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网络反腐的几点思考摘要:腐败号称全球流行的“瘟疫”,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面对当前我国反腐败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网络反腐给我国反腐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6.49亿,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直播间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反腐败模式,为突破我国当下的反腐败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网络反腐现状,总结网络反腐特点,分析网络反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促进网络反腐良性发展方面的有效对策。网络反腐的研究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做出新贡献。关键词:网络反腐,问题,对策腐败堪称举世流行的“瘟疫”,严重威胁着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侵蚀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对一个国家的危害不言而喻。自古以来,全世界各国从未停止过对腐败模式进行有效治理的探索。在飞速发达的网络时代,网络反腐已成为反腐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网络反腐?我们将网络反腐界定为:以互联网络为媒介,利用电子政务和网络投诉监督为平台,通过论坛发帖、微博爆料、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为手段,将官员的贪腐行为以文字、图像、影音资料等方式诉诸于网络,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推进相关反腐职能部门介入调查,从而达到遏制腐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一、我国网络反腐现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飞速普及迅猛发展。各地纪律检查监察机构的网络平台也相继建立。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网络举报平台起,网络反腐便向反腐“正规军”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为网络反腐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同年,中央纪委、监察部首次公布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标志着网上举报正式纳入了官方权威反腐渠道。2007年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开通,为网络反腐功能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12月29日,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首次肯定网络监督的作用,进一步确立了网络反腐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上这些举措给为反腐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要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则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支持。网络反腐的出现正倒逼我国反腐制度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健全反腐法律制度体系,推行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才能确保实现人民对权力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腐败。二、网络反腐的特点1、快捷性、高效性。网络这一高效、便捷的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有速度快,覆盖广的强大优势。网络反腐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举报线索、反腐信息在世界各地的快捷高效传播,简化了举报程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人为干扰,节省了上传下达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反腐的工作效率。如2012年11月发生的原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案件,从信息首发到被免职调查仅仅用了63个小时,可谓是反腐工作中最快被查处的官员之一。2、公开性、透明性。网络的存在可以使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的推进情况在短时间内有效传达,实现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实现民众监督的常态化,利于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腐败分子无机可乘。网络反腐的公开与透明有助于让群众看到政府在反腐工作上的努力与进步,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形象。3、直观性、形象性。文字、照片、音频、影像视频这些展现形式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可以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为反腐工作提供直接证据,把这些证据用互联网来呈现,可以极大的引发社会关注,对腐败分子的犯罪过程反映的也最直接,最真实,这些都将极大的推动反腐工作的开展。4、多样性、安全性。舆论监督的方式有很多,网络反腐这一新兴的舆论监督模式,让网民可以通过批评、控告、检举、揭发、发表文论等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举报,这些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举报者身份暴露的危险,有效的保证了举报人的人身安全。5、参与性、交互性。网络反腐有效的调动起全民参与反腐的热情,一改过去中国百姓习惯于“各扫门前雪”的反腐现象,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社交网站的等社会化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话语平台,提供了一个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便捷途径。而网络媒体以其强大的信息传递路径的交互性,使得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在网络节点间将信息向任何方向传递出去。我国网民规模庞大、数量较多,一方面有利于知情网民进行相关信息的补充,增加信息的完整性,提高案件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反腐的关注度高,参与面广,对问题官员起到一定的震摄作用。近年来,网络也已经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网络反腐已然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枚重要利器。三、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1、“人肉搜索”引发网络舆论暴力在网络反腐中,“人肉搜索”是惯用的贪腐证据搜索引擎,应该是良性的辅助查案手段。然而,在近几年发生的“人肉搜索”实际操作中,一味追求“刨根问底”,却没有坚守道德底线,尤其是关于官员的作风问题、执政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由于类似问题或牵涉民众的切身利益,或满足民众的窥私欲,因此极易引发群情激愤,形成网络舆论暴力。近几年发生的“铜须门”、“虐猫女”、“死亡博客”、“史上最毒后妈”等案件便是“人肉搜索”使用不当所导致的网络暴力惨案,结果发人深省。2、“网络反腐”可能流于形式权力运作的不透明和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往往是产生腐败的两大原因,而这两大原因也很有可能致使网络权力存在自由裁量权,导致网络反腐有可能被权力主体所控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不管是手机短信还是高科技网络,都在一定的监控范围内,不是绝对的虚拟和安全,公安部门完全可以采取刑侦手段查获举报者“实名”并对其进行追踪和监控甚至抓获。