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第五讲内容:观察法教学要求与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熟悉教育技术观察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技术研究数据的观察法难点:观察法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案例法教学学时:6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观察法概述“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马克思《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页)与其他方法一样,观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成果当然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是人类科学认识中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手段和功能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是研究主体获得感性经验和事实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和发展假说的实践基础。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深刻认识观察的意义、特点、类型和方法,对于提高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观察法的意义和特点观察法所指的是科学的观察方法。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说的观察含义不同。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们对现实对象直接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观察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事物最基本最古老的心理活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指出:“所谓观察,不仅止于看见事物,还包括思维过程在内。一切观察都含有两个因素:(1)感官知觉因素,通常是视觉;(2)思维因素。”(《科学研究的艺术》第105页)这就揭示了观察作为心智活动的本质特征。所谓科学观察,即人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王海山、王续根主编《科学方法辞典》第53页)。由此可见,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具有明显的特征: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感知活动;科学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就是说人们对发生的情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科学观察包含有理解或从理性上领会的意思。这种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认识方法,称之为“观察法”。它包括从观察准备到获得观察结果的全过程的实施。这种观察,决不是被动、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通过这一思维过程,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考,导致新的发现,所以它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经验事实的方法。教育技术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技术活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它们作为教育技术的观察对象,要正确全面地把握也不是很容易的。只有通过贯穿始终的观察活动,才能获取充分而有价值的资料,使教育技术研究得以深人进行。二、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科学的观察是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渠道。教育技术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现象,要认识其本质与规律,必须以充分的可靠的感性材料为基础。教育技术活动包含有师生相互作用、学生之间的协作活动,人机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既有师生交互发生作用的心智活动,而又有通过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所显示出来的外在行为与表象。因此,这些复杂现象的变化过程,常常要通过观察来认识。观察所直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是理性方法所赖以进行的基础与依据。第二,观察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在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大量观察是有关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教学过程模式的研究。观察法对于及时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思想、行为变化情况,能及时地获得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地了解教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地验证假说,使教育技术研究水平不断地获得发展。所以,善于运用观察法是保证教育技术研究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所必不可少的。总之,观察法是认识教育技术现象的本质,揭示教育技术规律,发展教育技术理论,具有基础性的认识活动。三、观察法的类型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观察的方式和类型,应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有多种观察方法,表8-1是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把观察分为如下10种类型:四、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者在观察活动中,根据他是否透露身份和观察者的参与程度,观察者扮演着四种不同的类型的角色:即完全参与者,观察的参与者,参与观察者和完全观察者。我们可以用表8-2来表示。表8-2观察者的角色不透露身份透露身份完全参与者参与观察者完全观察者观察的参与者⒈完全参与者指观察者不向被观察者透露自己是研究者的身份,却积极参与观察对象活动并进行观察的⒈完全参与者指观察者不向被观察者透露自己是研究者的身份,却积极参与观察对象活动并进行观察的观察者。例如进行某项教育实验中的教师或辅导员。但又没有有意识地公布实验计划的研究者。完全参与者是完全融入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由于观察对象不了解观察者的真实身份,观察者可能获得非常真实的第一手资料。⒉参与观察者指观察者向被观察者透露自己的身份,并与被观察者共同参与活动全过程,在互相交往活动中进行观察的观察者。例如搜集材料的记者式的人物。由于被观察者了解观察者的身份和目的,这样会影响到被观察者使其在整个过程中可能掩藏起某些方面,而力图展现另一些方面。⒊观察的参与者指观察者向被观察者透露自己是研究者的身份,并通过参加活动过程进行观察的观察者。例如支持某项教育改革实验的专家。这时被观察者可能为了迎合研究者的需要,而把过程从原本的自然的状态转移到你所作的研究上去,结果观察到的事物就可能不够典型了。⒋完全观察者指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无关,对于被观察对象的行为与事件的发展不施加任何影响,也不参与任何活动。例如外来的参观者或调查人员。完全观察者对于被观察对象的行为与事件的发展不施加任何影响,因而也能获得非常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完全观察者只进行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对象的行为或事件发展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可能会处于观察者的视线之外。因此,完全观察者获得的资料常常可能是片断的资料,缺乏整体的感觉,尤其是较难观察到可能发生的异常行为。