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制定一、制定劳动法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要求制定劳动法党的十四大确定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需要对原有的经济机制进行变革。对劳动关系而言,也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各种生产要素都能自由流动,要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这就要求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务市场和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实现劳动部门的职能转换。这就是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换。2.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变化要求制定劳动法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信用经济,由此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为契约化、多元化、复杂化。由此劳动法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①多元的劳动关系,需要统一的劳动法来调整。②劳动关系从过去的政府行为转为企业行为后,需要法律来规范。二、劳动法的制定过程1.1956年,建国后第一次起草劳动法早在1956年,在党中央加强法制的要求下,与有关单位在起草民法、刑法的同时,劳动部曾起草了《劳动法》,但后来夭折。2.1978年后,第二次起草劳动法文革后,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国家劳动总局又开始组织力量起草《劳动法》,并于1983年7月经国务院常委会审议通过《劳动法》(草案),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但由于诸多问题很难统一,并未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又一次搁浅。3.1991年,第三次起草劳动法到90年代初,劳动部第三次组织劳动法的制定,1991年1月报送国务院。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不甚明确,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很难确定,并未提交国务院常委会审议。4.1993年第四次进行劳动法的制定1993年初,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由劳动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局和全国总工会,共同组成《劳动法》起草小组。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在对建国后45年劳动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对15年来劳动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原则,国际贯例以及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广泛征询地方、部门、工会和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意见的基础上;在广大法学界、劳动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研讨、论证的基础上,三个部门通力合作,终于使劳动法草案逐步完善,于1994年1月7日经国务院常委会会议审议,顺利通过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1994年6月底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上正式审议,以121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的绝对优势获得通过。三、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1.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对劳动问题及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必须由具体的法律给予保障,才能使宪法确定的原则得以贯彻实施。宪法为劳动法指明了原则,劳动立法必须依此为依据,并丝毫不得偏离。宪法对劳动立法所确定的原则有:(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与义务;(2)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3)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4)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工作;(6)公民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7)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国家和社会保障;(8)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9)公民须遵守劳动纪律;(10)公民有结社、批评、选举、罢免管理人员、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11)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保护妇女、儿童等。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②劳动法在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同时也应注意把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调动管理者、用人单位的积极性。3.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①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多元化,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统一的市场,劳动关系应当统一规范,这样才有利于公平竞争。②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应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只有制定出能为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之间所接受的共同准则和劳动标准,才能促进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4.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中国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发展。②中国应当在国际劳动立法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③劳动立法一方面注意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西方,又要注意同国际贯例接轨,吸收一些国外的有益的作法。四.劳动立法应当克服的缺陷1.赋予地方过大的权力,造成劳动法适应中的省级冲突2.对集体合同制度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3.对企业经济裁员标准过于苛刻4.劳动合同终止情况下的经济补偿规定不合理,特别是对于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下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没有规定,造成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普遍5.劳动争议处理环节过多劳动法设计的仲裁,诉讼程序对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是累讼6.涉外劳动关系存在法律空白7.没对企业兼并收购过程中的劳动关系变化给于规定8.对于劳动仲裁和监查制度安排涉及9.没有考虑劳动者的差别性从世界劳动立法历史看,劳动法一般侧重保护产业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不是劳动法的保护重点10.没有考虑行业的特点和中小企业的特殊性此外,劳动法的适应上也应顺应时代的需求继续扩大.第二节劳动法的实施•一、劳动法的基本特征•劳动法作为宪法统帅下的一个部门法律,与其他部门法律相比具有自己不同的特征。•1.公法与私法的统一•一般意义上讲,公法是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而私法则是指涉及私人(公民和法人)利益的法律。诸如行政法属公法类,而民法则属私法类。而劳动法则既涉及到公法范畴,又涉及到私法范畴,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呈现出私法公法化。•我国虽不以公法、私法来进行法律的归类划分,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法基本上是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公法,即表现为劳动行政法。