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情节以《清兵卫与葫芦》为例故事•小说的精彩有两种:一种依赖故事(《水浒传》《西游记》《九三年》),一种依赖思想(《墙上的斑点》《素芭》)。•故事:有情节、有头有尾的事情。传统小说,一般都比较注重故事,而现代主义小说常常故意不注重故事转而写内心。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是小说中小于故事而大于事件的“小说单位”。在传统的小说中,往往有一个核心情节,把这个核心情节作为小说的主线。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也死了。情节的作用•1.表现人物性格特征。•2.表达小说的主题。•3.增强故事性,吸引读者兴趣。细节服务情节•细节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可以为表达主旨服务;也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它常以伏笔的方式出现在不显眼的地方,后文与之照应。例如:•《炮兽》中写到“船上满载着这种伪钞”,表面一看,只是闲笔,顺提一下英国人的卑鄙,实际上正因为这些伪钞,才有后文将军用它终止了灾难。•这与影视作品里很相像,比如,匆忙中掉出一张纸,死者手里一颗钮扣……情节运行方式(一)•一、基本模式(传统模式)•发生—发展—高潮(高潮2……)—结局。如同一条抛物线,高潮为顶点,结局在下滑的一刻戛然而止。•2.情节摇摆“摇摆”的定义小说如果仅仅只有四个基本情节是令人窒息的,因为只有“张”而没有“弛”;而且故事也太单调。小说在发展情节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运行方式(二)所以,小说常常通过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其他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的摇摆(插入)来改变节奏,使情节迂回曲折,人物形象丰满,主题深刻等等。如《鸿门宴》中张良的行动。•《炮兽》中将军处决队长之前奖励他。•《素芭》在“出生—交友—出嫁”这个基本情节主线中插入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突转•突转是指情节(经常是结尾)的出乎意料,它可以加强故事性,让人有美的享受。但是这种出乎意料又要在情理之中。欧·亨利的小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再如《悲惨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法庭上,一个叫商马第的流浪汉被当作“久经通缉”的冉阿让进行审判,而真的冉阿让,也就是市长马德兰先生就站在一边,看着这场审判,感受着它的荒谬和悲惨,他最后挺身而出,投案自首。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作者介绍二、小说开头这样写到:“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热衷着绘画……”请思考:2、小说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开头?有什么作用?1、“这件事”指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思考探究结构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开端清兵卫痴迷葫芦发展清兵卫买到一个好葫芦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葫芦被卖出高价结局清兵卫改变爱好教员没收、训斥、家访不舒服、不会有出息客人不认同不理解清兵卫痴迷、喜爱、买断了关系、新寄托父亲不高兴呵斥、揍、砸品读课文: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课文第二至第六段集中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尤其是课文写清兵卫竟然把老头子的秃顶看成是葫芦的细节尤为生动传神,如果不是痴迷到一定程度,绝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开端部分出现了哪些矛盾?清兵卫的爱好与别人的不理解:清兵卫的爱好与父亲的不支持之间的矛盾(后文的“教员”其实也是“父亲”的一个意义共同体);清兵卫独到的眼光与世俗常人的眼光之间的矛盾。这两层矛盾在后文如何体现?第一层矛盾最终爆发,清兵卫的爱好被生生扼杀,达到情节的一个高潮;而后又是一个小高潮,清兵卫慧眼发掘的葫芦,被卖到六百块的高价。从第一层矛盾来看,是清兵卫被压倒了,然而从第二层矛盾来看,清兵卫却是胜利者。1、当清兵卫上修身课玩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这一事件发生以后,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2、教员到清兵卫家家访,清兵卫父亲恰巧不在家,更大的惩罚未能紧接着降临。3、清兵卫担心教员发现家里柱子上挂着的许多收拾好的葫芦,而教员却没有注意到,让清兵卫再次透了一口气。4、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听闻教员来访的原因,不仅把清兵卫责打一顿,而且注意到那些葫芦,并非常粗暴地“一个一个砸碎”。摇摆在高潮部分,情节的发展是否经历了摇摆的过程?(1)清兵卫个性独特,对葫芦并不盲目痴爱,确实有一定的研究,他有非凡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清兵卫对葫芦热爱有加,他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意;“0.1元=50元=600元”,这些都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的哪些内容构成对比?探讨交流:①.父亲呵斥他:“什么话,你懂什么,也来多嘴!”②.他买这个葫芦只花了一毛钱。③.教员把葫芦当着脏东西让老年校役扔掉。校役把葫芦卖了50元,商人又卖了600元。小结:对比作用:说明清兵卫对葫芦确实有非凡的鉴赏力,嘲讽了大人的愚蠢保守。(2)“0.1元=50元=600元”的结果与前文的这些内容构成对比: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清兵卫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8分)主题:本文通过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老师和家长扼杀的故事,(1分)表现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粗暴扼杀,(2分)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同时呼吁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个性健康发展(1分)。思考题一:清兵卫:爸爸教员客人同情批评粗暴扼杀少年个性作者对清兵卫和大人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呼吁人们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小说主题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每天从学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这大概是一种天才的苦闷。除此主题之外,小说有没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启示:①从小说中教员与父母角度看,老师家长应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能以权威压制孩子的发展(2分)。小说中清兵卫对葫芦富有天赋般的痴迷,却没有得到教员、家长的认同,相反却遭到教员的训戒和来自父亲的揍骂,扼杀了孩子的审美天性。②从孩子的角度看:对自己正当的爱好兴趣,要敢于去争取,维护,并勇敢的坚持下来。(2分)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了,令人感到悲哀!但更令人悲哀的是,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放弃爱好,并且毫无怨恨。一个曾经有着天才般独到审美力的孩子,可能会没有了甚至永远地消失了自己的创造火花。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思考题二:“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①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是叙事的焦点:清兵卫痴迷葫芦、清兵卫发现葫芦、清兵卫上课玩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始终没有离开葫芦;③“葫芦”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④深化主题,葫芦的最终归宿是对他父亲和教员的无知与粗暴进行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进一步深化主题。布置作业: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他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合理展开想象,续写这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