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单元主观题认识论辩证唯物论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材料一:长期在岩石圈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错位,使长期累积的能量释放出来造成地震。但对于地震的预测,中国乃至世界发达国家依然处于探索时期,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都决定了无法准确预报地震。材料二: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杭震救灾工作,出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画面。对于地震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国家组织地方发布了《清坝紧急撤离方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方案》《灾民紧急安置方案》等多个方案。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①规律是客观的。地震的发生有其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是有限的。(4分)②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利用规律。万众一心,积极救灾、充分预见震后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并采取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在实践中完善救灾方案。这体现了我们充分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分)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抗震救灾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评分说明:第②点,考生若从“意识能够能动认识和改造世界”角度分析说明,可酌情给分.)(2008广东卷40)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结合材料1、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①从材料1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沪杭高铁全长160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材料一:一大学生网友在博客上留下了他的高铁体验,请你跟帖,指出其相应的哲学道理。材料二: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是如何炼成的:杭嘉湖平原,地表水丰富,土质松软,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沪杭高铁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90%,从而很好地控制了沉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道岔板等技术,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变换轨道的世界级难题。(1)(2)沪杭高铁建设是怎样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沪杭高铁建设根据杭嘉湖平原的地质特点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控制沉降,形成高铁道岔板等技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破解世界级难题。(3分,原理方法论2分,分析1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达到预期的目的。沪杭高铁建设者们自主研发创新,建设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铁,充分发挥了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3分,原理方法论2分,分析1分)③可见,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的炼成正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1分)材料一:金秋十月,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有关原理的?(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我党正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升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4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对于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不断发展。(4分)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这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根据我国国情和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4分)(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这一点。(5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5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分)目前,我国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就业形势严峻,创业环境不佳。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珍重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正体现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5分)(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3分)下岗失业人员不能实现再就业,就其自身来说,主要原因是就业观念陈旧、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通过接受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这就启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5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我国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探月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探索新的生存空间,找到人类未来要生活的星球。(2分)面对那翻江倒海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冲上海堤抗击它,甚至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近几年来,人们在总结以往的抗台经验后,逐步转变抗台防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防灾工作思路。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台风,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防汛水利工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们在防台抗台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防台抗台要以台风运动的规律为依据,而不能人为割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4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防台抗台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解放思想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转变抗台防灾工作思路;建立一整套的预案和处置制度)(4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在防台抗台中要反对那种冲上海堤抗台或试图消灭台风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错误观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