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五年制医学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诊断学教研组2O15年10月前言一、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但它的内容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都更偏向为一门临床课。重点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超声诊断。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二、诊断学总数学时数为216学时,其中检体诊断150学时(讲44学时,习106学时),实验诊断36学时,心电图检查18学时,超声波检查12学时。其中全年课堂讲授76学时,实验室操作和临床见习140学时。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运用电子模具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1.学会问诊、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2.掌握体检诊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3.掌握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与应用指征,并掌握血液、尿液、粪便三项常用临床检验操作方法。4.熟悉心电图各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特征。5.熟悉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6.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绪论《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学内容》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三、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录像1·1·症状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和诊断意义。二、掌握一些比较重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教学内容〕耳漏、鼻阻、上睑下垂、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与咯血、紫绀、心悸、恶心与呕吐、水肿、腹泻、呕血与便血、黄疸、意识障碍。一、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的病因及临床意义。二、耳漏:漏液性质及临床意义。三、鼻阻:时间规律性及临床意义。四、发热1.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2.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五、疼痛1.在分析疼痛时应注意:疼痛的位置与传播;疼痛的特点与程序;疼痛的持续时间、频度或间期,诱发加重或减轻的原因;伴随症状与体征。2.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头痛;胸痛;腹痛;关节、肌内疼痛。重点了解疼痛的病因、发生机理及诊断要点。六、呼吸困难:重点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表现。1.肺原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2.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3.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等)。七、咳嗽、咳痰、咯血1.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2.咳嗽时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3.咯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八、紫绀:中心性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和病因。九、心悸:常见原因和发生机理。十、恶心与呕吐:发病原因与问诊要点。十一、水肿1.病因、分类及特点·2·2.心源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十二、腹泻1.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理;2.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十三、呕血与便血1.呕血:呕血的常见病因;呕血与咯血的鉴别。2.便血: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鲜血便、柏油样便。十四、黄疸:瘀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十五、意职障碍:发病原因与临床表现。〔教学时数〕讲7学时,其余自学。〔教学方法〕1.分别在各系统教学中的穿插进行,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在心、肺、腹三系统中选择3~4个症状进行课堂讲授,其余在床旁教学和以后各科学习中加深理解。2.讲课:发热,呼吸困难、心悸、腹痛、呕血与便血。问诊、体检基本手法培训[目的要求]一、掌握问诊的方法及内容。二、掌握全身体检1~192条内容及技巧。三、通过sp问诊、体检,达到复习、巩固、强化问诊体检基本功[教学内容]一、问诊技巧及内容:1.问诊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过去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家族史2.问诊技巧:1~20条(蓝皮书)3.教师问诊示教4.sp示教并反馈[问诊部分]。5.对sp问诊、每位同学轮一次,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二、体检1.全身体检1~192条(蓝皮书),分段录象、教师示教、几互检练习。2.全身体检1~192条复习,教师抽查。·3·〔教学时数〕36学时[讲7、习27、录象2],〔教学方法〕1.临床见习,在教师指导下询问病史,编写病历,口述摘要,进行讨论和总结。2.学习体检1~192条,分阶段学习,穿插录象,教师逐条讲解、示教及互检。3.询问sp病史并体检,学生得到2次练习及反馈[第一次练习,第二次考核]。诊断学器官系统教学教学计划〔目的要求〕一、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二、学习正常和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掌握视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一、生命体征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1.体温:检查方法(口测法、肛测法、腋测法),正常范围,变异及其原因。2.呼吸:(详见肺部检查)。3.脉搏:触诊部位、内容、对称性、注意速率、节律、紧张度、强弱。(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见心血管检查)。4.