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一)意志的概念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二)意志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目的2.意识调节行动3.克服困难:内部困难,外部困难,外部困难是内部困难产生的原因二、意志与认识与情感的关系(一)意志与认识1、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2、意志对认识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二)意志与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在工作中通常会发生些对工作与学习不利的情感冲动,这时需要意志努力克制这种冲动。常说地化“悲痛为力量”——意志使情感服从于理智的例子。三、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一)意志行动中的态度、兴趣(二)意志行动中的需要需要是由集体内部的某种缺乏和不平衡的状态。需要类型定义生理需要1、生理需要饥饿、口渴、睡觉、洗澡、穿衣2、安全需要脱离危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3、归属和爱爱别人、得到别人的爱社会需要4、尊重的需要自尊、自重、取得别人的赞扬承认5、认知的需要求知、理解、探究6、审美的需要美的欣赏与创作7、自我实现胜任自己的工作,发挥潜能、实现理想(三)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四)意志行动中的抱负水平个人的抱负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下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个人的性格特征2、个人的成败经验3、团体的成败经验(五)动机斗争或心理冲突从内容上看,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可分为原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1.原则性冲突原则性冲突涉及个人期望与社会道德标准、法律相矛盾的动机冲突。2.非原则性冲突非原则性冲突是不与社会道德标准、法律相矛盾的动机冲突。从形式上看,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心理冲突的复杂性也体现出意志行动的复杂性。(1)双趋冲突当个人面临两个都想达到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只能二者择其一的目标时的心理冲突称为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当个人面临两个都想逃避,但又不能同时逃避,只能二者择其一的目标时的心理冲突称为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个人面临着一个同时具有吸引人和令人排斥的力量的目标时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个人面临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同时具有吸引人和令人排斥的力量时的心理冲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六)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意志行动中的选择和个体的决策有关。所谓决策,就是为了优化地达到目标而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1、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正确的目的2、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和方式。3、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从达到目标的要求来看,决策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1.最优决策最优决策是决策者追求最优目标的决策。同一个活动,它能达到的目标有不同的层次。例如,一个运动员追求目标是市冠军、还是奥运会会冠军。立志拿奥运会冠军,那他就是作了最优决策。2.满意决策在现实生活中,达到最优目标的条件经常并不具备,最优目标无法实现,那么只能做符合客观现实的、有把握实现的满意决策。例如,运动员的素质离奥运会冠军有一定差距,那么就调整目标争取市冠军。在意志行动中,选择和决策时需要信心和勇气。做出选择和决策后,个人的心理冲突基本得到解决,接下来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决定了。(七)意志行动的实现(八)意志行动中的意志品质人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人们的意志品质是衡量个体意志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存在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意志一、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志的内化程度很低。它是在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志行动,只是意志的萌芽。(一)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1、无意运动:是没有意识到的被动运动。是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吃奶”,“吃药”2、有意运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是后天学会的。初生的儿童除了一些本能的动作以外,动作是混乱的,手眼不协调,手是胡乱挥舞摆动。两、三个月会用手去抚摸和拍物体,还不会抓握物体。也会用一只手玩另一只手。但多是无意的触摸动作。(二)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八个月后,动作的有意性发生很大的变化。“努力取物”。一岁以后,意志行动的特征更加明显。通过“尝试错误”去排除前进中遇到的障碍。“拉单取物”,“从栅栏外取物”(三)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1.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的需要的规律: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社会需要逐渐发展和增强。五岁后,求知、求成、劳动需要出现。六岁后对尊重、友情的需求增强。2.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三岁前的孩子,动机的产生受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所影响。稳定性很差,变化很强。难以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挑选玩具到另一个屋子里去玩”三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遵守规则和获得东西)(2)从直接的近景的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值日生:“红袖章,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注意成果和质量”(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兴趣越来越成为儿童行为的主要动力。3.学前儿童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特点幼儿初期:行动混乱而无条理,受外界情景影响,没有明确的目的。幼儿中期:在成人的具体示范和语言提示下,行动的目的逐渐形成。但保持的时间较短5---25分钟。幼儿末期:能够提出比较明确的目的,“搭积木”、“过家家”。时间逐渐延长35----55分钟。4.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三岁儿童坚持性发展很低,坚持时间很短,遇到困难或任务比较单调枯燥,一般会失去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四、五岁是儿童的坚持性发生质变的关键年龄。应抓紧进行培养。二、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随时注意幼儿活动兴趣地发展趋势,及时地采取措施,促进其发展。练习抬头,“仰卧变俯卧,用发生玩具逗引”练习爬、站、走路等。(二)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成人的态度对婴幼儿动作和意志行为的发展非常重要。孩子有强烈的活动的需要,通过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家长要扶持,要鼓励(要求、建议、称赞)。这样才能克服摔倒带来的恐惧和身体疼痛。勇敢的行动。充分感受到控制自己的身体所带来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三)启发自我锻炼优秀的意志品质必须在实践中加强自我锻炼。自己鼓励、自己监督、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自己给自己提要求。”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和阅读的方式,学习典型的人物坚强意志力培养的故事,进行自我锻炼。(四)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孩子经常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很强,做事有头无尾,半途而废。要鼓励孩子有始有终的做事。(五)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意志品质就是在不断的克服困难和坚持不懈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走累了不抱”、“冷水浴”、日本人“冬季赤足光腿”。(六)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孩子实现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估计任务的难度和孩子的能力。依据年龄、体力和目前的水平,一定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不要太难、太满,当留有余地。这样不至于压力太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定目标前一定要和孩子商量,让他了解任务的情况和艰难程度,让他真心愿意接受。事先要预计到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有思想准备。允许并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可勉强。因为目标最终要孩子去实现,无人能够替代。目标一旦定下来就不可轻易改变和放弃。放弃意味着意志动摇。如果总是定目标、总是放弃,可能使孩子对放弃习以为常,以后做任何事都很难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