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案整理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劳动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2.掌握职业危害因素概念、分类及其致病条件;3.掌握职业病概念及其发病特点;4.了解常见的有关工作疾病及其特点,劳动卫生的工作内容,我国劳动卫生学取得的成就与发展趋势。[学时分配]2h[学习要点]一、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概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OccupationalHealthandOccupationalMedicine),也可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qualityofworkinglife)。(二)研究对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应包括个体、人群及其所处环境。个体是群体的基础,对职业人群中个体健康状况和异常发病现象的观察,常能获得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该人群潜在危害的证据。同时,充分了解人群所处环境状况,才能判断疾病与环境间的联系。所以,对个体、群体和环境的研究,三者缺一不可。(三)任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任务:首先,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以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其次,是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促使其尽早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步认识到,除传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也可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及其职业生活质量。因此,广义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还应考虑职业性因素与非职业性因素的联合作用,从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二、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不同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它们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可导致职业性病损。(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人群健康有损害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它们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统称为职业性损害。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饥粉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二)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工伤(occupationalinjuries)和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disorders)统称职业性病损,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两大类。1.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s)。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我国卫生部于1957年首次公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职工健康比较明显的14种职业病列为国家法定的职业病。1987年卫生部颁布了修改后的职业病名单,共有9类99项,另制订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职业病报告办法》、《尘肺防治条例》等。2.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多发病)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s)与职业病有所区别。广义上讲,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2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相比,具有三个特点:(1)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因素;(2)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3)通过控制和改善劳动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有:矿工的消化性溃疡;建筑工的肌肉骨骼疾病(如腰背痛);与职业有关的肺部疾病等。三、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引发职业性病损的病原性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否一定使接触者(机体)产生职业性病损,还取决于若干作用条件。只有当有害因素、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征三者联在一起,符合一般疾病的致病模式,才能造成职业性病损。(一)致病条件1.接触机会,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经常接触某些有毒有害因素。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途径可进人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3.接触时间,每天或一生中累计接触的总时间。4.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或水平。后两个条件是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常用接触水平(exposurelevel)表示,与实际接受量有所区别。据此,改善作业条件,控制接触水平,降低进人机体的实际接受量,是预防职业性病损的根本措施。5.个体危险因素。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性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存在遗传缺陷(变异)的人,容易受某些有害因素的作用。②年龄和性别差异包括妇女从事接触对胎儿、乳儿有影响的工作,以及末成年和老年工人对某些有害因素作用的易感性。③营养不良如不合理膳食结构,可致机体抵抗力降低。④其它疾病如患有皮肤病,降低皮肤防护能力,肝病影响对毒物解毒功能等。⑤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如缺乏卫生及自我保健意识,以及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过度精神紧张等,均能增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机会和程度。以上这些因素统称个体危险因素(hostriskfactors),存在这些因素者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较易感,故称易感者(vulnerablegroup)或高危人群(highriskgroup)。充分识别和评价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作用条件,以及个体特征,并针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采取措施,阻断其因果链,才能预防职业性病损的发生。(二)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从病因学上说,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着重抓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职业性疾病可累及各器官、系统,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分科,如内科、外科、神经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所以,需要牢固掌握和充分运用临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处理职业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就业禁忌证、劳动能力鉴定等问题。第二章劳动过程的生理与心理[基本要求]1.掌握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掌握作业时氧消耗动态。3.掌握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4.了解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5.了解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作业时心理变化与作业能力。[学时分配]2h[学习要点]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人类的劳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生产活动过程,当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脑力与体力劳动可能达到理想的分配比例,但现阶段仍有所偏重。由于骨酪肌约占体重的40%,故以其活动为主的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较大。在一般营养条件下,一个人每天摄人约20000KJ的能量,除基础代谢(约8000KJ)及业余活动等所需能量外,供劳动消耗的能量约为10000KJ。(一)肌肉活动时的能量来源1.ATP—CP系列(三磷酸腺甘—磷酸肌酸)供给肌肉收缩与松弛活动的能量,首先是由肌细胞中的三磷酸腺甘(ATP)迅速分解提供的(式2-1),并由磷酸肌酸(CP)及时分解补充能量。ATP+H2OADP+Pi+29.3KJ/molCP+ADPCr+ATP注:ADP为二磷酸腺甘,Pi为磷酸根,Cr为肌酸。肌肉中CP的浓度约为ATP的5倍,但其贮量甚微,只能供3肌肉活动几秒至1分钟之用。故需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来提供再合成ATP的能量。正常情况,一般不动用蛋白质。2.需氧系列中等强度肌肉活动,ATP以中速分解,糖和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来合成ATP,在开始阶段利用的糖类较多,但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利用脂肪的比例增大,脂肪即成为主要的能源。该过程需要氧的参与才能进行,故称需氧系列。此时,一摩尔葡萄糖或脂肪能相应地形成38或130分子ATP,能使活动经济持久地进行。一升氧在呼吸链氧化葡萄糖可产生6.5毫摩尔ATP,而氧化脂肪则产生5.6毫摩尔ATP,故糖类作为肌肉活动的能源比脂肪更经济。但人体内糖类的贮存远比脂肪少。3.乳酸系列大强度活动时,ATP分解非常迅速,需氧系列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形成ATP的速度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此时,需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来提供能量,称乳酸系列。1摩尔葡萄糖只能形成2分子ATP,但速度较需氧系列快32倍,故能迅速提供较多的ATP供肌肉活动之用。其缺点是需动用大量的葡萄糖,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作用,故不经济,也不能持久。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及其特点见教材(表2.1)。(二)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氧需(oxygendemand):劳动lmin所需要的氧量。氧上限(maximumoxygenuptake):血液在lmin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氧债(oxygendebt):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强度愈大,需氧量也愈多。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为呼吸器官的功能。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3L,有锻炼者可超过4L。在作业开始2一3min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尚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其后,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氧的供应得到满足,即进人稳定状态下工作,这样作业一般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若劳动强度较大,氧需超过氧上限,机体处于供氧不足的状态下工作,肌肉内的贮能物质(主要指糖原)迅速消耗,作业就不能持久。作业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机体需要继续消耗较安静时为多的氧以偿清氧债:非乳酸氧债即恢复ATP.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筹所需的氧可在2一3min内得到补偿;而乳酸氧债则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完全补偿。有时部分氧债也可在作业的稳定状态期间得到补偿。恢复期一般需数至十余分钟,也可长达lh以上,如教材图2—1所示。(三)作业的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作业时的能消耗量是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能消耗量的总和。由于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消耗量不会超过基础代谢的10%,而肌肉活动的能消耗量却可达基础代谢的10——25倍,故传统上用能消耗量或心率来划分劳动强度(intensityofwork),它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一般分为三级(中等强度作业、大强度作业、极大强度作业)。我国已颁布“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GB3869-83)。它是根据对262个工种工人的劳动工时、能量代谢和疲劳感等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按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见教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