职能:一种是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另一种是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的职能。在组织生产力方面,管理可以把处于分散状态的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2〕在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方面,马克思把这种管理职能称作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他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资产者通过管理来实现其对雇佣劳动者的统治、奴役和剥削,榨取他们的剩余劳动。他说:“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3〕根据马克思关于管理的两种职能的论述,也可以说明管理具有两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它具有组织共同劳动、协调生产过程的作用,是超越一切社会生产关系而存在的。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来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管理的社会属性的核心是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它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二)管理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当人们考察任何一种管理行为时,就会发现在每种管理行为的背后都是由特定理论或观念支配着。这是因为任何一种管理行为都是管理者的价值取向的结果。中国古代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严法律民”都反映了各家治国安邦之道。国外的各种管理也是如此。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德鲁克曾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在同一类型的社会制度下,由于该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其管理上也是有差异的。德鲁克在对各国的管理进行研究之后说:“各大国的管理学不尽相同,它受本国传统的强大影响:美国的竞争对手关系的传统,欧洲大陆的重商主义传统,日本的家族传统、‘大家庭’传统,英国的俱乐部传统等。”中国古代管理也有好几派,其中儒家的伦理思想对管理的影响最大,管理者以纲常观念对待人际关系,以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管理的实践中,我们还能觉察出古代传统“人治”管理的痕迹。任何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它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理学说由萌芽状态演进成茂密的“丛林”。国外有些管理学家认为这是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走向多元化道路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说这简直是一个“真正的疯人院”。各个学派之间都在拼命地攻击对方,从而爆发了方法论的危机。其实每种管理学说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又有某种局限性。美国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斯特曾经试图把各种管理理论溶合到系统思想中来,但是没有成功,于是他报怨说:“现代管理者常常要面对许多伦理规范、而它们之间常常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着的。”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别和冲突导致了各种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三)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行为。1.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它总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我国管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西方的管理分别隶属于实用主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民主”主义、结构主义以及技术决定论等思想。2.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管理措施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行为人们往往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统称为三大社会实践活动,其实管理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与其他三大社会实践共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以规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方式对其他三大社会实践活动以影响,促使它们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进。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目标也就没有管理。人们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首先要在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特点去选择理想的目标。同时还要利用目标价值在群体或组织中进行导向,把全体成员的分散的个人目标集合成统一的组织目标,消除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目标冲突,以比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赢得比较多的效果。这就是管理的最大特点。3.管理实践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是管理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案、措施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行为。自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之后,在国际管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人们开始用这个观点来审查以往对管理的理解,修正了一系列传统观念。在西蒙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它是管理过程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假如管理者的决策是一种错误的判断,管理的效率越高越坏事。因此,在管理中唯有对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西蒙还认为,管理者在目标设计和选择时,不能盲目追求“最优化”,因为最优化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而我们总是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决策者只能去追求满意的目标。4.管理是对有限资源的合理组合世界上任何组织(工厂、商店、医院、学校、军营等)的管理都离不开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一个具体的组织来说都是很有限的。管理者都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进行管理。各个管理者的水平和经验不同,其效果大不一样。现代管理要求管理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了解各种资源的特性以及资源的差别、状态和水平;研究各个资源在整体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按照一定方式把各项资源组合起来。由于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出不同的组合效应。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就是组合。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从许多组合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组合的好就能挖掘潜力、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消除矛盾。反之,组合不当就会出现窝工、浪费、内耗等现象。5.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它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对组织有着影响与制约的作用。组织要生存与发展又必须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如果我们脱离环境讲管理,这种管理是很难有成效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环境。环境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因此管理者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理想”环境。他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随机制宜地进行管理。卡斯特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曾提出:“管理必须应付动态的变化和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我们不同意某些人所说的,计算机信息──决策系统能够取代许多管理的职能。新的管理技术无疑会帮助我们进行例行的、程序性的决策活动,但它并不因此降低组织的非程序的、变革的和创造性的心智管理机能的重要作用。”卡斯特在这里强调了管理要应付动态的变化,这里既包括组织自身的变化也包括环境的变化。因此世界上没有一种适用于一切环境和条件下的“管理模式”,也没有万能的管理方法。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其经验的有效性也随之改变。管理者对于一般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无法摆脱的,而对于特殊环境,也就是组织环境是可以创造的。组织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信息环境。这是一种人造环境,管理者是可以去创造的。6.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过程管理是一种人的活动,它包括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个方面活动。传统管理学只讲管理者的活动,而不讲被管理者的行为是不全面的。管理者为了实现上级赋予的或自己设计的预定目标,就必须组织、指挥、协调、检查被管理者的行为,而被管理者是否接受管理者提出的目标与相应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检查呢?这里除了管理者行为是否正确以外,还取决于管理者本人的影响力的大小和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影响力的“解释”、态度和选择。管理者的影响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二是管理者的知识、经验和才能;三是管理者的品德修养。这三者集合起来就构成了管理者的“影响力场。”由于每个管理者这三方面的情况不同,其影响力场的范围大小与力量的强弱也是不同的。每个管理者要不断地扩大与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就要从上述三方面入手。管理需要权力的支持,但绝不能迷信权力,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权并非就有一切。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在向其职工训话时,曾说过:“无论是首脑还是管理者,都拥有那种职务直接产生的力量。那是一种外来的力,也就是权力。这种权力,乃是一把传家宝刀,最好不要轻易拔刀出鞘。相对来说,首脑与管理者就不一定都拥有权威。因为,权威是从内部自然产生的,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我希望,这种权威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还说:“权力大而权威小,企业就会衰败;权威先行,权力后随,企业就会蒸蒸日上。”〔4〕权威是由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品德所构成的。其中知识、经验和能力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品德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有才,而没有德,其本事再大,也得不到被管理者的拥护,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扩大。被管理者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力,他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他在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力时,必然对管理者的指令或要求做出自己的“解释”,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定采取什么的行动。管理从来是双向的或多向的。即管理者要影响被管理者,而被管理者也试图用某种方式影响管理者。二、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由来已久,但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一个独特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才开始的。〔5〕对于“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是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他认为,管理是将理性认识付诸于有组织的活动。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各组织及其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所以管理是一大类普遍的活动,它的某些方面又各不相同,如商业、公关、医务、教育以及其他职业。因此我们可以把管理看作是一般原理以及普遍与特殊成分的一种合理行为。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说是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要对物资设备进行管理,更要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进行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自己活动的目标和归宿。管理的客体不同,任务和手段不同以及教育科学所确定的过程和规律的性质也不同,从而又与社会管理的其他领域有所区别。教育管理是沿着教育特有的轨迹在运行,还是沿着社会管理的轨迹在运行,或者是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一直是教育管理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教育管理一词是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的产物。它打破了以往那种封闭状态的教育格局,立足于社会整体化为前提的教育。从这个思想出发,原来意义上的“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已经包容不下了。既然社会是一大系统,它是以整体面貌出现的,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整体之中的,而是要与其他子系统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教育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一定要与其他子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形式的互动。因此,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