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情分析考试题型:《综合素质》笔试150分,90分及格,换算成成绩单的满分是120分,70分及格。平时练习以150分计算。答卷时间:120分钟1、单项选择题:29道,每题2分,共58分2、材料分析题:3道,每题14分,共42分3、写作题:1道,50分分数换算每个模块得多少分能够及格?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题型职业理念15%4单选+1材料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教育法律法规10%8单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5%4单选+1材料文化素养12%9单选基本能力48%4单选+1材料+1作文单选、材料、写作合计100%单选:39%非选择:61%第一章职业理念知识点素质教育的定义及特点,单选,5次,10分实施素质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单选,6次,12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单选/材料,4/5次,78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单选,2次,4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单选/材料,6/2次,40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单选,1次,2分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单选,4次,8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单选,3次,6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第一节教育观考纲要求(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教育观素质教育概述•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素质教育概述(一)素质教育定义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从指导思想上看,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的进一步发展,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2)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全面发展教育。(3)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4)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5)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6)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记忆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7)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8)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更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材料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记忆魔法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2013上-单选16】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且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周老师具有()。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C.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D.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真题【2014下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A.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B.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C.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老师重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2016上30】材料李老师认为,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你有哪些优点?”同学们讨论的非kao910.com常激烈,人,有的说自己孝顺父母,有的说自己尊敬老师……大家发现原来自己很多优点呢。这时,一向活泼好动的小明把手举得很高,李老师说:“小明,优点?”小明说:“你为什么总是叫我们说优点啊?”我爸爸说,每个人有缺点,老师也有缺点,你也有,我想说缺点。”教室里一下安静了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有缺点,请大家围绕小明的观点进行讨论吧!”大家七嘴八舌,最后,李老师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自己的缺点,改正了缺点,我们会更强。”课后,李老师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了这件事,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我的小秘密”讨论活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不好意思说出的缺点,并引导他们改掉这些缺点。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参考答案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学习。1.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李老生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分析自己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树立信心。2.素质教育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材料中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3.素质教学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材料中李老师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每个人优点缺点不一样,引导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二节学生观考纲要求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材料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观“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背诵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记忆魔法“两独一发展”1.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凌节而施”①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教学,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①不均衡性“关键期”、“最佳期”一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均衡;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④互补性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④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个性与差异(独特性)的人(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012下8】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违背了()。A.幼儿身心发展的互补性B.幼儿身心发展的稳定性C.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015下30】材料: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与心的交流。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14分)参考答案首先,我认为王老师的“自设作业”是非常好的方法。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非常新鲜,做作业的兴趣高涨。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表明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完成原本他们自身和老师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构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他们当做学习本身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学生是独特的人,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自设作业”,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王老师将其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2014下30】材料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叫大家交流阅读感想。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忙得不亦乐乎,他却显得逍遥自在。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崔老师真懒!崔老师建议同学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