上述完全参与者,观察的参与者,参与观察者这三种观察者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群体和组织中,作为其中一员,共同生活并参与日常活动,他们成为参与观察的观察者,尤其是在进行质的研究中,作为实地研究的研究者,既能细致深入了解情况,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也能发现一些不甚了解地问题追根究源、察明原委和症结,特别是与观察对象建立感情之后,易于发现一些深藏内心的秘密。但是由于观察的参与者和参与的观察者都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观察的目的,从而对观察者会有所影响,而产生某种有意隐瞒或有意夸张的情况,会使观察的客观性受到影响。五、科学观察的主要步骤和准备工作一次完整的观察,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步骤:确定观察的目的和选定观察的对象;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观察工具,设计、印制观察记录表等;进入观察场所,获得被观察对象的信赖;进行观察并作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分析资料并撰写观察报告。在进行观察之前,除了明确观察目的外,必须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⒈确定观察内容观察记录总的要求是记录实验变量引起的反应变量及观察到的明显的行为变化。但应研究主题的不同,观察记录的内容有所不同,通常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语言行为。即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对事物的语言反应及其表达词语。非语言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的表现,指形体为主的动作行为。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是否乐意与其他同学合作等。特别语言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语言的音调、音量、持续时间、节奏及特殊发音与词汇。关系分布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关系。⒉确定观察范围进行观察,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除了通过抽样,选择了观察对象外,还要在时间、空间上加以取样,限制一定的范围。表8-3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取样方法。表8-3观察取样方法及其特点取样方法特点时间取样考察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现象场面取样有意识选择一个自然场面,考察场面中出现的行为现象阶段取样选择某一阶段的时间范围进行有重点的考察追踪观察对对象进行长期、系统全面的考察,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⒊准备观察仪器教育技术研究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常常使用现代化的观察仪器,主要有录音机、光学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录像机、闭路电视装置等。还有进行图像和声音处理的多媒体计算机等。观察之前,不仅要备齐必要的设备,而且要检查其完好率,了解机件的性能功效,掌握操作方法,保证其精确度,以免在使用时产生故障或失真。⒋设计观察记录表格一个完整的观察研究必须进行观察并作记录,然后整理观察结果,包括数字统计与文字加工,使材料系统化、精确化、本质化,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出准备。观察记录表格设计要简明,科学,结构化,易于操作。设计的关键,就是要根据实验的假说,对估计可能出现的结果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一个层次不同的纲目,制成表格。表格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项目:(1)观察内容(行为表现);(2)时间取样;(3)场面取样;(4)对象编号;(5)行为、现象表现的等级。记录量表在观察前要认真检验其可能出现的误差。有了这样较为周密的量表,在观察时,既可以作出合适的详尽记录,又简单易行,有的只要填写数目或符号就行,这样,让观察者有边观察边思考的余地。六、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观察法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认识方法,但不是惟一的认识方法。观察法既有其十分明显的优点,又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我们应将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扬长补短,相辅相成,充分发挥观察法的作用。观察法的优点是:(1)直接性。由于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客观事物直接接触,中间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观察到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具有真实可靠性,是第一手资料。(2)情境性。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实施的,对被观察者不产生作用与影响,即无外来人为因素的干扰,不会产生反应性副作用,能获得生动朴素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3)及时性。观察及时,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因此所获信息资料及时、新鲜。(4)纵贯性。对被观察对象可以作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与跟踪观察,对被观察对象的行为动态演变可以进行分析。(5)普适性。观察适用范围较为普遍,不但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适用,而且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不少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也与观察法有密切关系。观察法的局限性是:(1)受观察对象的限制。观察法适宜于对外部现象及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研究,而不适宜于对内部核心问题及事物内部联系的研究。另外,对有些较为隐蔽的事物也不大好用观察法。如研究青少年的网上不良活动问题就不好用观察法。(2)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人的感觉器官本身有不精确性。人的感官都有一定的生理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很难直接观察,所以观察往往难以精确化。人的观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背景与理论框架,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往往带有各自的主观性,难以做到客观化。(3)受观察范围的限制。观察涉及对象的有限性,特别是在同一时期内观察的对象是不多的,这种小样本,不适用于大面积研究。(4)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由于缺乏控制,因变量混杂在无关变量之中,没有纯化和凸现,从而使观察结果缺乏科学性。第二节结构化观察一、结构化观察的特点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结构化观察是研究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过程行为表现的重要方法。结构化观察属于观察法中系统观察的一种类型。结构化观察是指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地,对特定对象进行有计划、系统化观察,并要作严格详细的可量化记录的一种观察方法。它是为进行量化研究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的结构化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这两者的区别,可以用表8-4表示。表8-4结构化观察与日常观察的差别结构化观察日常生活观察有预定计划、有目的自发性、无目的有选择对象、有重点偶然性、无重点要作严格详细可量化的记录不要求严格记录结构化观察的特点是:1.有特定的观察内容借助结构化观察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收集学生学习反应的信息,包括:学习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