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4新国学智慧与修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Page1国学智慧与修养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院长Page2国学智慧与人文素养提纲:一、何谓国学?二、国学与人格成长有什么关系?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何在?Page3一、何谓国学?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包括四个层面:第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学的ABC第二是学术与技艺的层面第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国魂与族魂的层面Page4一、何谓国学?国学的内核主要指国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近代仁人志士借助日本的“国学”概念,来应对列强的野蛮侵略,包含文化侵略,他们试图以保护文化学术来救国家民族。Page5一、何谓国学?“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章太炎章太炎Page6一、何谓国学?“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邓实邓实印Page7梁任公书法对联→“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梁启超Page8一、何谓国学?国学具有开放性,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是“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也并不矛盾,事实上,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1.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2.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3.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陈寅恪Page9二、国学与人格成长《四书》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历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梁启超Page10二、国学与人格成长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age11二、国学与人格成长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透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通过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Page12二、国学与人格成长“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宋王应麟《三字经》Page13二、国学与人格成长“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清李毓秀《弟子规》Page14二、国学与人格成长天津私立中学堂“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Page15二、国学与人格成长南京夫子庙小学校训:“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对孩童、少年的教育,应当首先培养健康的心性情才,从日常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使他们学会自重与尊重他人。Page16↑海归刺母事件↓专家评论当今教育的问题:成才的教育,而非成人的教育,知识教育偏胜,而德性教育不足。不把人格培养当作目的,对于道德、性情、修养的训练与培养缺失,社会、家庭、学校缺少作为。Page17二、国学与人格成长“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庐治家格言》注重对孩童与青少年进行事务性锻炼,培养责任意识与自我担当的能力,戒除依赖心理,学会尊重与敬畏。Page18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一)儒家的德性的智慧人文关怀/价值信念/礼乐教化/修身实践《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己成物,成己成人内圣外王Page19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Page20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Page21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age22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Page23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Page24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孔子的管理智慧主张德政,强调导德齐礼,启发耻德提倡中正平和的治政理念及其制度化与执行强调名实、权责相符,以及管理的层次性与秩序性主张“举贤才”,提拔、重用德才兼备的人士,使之德、位、禄、用相称Page25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二)道家的放达的智慧逍遥天放/超越物欲/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1章)Page26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自然而然,即以自己原初的那个样子、那种状态为法则。Page27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道”的展开,走向并落实到现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道产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产生阴阳两种气。阴阳两种气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则产生万物。万物各自具有阴阳二气,阴气阳气相互摇荡就成为和气。“和”是气的流通状态。Page28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甘为天下之溪谷,如赤子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Page29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老子的管理智慧无为而治/以清静之道治国以正治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Page30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治大国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道法自然”“知常曰明”Page31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虚、无、静、寂,凝敛内在生命的深度,除祛逐物之累。“无为”“无欲”“无私”“无争”,救治生命本能的盲目冲动,平衡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和外物追逐引起的精神散乱。道家澄心凝思的玄观,老子“涤除玄鉴”庄子“逍遥天放”的空灵智慧意在启发我们超越现实,透悟无穷。Page32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Page33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三)佛教解脱的智慧在佛教看来就是所谓“无明”,就是所谓“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等。佛教的智慧,就是用否定、遮拔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人生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某种精神的解脱和自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Page34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佛教,特别是禅宗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是要帮助自己或他人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人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与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追求。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Page35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什么是佛祖西来意?”“如何是禅?”禅师的回答往往是一捧子打过去:“庭前柏子树”,“西来本无意”,“一个棺材,两个死汉”。问:“如何是佛?”答:“干屎橛”“麻三斤”。Page36三、儒释道三教的智慧“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日日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Page37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蔡元培先生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他强调,孝亲是美德,“国之良民即家之孝子”。反之,在社会交往与公共事务中不忠诚、不庄重敬业、不讲信义,不亷洁奉公即是大不孝。↑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任命状Page38蔡氏著作二种合编蔡先生认为家庭为人生最初之学校,善良之家庭为社会、国家隆盛之本。他认为,如果私德不健全,则很难有健全之公德。家庭与社会、私德与公德虽有区别,但不是绝然对立的,恰恰是有着有机联系的,是可以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的。Page39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Page40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朱子家训》此处所说都是日用常行之道,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民间大众。那些关于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Page41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国学当中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Page42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张》)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君子学道则爱人。(《阳货》)当仁,不让于师。(《子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Page43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君子成人之美。(《颜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Page44四、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