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外建筑学科与建筑技术发展概况1、建筑: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是人们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提供场所的建筑,如住宅、医院、学校、办公楼、厂房等;构筑物是人们不在其中活动的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井架等2、建筑按照建筑使用性质分类:①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影剧院等②工业建筑;包含各种生产和生产辅助用房,如生产车间、更衣室、仓库、动力设施等③农业建筑;用于农业的用房,包括饲养牲畜、贮存农具和农产品的用房,以及农业机械用房等4、建筑按照承重结构材料分类:①木结构②砖混结构;也称混合结构。以砖墙(柱)、钢筋砼楼板及屋面板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属于墙承重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居住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中大量采用。③钢筋砼结构;④钢与砼组合结构⑤钢结构5、建筑按照建筑结构形式分类:①墙承重体系②骨架承重体系③内骨架承重体系④空间结构承重体系6、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7、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特色:①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千差万别,为了适应环境,各地区建筑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地形、气候、建筑材料等条件建造;中国各民族聚居地区环境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也不同,所以建筑的风格各异)②木质结构承重。中国古建筑主要采用木质结构,由木柱、木梁搭建来承托层面屋顶。而内外墙不承重,只起着分割空间和遮风挡雨的作用③庭院式的组群布局④优美的大屋顶造型⑤色彩装饰的“雕梁画栋”⑥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8、欧洲建筑的特点: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产生视觉冲击,使人感到或雍容华贵,或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①古希腊建筑②古罗马建筑③罗曼建筑④哥特式建筑,特点:石拱券、飞扶壁、尖拱门、穹窿顶及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⑤文艺复兴建筑⑥巴洛克建筑,特点: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使用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9、伊斯兰建筑的特色:①变化丰富的外观②穹窿③开孔④纹样10、世界造园艺术的三大体系: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和阿拉伯园林11、现代意义上的砼直到19世纪才出现,它是由骨料(砂、石)和水泥、水混合而成。12、纽约帝国大厦(又译帝国大厦)被称为高楼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3、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智慧是如何体现的?与西方砖石结构建造的“刚性”建筑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体现的是“以柔克刚”特性。“柔性”的木构框架结构,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如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拱、榫卯等,以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至最小程度。14、我国的传统民居可谓丰富多彩:南有干阑式民居,北有四合院,西有窑洞民居,东有水乡古镇。15、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16、大跨度建筑:是指横向跨越30m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第二章建筑结构与构造1、民用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与柱、楼层与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组成,这些组成部分在建筑上通常被称为建筑构件或建筑配件。建筑构件指与结构设计相关的梁、板、柱等;建筑配件指与建筑设计相关的门窗、电气设备、管线等2、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主要方面;①建筑功能②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③建筑形象(建筑艺术)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的主要三个方面:①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如荷载的影响;气候条件影响,如风雪、地下水、日晒雨淋;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火灾、噪声等②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包括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等的影响③建筑标准的影响。即建筑标准高低的影响建筑构造的设计要求主要应该保证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美观大方。4、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其中基本模数为100mm,表示符号为M5、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①基本模数:1M=100mm②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③分模数:1/2M,1/5M,1/10M。6、建筑结构形式按照结构的空间形态分为:单层、多层、高层和大跨度结构按照承重结构传力体系分为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等。7、墙体的类型及其划分①框架结构。指以钢筋砼作为承重梁、板、柱,使用预制的加气砼、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做隔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整体性较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②全剪力墙结构③框架剪力墙结构④筒体结构⑤无梁楼盖结构8、恒载:也称永久荷载,指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砼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9、活荷载:也称可变荷载,指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雨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和自然灾害荷载等。10、动荷载:指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的荷载。例如地震作用、机器设备振动、高空坠物冲击作用等。11、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偶然荷载的一种。偶然荷载指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12、震级:震级是地震强弱的级别,以震源处释放的能量大小来确定。13、烈度:烈度是某地区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或者直接理解为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许多烈度区。14、常见的结构内力:①温差引起的内力②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内力③地震引起的内力15、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①平衡②强度,强度是指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③刚度,刚度指在外力作用下建筑物的材料、构件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④稳定,稳定指建筑物抵抗倾斜倒塌、滑移和抗颠覆的能力。