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之三:《智子疑邻》教学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如:《韩非子》中的“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老马识途”等等。《战国策》中的“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等《吕氏春秋》中的“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文言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1、听读课文,掌握字音2、自由朗读,掌握节奏诵读课文注音:智子疑邻其邻人之父亦云yífù字词积累字词积累1、对照注释,自行翻译,积累字词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理解文意•词类活用:•天雨墙坏•其家甚智其子(雨:名词作动词,下雨)(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是聪明的)看图复述故事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并翻译课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毁坏盗贼(名作动)下雨修筑,修补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也这样说认为……聪明晚上果然丢失老人(读fǔ)1、针对“天雨墙坏”,文中哪两个人对“富人”提出了什么建议?结果“富人”是怎样看待他们的?2、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3、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起什么作用?分析内容1、针对“天雨墙坏”,文中哪两个人对“富人”提出了什么建议?结果“富人”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其子”“其邻人之父”“不筑,必将有盗。”“智其子”“疑邻人之父”认为……是聪明的怀疑2、“宋”之“富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即与自己的关系不同,一个是亲人,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别人,是邻居而已。)3、《智子疑邻》中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起什么作用?“宋”,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即与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父干的。1、因“天雨”而“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与邻人之父都有相同的预见,宋富人却“智子”而“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2、学了本文后,你觉得对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揣摩寓意如果从积极方面来看,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来说的。1、这则寓言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对正确的意见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宋国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果大亡其财曰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其子(《韩非子·说难》)•富人智疑•《智子疑邻》写“雨天墙坏”,两个不同身份的人告诫主人修墙以防有盗,而主人真的失盗了,却对两人的想法不同。告诉我们偏见往往使理智混乱,看不清事实。不补,必将有盗不补,必将有盗请设想一下,如果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被怀疑的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请为寓言写一个合理的续编。拓展延伸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