血压:血压检查方法(见全身体格检查),正常范围及变异,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二、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三、发育、营养的判断方法及临床意义。四、常见的意识障碍及判定方法(详见神经系统检查)。五、常见的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的面容、表情、姿势、体位(在录像片和一般头颈异常体征实习中进行)。六、皮肤的弹性、颜色、出血、皮疹、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及临床意义。七、淋巴结检查方法(见全身体格检查),要求分区检查、统一记录。〔教学时数〕6学时(讲2,习4)包括头颈部检查内容。〔教学方法〕一、教具准备:血压计、温度计、录像片。二、录像片1.一般检查的内容和方法。·4·2.常见的异常体征和临床意义。三、小组实习1.教师示教,讲授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内容和方法。3.讨论、总结一般检查包括的内容和重要性。四、床旁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头颈部检查〔目的要求〕一、学习头部、颈部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二、识别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颅外部一般检查。二、眼:详见眼部检查。三、耳鼻口咽:详见耳、鼻、口咽部检查。四、口腔、包括唇、口腔粘膜、舌、牙及牙龈、口底的检查及临床意义。五、颈部检查:颈部外形及活动情况检查方法,甲状腺检查方法,气管位置判定方法,颈静脉压初略测定方法,颈部血管检查法。头颈部异常体征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教学时数〕6学时(讲2,习4)包括一般检查内容。〔教学方法〕一、教具准备:电筒、压舌板、直尺、幻灯片、听诊器。二、录像片1.头部、颈部检查顺序与方法。2.示教常见头、颈部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小组实习1.教师示教检查顺序与方法。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互练习。3.讨论和总结头、颈部检查的重点与难点(如甲状腺检查法),并解答学生的提问。四、床旁教学1.尽可能多地见习常见而重要的异常本征,并分析临床意义。·5·2.学生在检查具有头、颈部异常体征的病人时,教师在旁观察,并给予指导。眼的检查〔目的要求〕一、复习眼的解剖;二、掌握眼功能检查的方法要点及顺序,并了解其临床意义;三、掌握外眼与内眼检查的方法及其要点;四、了解常见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眼的功能检查远、近视力检查;光定位的检查;色觉的检查;周边视野检查(对比法)。2.外眼检查眼睑及眼球位置;眼球运动;泪囊;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和巩膜。眼前节(角度、前房、虹膜)。角膜知觉;瞳孔对光反射(直接、间接);调节、辐辏反射。3.眼底检查直接检眼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眼底的要点及程序:彻照法一观察屈光间质;眼底;视乳头、血管、视网膜、黄班等。〔教学时数〕9学时(讲212,录像1/2,习6)〔教学方法〕一、教具准备:近、远视力表,色盲本。二、课堂讲授·6·眼的功能检查,外眼和眼底检查方法,眼科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幻灯片补充异常体征)。三、小组实习1.教师用模型及典型病人示教(白内障、下睑下垂、角膜白斑、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等)。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互检查、练习手法。四、录像片:眼部检查顺序、方法。耳、鼻、口咽部检查〔目的要求〕一、复习耳、鼻、口咽的应用解剖、正常标志及生理。二、掌握耳、鼻、口咽常见的异常体征和临床意义。三、熟悉耳、鼻、口咽常见的异常体征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耳部1.外耳、中耳、内耳及Ⅷ神经的应用解剖、正常标志及生理。2.鼻部及听力的检查法。3.常见耳部疾病的体征包括耳漏、耳聋、耳廓畸形、鼓膜穿孔、鼓室积液。二、鼻部1.外鼻、鼻腔、鼻副窦的应用解剖、正常标志及生理。2.鼻部检查法。3.常见鼻部疾病的体征包括鼻阻塞、鼻漏、歪鼻畸形、鼻息肉、鼻道积脓、鼻腔新生物。三、口咽部1.口咽部的应用解剖、正常标志及生理。2.口咽部检查法。3.常见口咽部疾病的异常体征包括咽炎、扁桃体化脓。〔教学时数〕9学时(讲212,录像1/2,习6)。〔教学方法〕一、教具准备:电筒、压舌板、耳镜、音叉、耵聍钩、1%麻黄素、3%H2O2、额镜、窥鼻器、跑表。·7·二、讲课重点是正常标志和常见异常体征、临床意义。三、录像片:耳、鼻、口咽部检查方法。四、小组实习1.教师示教检查方法。2.学生相互检查,掌握检查方法及正常标志。3.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不足部分辅以幻灯片。胸部检查〔目的要求〕一、学习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在胸廓及肺部检查中的正确应用。二、学习正常和常见异常体征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胸部常用的骨性标志、划线及区分的意义。二、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三、肺部检查1.视诊: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触诊:呼吸动度检查方法。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及其临床意义。3.叩诊:叩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鼓音、浊音、实音及过清音。4.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性呼吸音、支气管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特点及分布。异常呼吸音及临床意义。啰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气胸、胸腔积液、肺气肿。〔教学时数〕12学时(讲3、习9)〔教学方法〕一、教具准备:钟型、膜型听诊器、电子听诊器、直尺、幻灯片、录像片。二、讲课1.复习呼吸系统器官的解剖特点及其在胸部的体表投影。2.胸部检查视、触、叩、听的内容及正常体征。3.胸部常见异常体征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8·三、录像片1.胸部的体表标志。2.胸部物理检查示数。3.常见的病理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四、小组实习1.教师示教检查手法。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练习。3.学生正确记录检查中的发现。4.讨论和总结胸部检查的要点,并解答学生的提问。五、床旁教学1.尽可能多地示教常见而重要的异常体征,并分析临床意义。2.学生要检查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时,教师在旁观察,并给予指导。3.可借助电子模拟人学习。心血管检查〔目的要求〕一、掌握心脏和血管的检查方法(重点是心脏听诊),熟悉心脏解剖和体表投影的关系。二、掌握第一和第二音鉴别要点,心脏杂音听诊要点。三、熟悉心脏杂音、额外心音、第二心音分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