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第十三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什么是情绪与行为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如何鉴定与评估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出现率怎样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是什么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发展特征如何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一)美国对严重情绪困扰作了如下界定:严重情绪困扰是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显表现出下述一种或多种特征,并对教育上的表现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1)无法用智力、感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解释的学习能力失调。•(2)无法与同伴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出不当的情绪或行为。•(4)经常表现出苦闷、沮丧的情绪。•(5)衍生出与个人或学校问题有关的生理病症或恐怖倾向。我国的定义(二)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是指行为表现与一般学生应有的行为明显偏离,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影响教育的、明显而持续的行为特点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觉和躯体的原因加以解释•不能与同龄人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正常环境缺乏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容易出现与个人学习困难有关的生理症状或恐惧反应。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一)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鉴定步骤:1.收集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成长史、家庭史、就医诊断和治疗情况。2.筛查测验:主要通过问卷和量表测量3.心理与教育测验(1)智力测验(2)个性测验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2)个性测验个性测验主要分为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两类。自陈测验如16PF等。投射测验主要有罗夏墨迹和主体统觉等。罗夏墨渍测验主体统觉测验投射测验•向被试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等材料,要求被试自由补充,使之完整。•根据被试完成的倾向,探测被试的人格特征•例如语句完成测验。我最喜欢____。我最讨厌____。投射测验•表露法•要求被试以某种方式(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些表现探测人格特征•例如画树测验。逆境对话测验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分类:1.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1)智能方面:特别指智力障碍儿童因自制力较弱面衍生出的行为问题。•(2)外显行为方面:主要包括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多和行为失常等问题。•(3)情绪方面:主要包括恐惧、紧张、焦虑、压抑等行为问题。•(4)生理方面:包括饮食、睡眠、刻板行为等方面。•(5)发展方面:主要包括普遍发展异常,如婴儿期自闭症及特殊发展异常、语言阅读发展异常等。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1)多动性障碍:主要包括活动与注意失调、多动性品行障碍以及其他多动障碍。(2)品行障碍:指反复而持久的社交性紊乱、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3)品行与情绪障碍:指持久的攻击性、社交紊乱性或违抗行为与明确的抑郁、焦虑或其他情绪不良共存。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4)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主要包括童年的离别性焦虑、恐怖性焦虑、社交性焦虑以及同胞竞争等。•(5)特发于童年与少年期的社会功能障碍:它们是一组稍具异源性的障碍,都有始发于发育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异常,但不同于弥漫性发育障碍,常因生活环境严重扭曲或闭塞所致。主要包括选择性缄默症、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童年抑制性依恋障碍以及其他社会功能障碍等。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6)抽动障碍:是一种不随意、快速、反复的非性运动或发声,突然发声,无明显目的。常见简单运动型抽动包括眨眼、颈痉挛、耸肩等。多见于男孩。•(7)其他行为与情绪障碍:包括非器质性遗尿症、喂食障碍、异食癖、刻板性运动障碍等。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儿童情绪障碍:包括儿童焦虑症及其他情绪障碍。•多动综合症:•品行障碍:指明显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损害别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特殊功能发育障碍:言语、学习技能、运动技能等发育迟缓。•其它行为障碍:主要包括排泄障碍、口吃等。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出现率•由于国内外对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评价标准不很相同,所以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究竟占多大的比例?也是一个不大确定的问题。根据美国教育部2003年统计,美国3---5岁段为0.05%,6---17岁段为0.93%,最低地为0.13%,最高地为2.71%.•在我国,据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89年对北京2432名小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情绪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为13.16%,其中家庭情绪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为6.95%,学校情绪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为8.34%,男生与女生情绪行为障碍的发生比率为4.9:1。由此可见,对这一部分儿童的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四、情绪与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基因会影响到儿童的生理特征。只是在近期以来,人们才弄清楚,基因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特征。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人的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染色体的变异可能引起严重的行为问题。有两种类型的情绪行为障碍与基因很牢固地联系在一起: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虽然基因所传递的准确的生物特征现在仍然未知,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大脑神经化学因素的失衡造成的。四、情绪与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一)基因遗传研究发现,父或母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病的风险率高达40%-68%,而一般人低于10%。关于双生子的研究也证实遗传基因的影响。研究表明,有婴儿自闭症、多动与行为越轨等障碍的男性人数为女性的4-8倍,而在青春期以后出现诸如压抑,社交恐惧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女性为男性的2-3倍,这种差异可能与性连锁遗传有关。四、情绪与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二)脑损伤1.感染性疾病2.化学性毒物3.物理损伤4.营养问题四、情绪与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三)生化失衡生化失衡指人体内出现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或矿物质不足或过量而导致的儿童情绪反应异常。(四)内分泌障碍或其他严重生理疾病如甲状腺分泌异常。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脑炎、低血糖等都会引起情绪障碍。