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史观、史料、史学-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史观、史料、史学专题一第二部分素能提升考点突破史观史观(史学范式)含义唯物史观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历史。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历史活动、制度措施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第五、从阶级矛盾、社会性质等革命发展的角度分析。(革命史观)史观(史学范式)含义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③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理性化和大众化进程。④生活现代化,城市化。全球(整体)史观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将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强调交往、交流、融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观(史学范式)含义文明史观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从纵向看,人类文明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横向看,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从范围上看: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中华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古埃及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史观(史学范式)含义社会史观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大事件”,也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生态史观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那么凡是从以上观点分析的,就是生态史观,反之亦然。[拓展]1.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等)。(2)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3)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4)整体史观: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5)现代化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6)革命史观: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2.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1.史料的分类其一为实物、文献、口传、图片影像史料。(1)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2)文献(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杂志、信件等。(3)口述史料: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4)图片、影像史料。如: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等。史料其二为直接与间接资料、原始和转手资料,或者是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1)第一手资料是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有些本身就是该历史事实的某些遗存,如文物遗迹、原始文件、档案等。(2)第二手资料又称转手资料,它是相对于第一手资料而言的,反映该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资料,如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2.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等。1.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纪年法(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叶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3)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史学常识(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5)民国纪年法。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当时规定与公元纪年法并行。但官方多用民国纪年法,个人档案中也用。民国年换算——公元纪年减去1911,得出民国多少年。2.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1.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也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衰、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义。2.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3.年号: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②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③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④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⑤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⑥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3.避讳的对象和方法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1)避讳的对象有四类①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②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③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④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2)避讳的方法有三种①改字法: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对于帝王或圣贤之名,众所共讳,称为公讳。公讳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如下几种:为避皇帝之讳而改姓;改名为避讳,有直接改原名的,亦有只称字、号的;改官名包括改爵名;改地名;前朝的年号与本朝君主犯讳,亦要避讳;改干支;改物名。②缺笔法: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③空字法: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4.阴阳五行学说(1)阴阳学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明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晴、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2)五行学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的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5.十二生肖、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的匹配(1)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应(2)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匹配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23:00~1:001:00~3:003:00~5:005:00~7:007:00~9:009:00~11:00午未申酉戌亥11:00~13:0013:00~15:0015:00~17:0017:00~19:0019:00~21:0021:00~23:006.二十四节气(1)划分依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2)记忆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注解]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和大暑。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7.姓氏起源与演变战国之际,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时表示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而平民也开始由无姓到有姓。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分封,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