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核心专业飞机维修(专业代码520516)所属专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代码520000)申报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湖南省教育厅制二○一四年五月2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构建航空制造、维修、服务与管理专业群,顺应了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航空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明确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产业化平台;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以国际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为补充的航空集群网络。同时,空军主战装备向第三代、四代转型,以J-10、翼龙无人战略侦察机等为代表的主战机型大量列装部队,航空产业集群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其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就业渠道。因此,构建航空制造、维修、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是顺应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与客观要求。2.构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是服务与引领航空维修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航空装备的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复合程度大幅提升;先进显示技术与航空复合材料的广泛运用;联调联试技术、基于状态维修技术以及数字化维修技术的逐步推广,一条集飞机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无人机装调与维护、航空复合材料加工与维修以及航空结构无损探伤检测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产业链日趋完整与清晰,构建涵盖航空维修产业链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是服务与引领航空维修3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构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深层次对接产业办专业是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必由之路随航空产业链条越来越清晰,职业岗位分工越来越明细,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紧密对接航空维修产业办专业,形成专业特色与办学特色,是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与引领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二)建设基础按照“对接产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学院坚持走航空特色发展之路,立足空军航空修理,紧盯军队机务士官培养,渗透中航工业航空维修,拓展民用与通用航空维修,面向航空维修、航空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打造航空特色品牌,形成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群。1.以飞机维修专业为龙头,品牌效应初显飞机维修作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牵头专业,是我院品牌和特色专业,“十二五”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和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飞机维修实习实训基地已建设成为湖南省职业院校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全军装备修理系统飞机维修实训基地、全军航空修理技术实训基地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认定的“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合格培训机构”。2.对接航空产业,服务面向准确4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包含飞机维修、检测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等5个专业12个方向,在校生2260人。专业群对接飞机结构修理、飞机附件修理、飞机装配与调试、航空发动机主体修理、航空发动机附件修理、航空发动机装配与调试、民用航空发动机修理、无人机装配与制造、通用航空器维修、航空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以及航空部件无损探伤检测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主要岗位(群),为航空维修产业培养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类技术技能人才。3.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搭建校企合作战略平台为促进我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入航空产业链,2013年10月,学院联合航空企业、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57家单位,牵头成立了“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实行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科研成果共享,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空军5701”、“海军4724”、“哈飞”、“深航”等校企合作模式,搭建了专业群深度融入产业的校企合作战略平台。4.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吻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与深圳航空公司、空军机务部队、空军5701工厂、空军5702工厂、贵航、哈飞等合作企业分别开设了“民航维修”、“直招士官”、“直升机维修”、“发动机维修”、“无人机装配”和“铆装钳5工”等订单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合作组织实施教学,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初步呈现了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人才培养格局。5.推行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管理,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车间(室)总面积为25000平方米,飞机展示坪面积9000平方米。现有各型飞机、直升机共32架、航空发动机38台。同时还与通联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了捷联航空维修有限公司,建设了“校中厂”。目前已建成基本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紧固件拆装与保险等7个专业共享型通用技能实训室和装配钳工、飞机结构修理和发动机附件修理等11个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室,各实训室设施设备齐全,实训载体为真实载体。学院全面深入推行6S管理,实践教学现场施行星级评价管理。学院与中航工业企业、空军航空修理工厂等共建了26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搭建了优质的平台。6.校企深度融合,锻造“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教学团队按照“专任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理念以及学校与企业“双岗交替、互兼互聘、双向培养”的运作模式,培养了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现有专业教师62人,教授(研高工)8人,副教授(高工)24人。专业教师按照5年1轮回下厂实践锻炼半年或一年,打造双师素质队伍。遴选并建立了50名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23.6%。67.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近几年开发并出版了10多本空军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与军队机务培训教材,引入了CCAR-66部标准的民用航空器维修系列教材,建设了《飞机机体修理技术》等5门精品课程。开发了飞机钣金与铆接等实训技能动画教学片,参与开发了某型飞机维修训练模拟器,添置了民航主要机型维修手册及文件(AMM、IPC、SWPM、WDM等)和考核题库、飞机常见故障分析等技术资料,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教室”平台,初步搭建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网络教学平台。(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校企合作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2)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3)专业群教学团队的国际视野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基本思路以飞机维修省示范性特色专业为引领,以专业群共享平台为重点,构建群内共享的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推动“四类五库”教学资源库建设;全面推行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管理,校企共建专业群实训教学条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校企融合,锻造“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群教学团队;以空军航空数字化维7修技术中心建设为牵引,提升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探索专业群发展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协同发展。(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对接航空产业,优化专业设置,形成覆盖飞机故检、组装调试、维修(护)岗位群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深化校企融合,推进“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建设3门专业共享的专业基础优质核心课程和18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实施校企双专业群带头人制,培养专业群带头人1名,聘请5名来自行业企业的知名专家作为专业群内专业带头人,培养群内共享的专业基础课骨干教师10名、专业骨干教师11名,每年聘请26人企业兼职教师,打造一支“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复合材料实训中心和无损检测实训中心,新建通用航空器维护实训室等4个专业实训室,改扩建飞机附件修理等6个实训室,全面推行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管理;新建7个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1门优质核心课程数字资源,完善开放共享型“四类五库”专业数字资源库;创新专业群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统筹发展机制,深度合作企业达9家;共建航空装备数字化维修技术研发中心及培训中心,每年开展社会培训3000人次。通过项目建设,把我院建成空军航空数字化维修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企业8员工技术培训基地。具体目标:1.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撤销与航空产业无关的专业18个,调整、整合与航空产业对接不紧密的专业2个,新增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6个。到2016年,学院专业调整到位后,常年招生专业为21个,形成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群。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优化“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探索国际培训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专业基础模块教学面向岗位群,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用技术和基本技能。专业模块面向从业岗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做为核心,实现“教、学、做”合一。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建成航空工程材料等3门专业共享的优质核心课程,群内各专业建成飞机钣金技术等18门体现本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包括职业信息库、专业建设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的教学、培训、自主学习服务于一体的“四类五库”群内共享型资源库。资源库覆盖专业群21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全套数字化教学资料。探索建设空间课程、微课程和职业教育MOOC(慕9课),实现非涉密数字化教学资源社会共享。加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保障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开放性,确保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总课时的50%以上。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按照群内共享原则,军、行、校、企共建航空装备数字化维修技术中心、复合材料实训中心和无损检测实训中心,新建通用航空器维护实训室等4个实训室,改扩建飞机附件修理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建成7个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完善实训教学现场的管理,全面推行实训教学现场星级评价管理。4.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专业群带头人1名,相关专业带头人5名,培养群内基础课骨干教师10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11名,60%以上专任教师获硕士及以上学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至少承担2项省级教研教改课题,获得1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每年聘请26人左右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群内共享、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5.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建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规划、指导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的发展;完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10理办法》等协同创新管理制度,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优化专业群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办法》、《企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与麦可思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教学管理制度;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指导协调专业群校企合作各项工作,负责专业群校企合作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对外联络,每年召开一次校企合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学院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建立专业群统筹发展机制,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协同发展;发挥核心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确保专业群人才培养能够适应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建设期内,专业群深度合作企业达9家,所有核心课程全部实现校企共建,依托航空数字化维修技术中心和航空数字化维修培训中心和无损检测中心,每年开展社会培训不少于30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