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线路与设备故障的检修顺序电气线路与设备故障较常见的是具有外特真的故障与没有外特征性的隐性故障。具有外特征直观性故障。如电动机、电气明显发热、冒烟、散发焦臭味,线圈变色接触点长生火花或异常,熔断器断开,断路器跳闸等。这类故障往往是电动机的电气绕组过载,线圈绝缘下降或击穿损坏,机械阻力过大或机械卡死,短路或接地所致。没有外特征直观性故障。这种故障检修难度较大,也是主要故障,其主要问题在电气线路或设备元件本身。如电气元件调整不当、损坏,或电器元件与机械操作杆配合不当(如磨损)、松动错位,电器元件机械部分动作失灵,触点及压接线头接触不良或松脱,导线绝缘层磨破,元件参数设置不当或元件选择不当等。无论哪一种类型故障,其检修故障的思路基本相同,通常可以采用以下的顺序来查找故障元件:检修前的询问与直观检查→进行电路分析,确定故障范围→逐渐缩小故障范围1)检修前的询问与直观检查检修前的询问与直观检查是电气线路与设备故障检修的前奏,是故障分析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正确、全面,对检修工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问、闻、看、听、摸等。通过调查研究,通常可以将具有外特征直观性故障找出来,对较熟悉的电气线路与设备还可以确定故障范围。2)进行电路分析,确定故障范围对于复杂的电气线路与设备检修,应根据电气控制关系与原理图,分析确定故障的范围,查找故障点。电气线路与设备的电路总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主电路故障一般较简单、直观、易于查找,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控制电路上。通常,一个复杂的控制电路又总是由若干个基本控制单元或环节组成。它们就像积木块一样,根据电气线路与设备功能、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通过设计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完成控制任务。进行故障检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电气原理图与控制关系,确定故障可能的单元或环节,再根据主电路的连线特征,如正反转的换相连线、降压启动的星型——三角型连线、调速电阻与变频器连线,还可根据电器辅助点的连锁连线查找相应的电器与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即可确定出准确的故障点,以便找出问题所在。3)逐渐缩小故障范围经过直观检查未找到故障点时,可通电试验控制电路的动作关系逐块排查故障以查找故障点。例如,按工艺要求操作某些按钮、开关、操作杆时,线路中相应的交流接触器、继电器应按规定的动作关系工作。否则,就是与不动作的电器或动作关系有问题的电气相关联的电路有故障,或该电器本身有问题。应先检查不动电器是否有问题,如线圈损坏、触点磨损、变速手柄经常受冲击磨损等。其次再对相关联的电路进行逐项分析与检查,故障通常即可被查出。电气线路与设备常见故障检修方法照明线路漏电故障检修方法照明线路漏电有两条路径,一是相线与中性线间的绝缘受损,而产生的相线与中性线间漏电;二是相线与地线间的绝缘受损,而形成的相线与地间的漏电。检修漏电故障的方法与步骤如下:1.判断是否漏电用兆欧表摇测看绝缘电阻值的大小。或在被检查线路的总闸刀开关上接一直电流表(也可用电能表),取下所有灯泡,接通全部照明开关。若电流表指针摆动(电能表转盘转动),则说明有漏电。2.判断漏电部位判断漏电部位主要是判断相线与中性线间漏电还是又相线与大地间漏电,或者两者兼有。以接入电流表检查为例,切断中性线,观察电流的变化:若电流表指示不变,则说明相线与大地之间有漏电;若电流表指示为零,则说明相线与中性线之间有漏电;若电流表指示变小,但不为零,则说明相线与中性线、相线与大地之间均有漏电。3.确定漏电范围取下分路熔断器或拉下闸刀开关,观察电流表的指示情况:若电流表指示不变,则说明是总线漏电;若电流表指示为零,则说明是分线路漏电;若电流表指示变小但不为零,则说明是总线与分线路均有漏电。4.找出漏电点按上述介绍的方法确定漏电的分路或线段后,依次拉断该段线路各灯具的开关。当拉断某一些开关时,观察电流表的指示情况:若电流表指示为零,则说明这一分支路漏电;若电流表指示变小,则说明除这这一分支路漏电外还有其他漏电处;若所有灯具开关都拉断后电流表指示变小,则说明该段干线漏电。用上述方法依次把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较小的线段后,便可进一步检查该段线路的接头、电线穿墙处等是否漏电。找到漏电点以后,应进行处理。电力系统零线漏电故障检修方法零线漏电的主要现象是:当某处发生零线漏电时,只要大容量电气设备启动或关机,保护器均会频繁跳闸;如果用电负载相对稳定,保护器则不易跳闸或跳闸次数较少。一般情况下保护器跳闸不闭锁。当某台保护器保护范围内发生零线漏电时,可用300W及以上的用电设备,分别接各分支线最末端处开机实验。