另外一些心因性疾病也会引起情绪与行为异常。四、情绪与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五)母亲妊娠期严重的精神创伤。如过强的精神刺激,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六)儿童的气质类型一般认为,婴儿从出生时起,可分为3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易相处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四、情绪与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七)家庭因素1.家庭的自然结构2.家庭的人际关系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八)学校因素1.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2.学校的人际关系(九)社会因素包括影视、报刊、网络等。五、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一)智能特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争议。有人认为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智商属轻度智障,也有专家认为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智力应是接近甚至超过正常范围。重度障碍儿童智商比较难测量。有时依靠估计难以评价他们智商的真实水平。五、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二)学业表现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一般学业也相对较差。他们无法发挥正常的学习潜能,无法达到根据其智龄预计的学习水平。(三)行为表现1.外化性行为:如攻击和违规行为。2.退缩性行为:表现为不成熟和孤僻,极端表现是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五、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四)重度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1.缺乏日常生活技能2.感觉异常3.认知上的缺陷4.语言发展滞后5.行为刻板6.自伤与攻击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一)攻击行为指对他人施加暴力的行为,如踢打、抓咬、推拉、抢夺、破坏、扔东西等。1.行为特征2.病因解释(1)本能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生理机能论:包括染色体异常;脑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精神病态。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3)挫折-攻击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多拉德。该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反应。攻击是一种精神宣泄。(4)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习得的,是经学习历程而改变的一种行为。具体途径是强化和模仿。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二)焦虑焦虑是指心理预料可能会遇到问题或危险时而产生的悲伤、忧虑、紧张、不安等感觉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目前临床上通常将焦虑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两种类型。1.领域临床症状知觉整个环境被知觉为威胁性的,儿童过度警惕,搜索环境中对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认知许多不重要的日常事件被儿童认为是灾难性的情感儿童长期体验到高水平的焦虑,“自由飘荡的焦虑”植物神经系统长期高度唤醒的睡眠障碍行为随着焦虑的加强,社会活动受到限制人际适应同伴关系恶化,学校表现恶化广泛性焦虑障碍领域临床症状知觉惊恐反复发作,被知觉为威胁性的;注意指向自我内部,而且良性躯体化感觉被错误解释为威胁性的认知儿童认为惊恐发作会导致受重伤或死亡情感在惊恐发作期间体验到强烈恐惧,而且在惊恐发作之间,体验到对复发的中等水平恐惧植物神经系统适中的高度唤醒的睡眠障碍,伴有极度唤醒阶段行为儿童因恐怕离家时惊恐发作而逃避公共场合,这是次级广场恐怖症人际适应如果惊恐发作发展成惊恐性攻击,可能导致社交隔离惊恐障碍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1.症状表现(1)生理状态异常(2)运动性不安(3)紧张与过分警惕(4)异常的人格特质与不良的社会适应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2.病因解释(1)遗传因素(2)生化因素(3)心理因素(4)家庭因素(5)学校因素(6)社会因素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三)多动多动是指儿童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注意广度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1.症状表现(1)注意集中困难(2)活动过度(3)自控力差(4)学习困难(5)动作协调困难ADHD的临床症状总结领域症状认知·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不成熟的内部言语·较低的自我评价·缺乏良知·学习困难和学习成绩不良情感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兴奋性较低的挫折耐受力情绪低落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2.病因解释(1)遗传因素(2)轻微脑功能失调(3)神经递质及有关酶的研究(4)铅中毒和食品添加剂(5)环境因素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四)品行障碍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障碍,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1.症状表现:(CCMD-3)(1)明显的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2)社会性紊乱(3)严重的违法行为六、几种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障碍2.病因解释(1)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七、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习环境(一)融合的普通班级(二)资源教室与特殊班(三)工读学校七、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二、教学策略(一)药物治疗(二)心理治疗七、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1.精神分析疗法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梦的分析、防御机制的分析以及移情的分析来理解病人内心的冲突,借助解释这种方式帮助病人领悟他内心潜意识的冲突,从而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一旦潜意识的内心冲突被意识,由此导致的症状就有可能被控制或消失。七、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2.行为治疗(1)强化法——强化法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法。正强化是指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时,就采取奖励的办法,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来抑制不良行为,从而建立良好行为。通过使某行为与摆脱厌恶刺激相结合,同样能使该行为增多,暂时隔离法就是一种负强化法。七、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2)惩罚法是对儿童某项不合适的行为,附加一个令他厌恶的刺激,或减弱、消除其正在享用的增强物,从而减少该行为的发生频率。惩罚的范围甚广,如治疗者的摇头反对、批评谴责、终止增强物、暂时隔离及矫枉过正等,均是试图在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后,让其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从而消除此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此法适用于多种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如攻击性行为、违纪、脾气爆发、伤人、自伤等。七、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3)代币制又称标记奖酬法。是一种在内部流通的类化的职业增强物,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