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用工权、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又使劳动法不再是纯粹的公法关系,而兼有私法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我国劳动法是一个公法私法化的法律部门。2.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从立法目的来说,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法。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一种弱者的地位,用人单位相对来讲处于优势地位。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选择权一定程度上讲要比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选择小或弱些。但是在劳动法向劳动者倾斜的情况下,为了协调劳动法律关系各方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对用人单位也赋予了法律的权利。因此,劳动法除了表现为保护法的一面外,还表现为将劳动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显示出劳动管理法的一面。保护法与管理法的统一,也是劳动法的特征,这与诸如《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是不一样的。3.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统一劳动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法律要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可能偏重于哪一方。因此,劳动法的协调方法和标准化方法作为基本的调整方法,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趋于平衡、一致。劳动法的协调性,主要确定劳动关系的合同性,企业管理的民主性,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及时性等,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不致影响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行。劳动法的标准化性,主要是劳动法中规定一系列劳动标准,诸如工资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等,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对劳动关系进行协调,同时也为用人单位履行义务提供依据和标准。4.劳动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在法律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劳动法则不然,它并非单纯的实体法或是程序法。这是因为劳动法的调整的对象是一个由劳动领域中多种社会关系所构成的、以劳动关系为主的系统,其中,为实现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有许多是属于程序性关系。如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仲裁,就包含了处理的程序内容。因此,劳动法往往实体法规范(即权利和义务)和程序法规范(即实现权利的程序)兼而有之。二、劳动法的特点《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和规范劳动行为的基本法律,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的市场取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基本法律。1.劳动法总结了建国45年来劳动工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15年来劳动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吸收了建国以来劳动立法的经验)。①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明确赋予了劳动者择业自主权和企业用人自主权;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定了集体合同制度;③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第一次明确了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④赋予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权力;⑤确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⑥明确了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⑦充分肯定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明确了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的改革方向。此外,在劳动就业、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也吸收了改革的成果和经验。2.劳动法致力于建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①劳动法总体上向劳动者倾斜。②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③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调解、仲裁、诉讼)。3.劳动法是一部法典式的基本法律,内容全面系统①在适用范围上涵盖面很宽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均适用《劳动法》。②打破按所有制立法的做法,使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用人单位都处于同一起跑线。③在内容上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中市场主体行为、市场运行规则、市场运行秩序及国家宏观调控劳动力市场的行为等基本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4.劳动法粗细有别,具有宏观指导性和现实可操作性①倡导性写法。②操作性。所谓明显的市场取向,就是指劳动法把劳动力市场改革成果变成立法条文,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和职工不同身份的界限,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共同原则。开始与国际接轨,所谓时代特征,就是国情、现状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特征。三、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劳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最根本的立法目的。①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说过,如果一种生产方式持续一个时期,那么,它就会作为习惯和传统固定下来,最后被作为文明法律加以神圣化。由此可见,法本身是人的意志的体现,是人的需要的产物。劳动是人的劳动,是人的生活需要之本,是生产方式建立的核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的源泉。劳动者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体,劳动者的权利是国家和社会权益的集中体现,没有劳动者权益,也就没有国家和社会的权益。因此,劳动法的最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在劳动领域保护劳动者的权益。②利益需要是劳动者从事劳动的内在动因和动力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题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这个个人首先要吃、喝、住,要有自己的物质利益,这是人的客观需要。人的物质利益需要是驱使人们从事创造性劳动活动的最终动因,也是永恒的动因。实践证明,当人们的这种利益需要得到满足并受到保护时,人们便越有劳动兴趣和热情,越有劳动的创造性,进而不断创造出更高级的物质生活。从这一点看,追求不断满足的物质利益需要又是人们劳动的动力。《劳动法》正是以法律手段来满足、支持和保护劳动者能够不断地满足这些物质利益的需要,从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物质利益的不断丰富。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法》是工人为了保护生存权而斗争的产物,因此,劳动法从一开始就是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2.调整劳动关系社会化大生产不能由单个的劳动者进行,必须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