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股票发行与上市、资产重组的动因、过程及绩效影响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以中国移动为例分析电信企业资本运营动因、过程及绩效影响摘要:本文以中国移动为例,对电信企业诸如发行上市、资产重组、收购兼并以及战略投资等资本运营行为的动因、过程及绩效影响进行了分析。中国移动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龙头老大,担负着中国电信事业国内发展海外扩张的重要使命。总体来讲,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资本运营相当成功。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大力融合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拓宽经营渠道、拓展经营业务,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经营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就目前中国的电信行业发展状况来看,较好地实现了政府相关政策的改革要求,处于良好的发展和竞争环境之中。关键词:中国移动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动因和绩效世界电信企业发展趋势急速增长的世界电信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世界电信行业收入、利润持续增长。进入九十年代,电信产业的增长势头更加突出,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计,1992-1996年世界电信市场总量每年约增长7%-8%,远大于全球GDP增长速度。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世界电信市场仍将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扩大,电信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巨大的电信市场中,电信服务市场始终是主体,1996年达7400亿美元,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ITU预测,全球电信服务市场2000年将突破10000亿美元。而电信设备市场在90年代基本稳定在1200-130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未来也不会超过电信市场总量的20%。电信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新技术的巨大推动。对电信业影响最大的是以微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的巨大的进步。1985年以来,传真、移动电话和Internet三种新业务的出现和爆炸性增长,对电信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交换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新通讯方式的发展以及光纤传输系统及宽带B-ISDN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电信业的发展起重大作用;从通信服务的角度看,最主要的变化是依托技术进步的服务和技术的融合——通信和情报处理的融合、通信和广播电视的融合、通信和多媒体的融合。90年代,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互相融合、互相进入、三网合一的趋势日趋明朗;另一方面,铁路、交通、电力等行业在向公众提供电信业务在技术上已无障碍,可能逐渐被允许进入电信服务市场。因此,电信业的竞争将会更激烈,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融合,电信业及与其有关的跨行业兼并(如电信公司兼并有线电视公司)将更为多见,会出现无论规模还是业务范围都与现有电信企业不同的新型巨人企业;国际化进程会加快,电信业的竞争将成为真正的国际竞争和全球竞争。从垄断到不完全竞争电信业有本行业独特的体制。80年代初以前,国外电信业体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电信业是管制性产业,受政府严格管制;二,垄断体制,即基本电信业务由一家企业(或法人组织)经营和运作。但各国具体情况不尽一致:美国的管制机构包括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司法部、州公益事业委员会多个机构,而其它的国家大都是一个机构,如邮电部;虽然都是垄断体制,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是私人股份公司,而日欧电信部门是国有企业。80年代以来国外电信业开始由垄断变为竞争,这个变化始于美国。1984年根据司法部和AT&T1982年的和解协议,AT&T被分解,保留长途通信部门,原贝尔系统的地方通信公司组成22个地区贝尔公司,分别由7家地域性的公司持股,和AT&T分离、独立经营,允许其它的公司经营长途通信业务。1996年美国修改电信法,允许电信公司和有线电视、卫星通信等公司业务交叉,全面引入竞争。80年代初以后到90年代英、日、德、法也相继在电信业引入竞争。开始引入竞争时的市场收入份额美国AT&T为90.1%,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和英国电信(BT)几乎为100%,而到1993年,AT&T和BT的份额已分别降到58.5%和73.4%(仅长话),NTT在1994年降至87.8%(含NTT垄断的市话)。1997年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基本电信业务”协议,占全球电信市场90%以上份额的68个国家彼此承诺:彻底结束电信业的垄断与封闭,遵守在WTO主持下确定的竞争规则。美国、英国已允许国外电信企业经过批准在本国境内经营电信业务。欧洲电信市场的开放计划将在1998年正式启动,所有欧盟成员国将全面开放本国电信市场。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市场开放承诺将推迟到2000年或以后。业务的国际协调也更加重要,如欧洲国家为使移动通信制式统一提出GSM标准,以后GSM制式又从欧洲推广到东欧、亚洲和非洲,成为世界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制式。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全球电信行业的竞争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为获得新技术、新业务、新市场而进行的互相联合、彼此渗透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各地的电信企业正全力加快公司化进程,建立市场化融资机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加速国际化进程。电信企业跨国资本结合日益普遍,电信业全球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各国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司化和民营化,由完全国有变为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目前英国电信在其公司化15年后,正努力扩展国际业务并改善国内经营,成为欧洲最有效率的全方位电信公司。日本的NTT仍由政府持股65.5%,以后政府最低持股份额可降为1/3。法国电信已出让23%国有股份,最终国家将只保留51%的股份。德国电信1996年11月上市,以每股28.50马克发行6亿股,相当于卖掉25%的国有股份。这些电信公司的巨额发行上市较顺利地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接受。法国电信的超额认购倍数约为3倍,德国电信超额认购倍数在6倍左右。