⑤耐久性,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性和可接受的外观的能力。16、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个等级:①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②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③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④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17、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方法,是根据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即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到失掉支持能力或者发生穿透缝,或背火一面温度达到220℃为止这段时间,以小时数表示。建筑物耐火等级分为四级:①一级:耐火极限1.50h②二级:耐火极限1.00h③三级:耐火极限0.50h④四级:耐火极限0.25h18、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及耐久年限分为四级:①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②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③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④四级:耐久年限在15年以下19、建筑结构的失效:①作用效应②抗力③失效,失效的几种现象:①破坏。如拉断、压碎等②失稳。如弯曲、扭曲等③变形。如挠度、裂缝、侧移、倾斜、晃动等④倾覆。指结构全部或部分失去平衡而倾倒⑤丧失耐久性。如受腐蚀、生锈、冻融、虫蛀等。20、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21、三大“耗能大户”:建筑耗能、工业耗能、交通耗能22、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①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②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23、多层住宅东西向的比南北向的,耗热量指标约增加5.5%。24、新风量的控制,这个建筑新风系统,技术简单,却有效达到了“房屋呼吸”的目的。25、建筑防护主要考虑三个主要方面:①建筑防火②建筑防震③建筑隔声26、地基:指直接承受建筑物、构筑物荷载的土体或岩体。地基土分为持力层和下卧层,持力层是指在基础之下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7、地基设计要点: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28、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①强度。地基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②变形。建筑物允许有沉降,但不允许有过大的不均匀沉降。③稳定。地基要有防止产生倾覆、失稳方面的能力。④其他。在进行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同时,要进行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建筑物基础宜埋置在砂土或黏土上,埋置深度至少在土的冻结线以下。29、人工地基加固处理的主要方法:①压实法②换土法③打桩法30、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31、基础按埋置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浅基础: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深基础: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这样的基础称为深基础。32、基础埋深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础尽量浅埋,但通常不浅于0.5m。33、基础底面要尽量设置在冰冻线之下。34、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35、刚性基础:指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刚性角: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α称刚性角。36、柔性基础:在砼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砼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37、条形基础:①墙下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砼建造条形基础、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勒式;如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适宜做勒式条形基础。②柱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当地基软弱而荷载较大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并降低造价,可做成柱下钢筋砼条形基础。38、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砼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照构造又分为筏型基础和箱型基础两种。39、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40、钢筋砼灌注桩: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三类。41、桩基础根据材料分为木桩、钢桩、砼桩、钢筋砼桩等;根据受力形式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和爆扩桩。42、民用建筑中墙体的作用:①承重作用②围护作用③分隔作用43、墙体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和内框架承重四种承重方案。①横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②纵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纵墙上。③纵横墙承重是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组成。④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体承重,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称为内框架承重。44、墙体设计要求: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②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③满足防火要求;④满足抗震要求。45、砖按材料分为黏土砖、炉渣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按形状分为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等。46、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三种。47、墙体细部构造:墙体细部构造包括墙身防潮、勒脚、散水、窗台、门窗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等。①墙身防潮的目的:在墙脚铺设防潮层,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使建筑物墙身受潮,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墙身水平防潮层做法有三种:油毡防潮层、砂浆防潮层、细石砼防潮层。墙身垂直防潮层的具体做法是在垂直墙面上先用水泥砂浆找平,再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或采用防水砂浆抹灰防潮。墙身防潮层位置②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明沟:指在外墙四周或散水外缘设置的排水沟。③过梁的定义、作用、形式?过梁是指为支承门窗洞口上部墙体荷载,并将其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所设置的横梁。目前常用的有钢筋砖过梁和钢筋砼过梁两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