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站址勘察报告书站名:勘察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勘察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勘察单位:(盖章)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基础信息现址信息站名XX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一般气象站区站号经度°′″E纬度°′″N观测场拔海高度米地理特征位置特征探测环境评分分详细地址占地面积亩是否有土地证是□否□启用时间年月日观测任务地面□高空□辐射□酸雨□农气□土壤水分□GPS水汽□风廓线雷达□雷电□紫外线□大气成分□沙尘暴□天气雷达□高空站类别高空雷达天线拔海高度米高空探测环境评分分迁站原因及方式迁站原因环境破坏□重大工程□批准单位:,批准文号:城市规划□批准单位:,批准文号:自然灾害□灾害类型:灾害级别:灾害发生时间:其他(请注明)□:迁站方式整体迁移□局站分设□现址是否保留自动气象观测是□否□拟选站址信息经度°′″E纬度°′″N观测场拔海高度米观测场规格占地面积亩探测环境评分分在城镇何方当地最多风向与现址高差米在现址何方与现址直线距离米净空条件(高空)是否满足是□否□电磁环境(高空)是否满足是□否□经费落实情况所需经费万元是否落实是□否□经费来源地方政府划拨万元省级及以下气象部门自筹万元需要中国气象局投资万元其他(请注明)万元其它信息建站时间年月日站址迁移次数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来信无□已处理□正在处理□未处理□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土地证承诺有□无□地方人民政府或城乡规划部门编制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承诺有□无□地方人民政府将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承诺有□无□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建站条件满足□不满足□2.建站以来站址迁移情况3.申请迁移站址或新建理由第二部分:现址情况1.现址探测环境情况及变化过程(1)障碍物情况表(逐一列出不符合要求的障碍物)注:距高比是指某点距观测场围栏的最小水平距离与该点相对观测场高度的比值;障碍物距高比是指该障碍物的最大距高比。(2)现址障碍物距高比图(每2度测量一次最大距高比,横坐标为方位,纵坐标为距高比,要标出8倍、10倍线)序号障碍物名称方位与观测场围栏最小距离(米)相对观测场最大高度(米)障碍物距高比出现时间主要影响要素—5——17—2.现址观测场四周0-360度全景照片(1.5米高度水平拍摄)拍摄日期:年月日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北东东东南东南南东南南南西南西南西西南西西西北西北北西北—6——18—3.现址观测场及周边500米范围内平面示意图(比例尺1:5000,现有建筑物、道路等逐一描绘,标明或在图上列表说明障碍物距高比、最小距离等)—7—4.各级气象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所做工作(附主要证明材料的扫描件)—8—5.高空气象观测站现址四周遮挡仰角图(同时迁移高空气象观测站的制作)6.高空气象观测站现址历史测风最低仰角曲线图(同时迁移高空气象观测站的制作)—9—7.高空气象观测站现址雷达周围0-360度全景照片(同时迁移高空气象观测站的制作)—10—第三部分:拟选站址情况1.当地最新的城市建设规划图(必须为整张规划图,包括规划的图例、名称、有效时间、编制单位,需在图上标注现址和拟选站址位置。附正式批复文件的扫描件等)—11—2.拟选站址探测环境情况(1)障碍物情况表(要求同现址)(2)障碍物距高比图(要求同现址)序号障碍物名称方位与观测场围栏最小距离(米)相对观测场最大高度(米)障碍物距高比出现时间主要影响要素—24——24—3.拟选站址观测场四周0-360度全景照片(要求同现址)拍摄日期:年月日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北东东东南东南南东南南南西南西南西西南西西西北西北北西北—25——25—4.拟选站址及周边100米范围内规划平面图(要求由资质规划部门绘制,并盖章;比例尺1:2000,现有和拟建建筑物、道路等逐一描绘,标明或在图上列表说明距高比、最小距离等)—26—5.拟选站址勘察意见地理位置及气候代表性分析观测场周边地貌、地物、土壤类型及探测环境描述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情况城乡建设规划情况净空状况(高空)电磁环境(高空)注:电磁环境测试须在全天不同时间段进行,并对周围进行无线电使用频率调查。—27—第四部分:其它材料1.当地人民政府或城乡规划部门制作拟选站址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承诺(扫描件)—28—2.当地人民政府对将拟选站址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承诺(扫描件)—29—3.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为拟选站址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承诺或已办理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扫描件)—30—4.经费落实情况(附相关证明扫描件)—31—5.拟选站址评估意见(扫描件)—32—第五部分:有关单位对本勘察报告书的意见(扫描件)当地城乡规划部门意见:(盖章)年月日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意见:(盖章)年月日当地人民政府意见:(盖章)年月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意见:(盖章)年月日市(地)级气象主管机构意见:(盖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