在这种网络反腐的背景下,只要被举报者有能力调动公安机关,便能控制举报者,钳制网络,甚至可以设下“陷井”让网络举报者自投罗网。这样一来,举报者反成了作茧自缚,导致“网络反腐”的手段只能流于形式。3、强化娱乐色彩为只为博人眼球。在对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进行过分的渲染,尤其是一些社会话题比较敏感的事件进行过分炒作,只强调其娱乐性而忽略其警示性,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如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原局长谢志强的微博开房,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韩峰的性爱日记,重庆市富北碚区原区委书雷政富不雅视频等,虽让官员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4、案件举报不当给政府工作增加负担。一是举报失实造成政府疲于应付。网络上的反腐败举报,有的是出于公心,可以查证核实,而有的则可能出于泄愤,危害社会。在近几年的网络反腐举报中,就有个别网民打着“网络反腐”的旗号,窥探他人隐私,实施打击报复。轰动一时的“房婶”案件便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二是部分反腐案件因网络发帖导致案情泄露,打草惊蛇。由于网络举报的公开、透明,相关信息一但让被举报人知晓,便会为其所用,引发销毁证据、密谋串供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导致很多事情查不实也无法查实,给案件查办增加了难度。四、我国网络反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配套制度不健全目前,“人肉搜索”[1]所带来的网络暴力时有发生,个别案件甚至演变成为大规模群体性治安事件,少数网民因反腐心切举报失实而出现诬告、诽谤、侵犯隐私等不良行为引发诉讼。一些官员因对网络反腐认识的提高,将自己深深的隐藏在了低调严实的面具后,以此躲避群众的监督,给案件侦办带来困难。更有甚者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推出几个替罪羊以保全其他涉及人员,导致更深的腐败行径受到屏蔽。这些问题都说明与网络反腐相关的法律规范亟待健全。2、运作环境不透明网络反腐虽然赋予了公众自由话语权,但其运行机制仍免不了在一定程度上被监督与控制。腐败的发生多源自于权利缺乏约束,而正是这种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使得网络举报与监督都有可能被权力主体所操控,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一些举报人被“实名”追踪,另一方面,被举报者借助其关系及网络技术完全可以屏蔽其举报信息,发现举报者,并对证据进行销毁,使其在中途遏制。这样一来,“网络反腐”的效力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3、与制度化建设的有效衔接不紧密当前,国内外对网络反腐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网络监督的主体合法性尚不明确,网络反腐面临着法律规范上的诸多缺失,监督手段的缺乏,监督权力的限制,致使网络监督存在一定的局部性和片面性,严重制约着网络反腐效能的良好发挥。此外,网络反腐事件的受理、查处、反馈,缺乏明确的程序规范和期限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反腐效能的发挥。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网络反腐相关制度,为网络反腐寻找制度化出口,使其早日实现与制度化建设的有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四、促进我国网络反腐良性发展的有效对策1、推进网络反腐机制建设。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反腐制度建设,健全网络反腐受理机制,为网络反腐提供制度化“出口”;尽快对网络立法,对网络反腐涉及的一些行为和环节进行规范,让网络反腐更加有序、有效地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使其进一步得到法律的保障;要进一步提高网络举报的便捷性、实效性、安全性,充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把网络监督作为有效法律成果固定下来;增设专门的贪污调查网络专线,提供更多的网络举报直通车,让纪检和公检法部门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查办举报信息,处理相关案件,限期公布处理结果,让每一个举报案件都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让每一位举报人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2、组建专业网络反腐队伍。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打造出一支素质好、能力强、负责任、有干劲的专业人才队伍,专注网络反腐,对网络舆情多分析、多关注,提高掌握网络舆情信息的研判和处置能力,及时澄清歪曲事实的网络舆情,及时纠正和引导歪曲党和政府的错误言论,及时归纳网络反腐典型案件,为网络反腐提供人才保障。对于网络曝出的官员贪腐、违法乱纪、滥用职权等案件,要迅速介入调查,及时有效跟进,一经核实限期结案严惩不贷。对于在网民中反响强烈的舆论热点案件,应突出处理、迅速结案,并坚决做到及时公布进展,公开惩处结果,以得到网民的支持与信赖,为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提供保障。3、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网站“把关人”要通过技术手段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甄别舆论真伪,加强理性舆论引导,过滤和屏蔽非理性舆论。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努力实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针对实际出现的新问题,让舆论监控系统更加完善,将违反法律的不良言论和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的相关信息即时过滤或屏蔽。尽可能的研发出一套兼具对舆情热点快速识别、定向追踪、及时分析、定期统计功能的网络监控系统,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舆情动向,合理出台相应决策提供信息依据。4、健全网络反腐问责机制。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网上举报的腐败问题要做到“早发现、快调查、准定性、依法办、通报全”,实现闻腐而动,跟腐而进。对那些因网络舆情工作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不作为而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人要一经查处严肃问责,确保网上反映每一件案情都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要引导网民做道德网民、知性网民、守法网民、对那些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诬陷他人,打击报复,中伤他人的不良行为,要依据其情节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程度,进行相应的惩处和制裁。对于网络反腐,我们仍需理性对待,既要态度积极,更要精心组织;既要充分利用,也不能顾此失彼。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督渠道、参与民主政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具有积极意义。网络反腐在我国政治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预测和分析网络反腐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采取多样化系统化的应对措施,助推新时期网络反腐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0-imRk5PT0rwsDk7OQgEzBWe84SjES30D1uBtrS8QAy98mWSid5aSE3dL5zDobQRJiKpAf90jgHpry3dZN8z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