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遗址与甲骨文1928年秋,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调查,为了寻找有字甲骨,是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殷墟范围30平方公里,东西6公里,南北5公里。殷墟的中心是宫殿区和王陵区,宫殿区在洹河南的小屯,花园庄两个村子极其周围,王陵区在洹河北的侯家庄和武官村村北的高地上。殷墟的居住遗址主要分布在洹水的两岸。宫殿区的东北有洹河,西南有壕沟(起到防卫作用)在殷墟保护区外洹河北岸发现安阳洹北商城,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修筑年代早于商王武丁时期而晚于郑州商城。殷墟文化分为四期,甲骨学分期为五期。宫殿和宗庙: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小屯村的东北地,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有53座,由南向北排列,分为甲乙丙三组,用途又可以分为宫室、宗庙、祭坛、铸铜作坊,规模最大的为乙8基址。朝向多数面朝南。商代王室宫殿的建筑材料以土木材料为主,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宫殿样式建筑风格,因为当时没有瓦。有了选择良好居住环境的意识和宫殿居住区规划的初步理念。并且掌握了夯土、版筑、木架结构、日影定向、以水测评和茅草盖屋等技术。王陵区大墓以及及祭祀坑: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岗、武官村北地等高地上,与宗庙遗址隔河相望。包括东西两个区,发现了13座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西区有八座大墓,东区有五座大墓(均南北朝向),平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被认为是商后期的王陵所在。亚字形的大墓由墓道、墓室、椁室(柏木铺成)组成,墓地有9个坑(殉人),分为位于墓室和椁室四角和墓底中央,中央小坑位于墓主人棺下,相当于尸体腰部,称为腰坑。武官村大墓(被盗):四壁由木材构成,残存礼器还有青铜器的鼎、簋、爵、石磬、玉器等高规格文物,有45个殉人,说明墓主人为高级贵族。M260(甲字形大墓):出土后母戊鼎,为最大青铜器,代表了为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妇好墓: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的墓葬,根据青铜器铭文,认定为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商代西周时候的墓葬都没有发现封土,可能是不封不树的古俗,大墓上一般会有享堂一类的建筑。小墓大部分为祭祀坑,小部分为陪葬墓。祭祀坑可分为人坑、动物坑和器物坑。西北岗是商王祭祀先祖的公共祭祀场所,殷墟发现的甲骨文里为祭祀祖先而用人牲,与西北岗发现的祭祀坑中的人牲及其不同的处死方法相印证。苗圃北地发现了铸铜作坊,其最为重要,因为面积大,延续时间长,从殷墟一期到四期,当时所流行的礼器的陶范和陶模几乎都有,而武器工具较少,说明铸铜作坊已经有了产品的分工。殷墟发掘中发现器型比较大、纹饰华美的青铜礼器主要出土于王室成员和高级贵族的墓中,所以推测苗圃北地的铸铜作坊是属于王室控制的。商代青铜器所表现的花纹蕴含了深厚粗犷的原始力量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殷墟的青铜器前承二里岗商前期文化,下启两周青铜器在中国青铜器史上达到第一个高峰。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社会之后,继二里头文化,把中国玉器的制作推向了一个高峰(俏色玉器以产生)。族墓地的大量发现为研究殷墟时期人的族群构成、社会阶层状况、婚姻家庭情况。埋葬习俗,提供重要信息。三次重大甲骨发现:YH127坑(武丁时期埋藏甲骨的窖穴)、小屯南地甲骨(有明确地层关系,为分期断代提供重要参照)、花园庄东地的甲骨坑(花东H3,属于武丁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