电信业竞争格局的巨大演变与资本市场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移动通信:跨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各项电信业务中,移动通信又是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项业务,被誉为“跨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本文中“移动通信”主要指蜂窝移动电话业务,其他如移动寻呼、卫星电话等的移动通信方式的业务量相对少得多。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使用模拟或数字技术,能够在蜂窝移动电话之间提供高质量、高容量的语音和数据通信。该系统将各服务区分为较小的地区(“小区”)。小区的面积大小不一,大到直径35公里,小到直径200米,视地形及对无线电传输的物理障碍而定。市区的小区通常较小,而在农村的小区则较大。在一个小区内通话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可经频率复用技术再用于相隔一定距离的其他小区。因而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可以将同一无线电频率所服务的使用者的数目倍增。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1)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和车载机;(2)基站址,即各小区内设有收发信机和其他设备的基站收发站通过无线电频道与蜂窝移动电话进行通信的服务范围;(3)基站控制器,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网中连接着基站并控制着基站的设备;(4)移动交换中心,用于控制基站控制器,完成电话用户之间的交换功能;(5)中继线,连接着移动交换中心,基站控制器、基站收发站以及共用交换电话网(PSTN)。当蜂窝移动电话用户打电话时,其手机将无线电信号传送到最近的基站,该基站将电话转至与其相连接的基站控制器,再由基站控制器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信号再由移动交换中心送到接听者所在地的基站,由该基站传输至接听者。对需要与PSTN互联的通话(包括蜂窝移动电话用户与固定电话用户之间的电话或国内和国际长途电话),无线电信号由移动交换中心传送到PSTN。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的容量取决于可供使用的无线电频率、系统内小区总数和每个小区使用的编码及调制系统。一般网络系统都设计有足够的小区和足够的小区无线电频率,以满足预计数量的该系统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和话务量。当小区内容量需求增加,小区内可以使用额外的无线电频率,以使蜂窝移动电话系统达到其设计容量。中国电信企业发展历程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固定电话网正处于由传统的步进制、纵横制向数字程控交换转型时期,当时电话普及率还不到0.5%的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在程控交换技术上先行一步的世界各国交换机厂商来华淘金,从而形成了中国通信史上有名的“七国八制”,即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和法国的阿尔卡特。七个国家,八种制式,在中国的电信地图上涂满了各种颜色,全国交换机版图都被国外交换机厂商瓜分完毕,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制式的交换机互不相通,造成了中国通信市场的一片混乱。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巨大市场的诱惑,吸引了当时走在技术和市场前列的一批中国工程师和资本进入该领域。80年代中后期诞生了大批程控交换机企业,他们大都云集在当时具有优惠政策的珠三角地区,主要针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小门数用户交换机市场,以模拟空分程控交换机发家,后有一些转向了数字程控交换。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基本上是以民营为主的小作坊式企业,然而,就在这些当时默默无闻的超过100家的小作坊式企业中,就隐藏着日后成为中国通信业乃至世界通信业巨头的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两大骄子,他们在乱世中诞生,随后与另两大交换机厂一起改变了中国通信史。在无线通信方面,中国在1987年开始引入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也即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国选择了英国的900MHzTACS标准。从蜂窝移动系统引入开始,它就以超过人们预期的速度高速发展,1987年只有700户,到了1995年则跃升到520万户,最多时模拟用户达到了642万,随后由于二代移动系统的推出,模拟移动系统终在2001年底被宣布关闭。当时国内没有企业能生产移动设备,所用的设备全部引进,此情况一直延续到第二代蜂窝移动系统的中期。农村包围城市,04机红遍中国在七国八制下的中国程控交换机市场完成了最初的布局,1992年中国电话用户数达到1000万户,这其中的设备基本上全部由国际公司所提供。但随后“巨大中华”在农话市场开始取得突破,并开始上演农村包围城市的好戏。前面提到中国城市市场已被七国八制所占领,但是农村市场仍是一片空白。由于农村市场线路条件差、利润薄,国外厂商都没有精力或者不屑去拓展。然而,正是国外厂商对农话市场的疏忽成为中国交换机厂商进入局用交换机市场,并最终攻得城池的突破口。1992年1月中兴通讯ZX500A农话端局交换机的实验局顺利开通,由于具有丰富的不同制式中继接口,性能价格比优于国外相应的产品,完全适应了农话端局设备更新改造直接进入数字网的要求,因而在全国农话市场引起了一场“农话改革高潮”。到1993年,中兴2000门局用数字交换机的装机量已占全国农话年新增容量的18%。无独有偶,C&C08A型机是华为公司1993年自主开发的第一代数字程控交换机,并在1994年至1995年大规模投入生产,也是用于C5农话局,容量较小只有2000门,但是可完成基本通话和少量新业务功能。由于定位明确,迅速获得市场反应,并且由此开始了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征程。但是,农村包围城市是战术需求,真正取得在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上的突破才是战略目标,否则,只能落为国际通信厂商的附庸。中国企业迅速调整战略,很快就推出了万门以上的程控交换机。1995年11月,中兴通讯自行研制的ZXJ10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原邮电部电信总局颁发的入网许可证,该机终局容量可达17万线。同年,华为也推出了号称万门机的C&C08C型机。也是在1995年,由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EIM-601大容量局用数字交换机通过了部级鉴定,凭借EIM-601技术,金鹏电子诞生了。与中兴和华为的小作坊起家相比,大唐电信的起点要高得多。虽然大唐电信于1993年成立,但是它背靠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技术与人员均来源于后者。1986年邮电部一所就研制出了DS-2000程控数字交换机,而1991年10所又研发出了DS-30万门市话程控交换机,并于次年投入商用。也是在1995年,新成立的大唐推出了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容量可达10万门以上。这里有还一个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在中国通信史上写下重要一笔的邬江兴。1991年,年方38岁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邬江兴主持研制出了HJD04(简称04机)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从而一举打破了“中国人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预言,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