如果在某支线末端或者实验时保护器跳闸,则说明故障点就在该支线上,然后向前逐级进行检查,当查到开机时保护器不跳闸,说明故障点就在已查的前级。反之若在某支路末端处开机时保护器不跳闸,则说明故障点不在该支线上。必须注意的是:保护器保护的是三相四线制供电负载,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则无论在故障点上方还是下方进行实验时,保护器都会跳闸。此时,可任意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实验,试一出关一处闸刀,若关段某闸刀时保护器不跳闸,则说明故障点就在此处。上述检查判断的方法简单快捷,无需采取其他任何措施,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查出故障点。当查到零线的漏电故障点后,即可按照常规的方法对漏电点进行修理了,对于漏电点较为严重的电线或零件,最好重新换新的配件,这样一捞永逸,以防止漏电现象再次发生。导线接触不良故障检修方法导线在进行连接时,在接触面上会形成接触电阻。处理良好的特点,接触电阻小;若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触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不良,发生过热,加具接触面的氧化,是接触电阻更大,发热更剧烈,温度不断升高,造成恶性循环,致使接触处金属变色甚至融化,引起绝缘材料老化、燃烧,从而引起火灾。1.导线接触不良的原因低压电气线路中出现导线接触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接点松动连接点由于长期震动或冷热变化而松动,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不牢。大致有4种原因导致接点松动:接点在安装时就未连接牢固;金属具有蠕变性,导致金属蠕变的原因四季气温变化、金属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等;接点位于长期存在机械振动的环境;金属疲劳化,机械强度降低。2)接点处有污垢导线的连接处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油垢等。这些杂质并非电的良好导体,甚至有些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但却阻止了导体的良好接触,形成接触电阻。3)铜铝接触点处理不当铜铝接触点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接触电阻会很快增大。因为接点的保护绝缘层失效后,就可能会产生电腐蚀,即铜铝两种导体相接时,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湿度条件下,铜铝导体之间会发生极化现象,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可达1.69V,由于电势差的长期存在,就会在金属导体之间发生电解现象,故称为电腐蚀。另外金属接点在酸、碱等化学物质作用下产生的电化学腐蚀也会产生接触不良。4)接触点过小接触点过小主要是接触面不光滑或接触面小而形成的接触不良的故障。接触处金属导体出现的异常弯曲、变形和凹凸不平,会使接触点处相互接触面积减小,产生接触电阻。2.导线接触不良判断方法由于接触不良现象具有普遍性,且存在的接触电阻不易被来发现,对接触不良无法实现自动检测,而且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通过较大电流时,有火灾危险,故应及时排除接触不良的故障。1)试温蜡片判断法检查那些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接点时,可在该节点上涂刷一些变色漆,然后观察其是否变色,或检查预先防置的试温蜡片是否融化。如果发现变色或者试温蜡片融化,则说明还接点存在接触不良而过热;反之则说明该接点接触良好。2)观察金属导线表面法对未涂变色漆业未放置的试温蜡片且暴露的接点,应检查接点处金属表面光泽是否正常,有无氧化。如果有氧化现象则表明接点有高温和电火花现象,存在接触电阻;如果未变色则接点正常。例如,铜芯线氧化伙同时受电火花的作用后原来的金黄色变成暗紫色或黑色,铝制导线由银白色变成灰暗色等。若某一接点因接触不良而过热,其最近的导线的绝缘层就会受热变形,甚至引起燃烧。3)仪器检测法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检测,可以采用先进的红外热电枪或超声探测仪,定期对接点进行放电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因为用试温蜡片只能表明测温范围内发生了过热,而且试温蜡片融化后很难脱落。4)直接观察法运行中的接点,要求其温度不超过70℃。若超过70℃,则说明接点过热。下雨天检查接点的温度时,如雨滴立即汽化蒸发或发出“嗤嗤”声,说明接点温度较高。下雨天检查接点是否发热,易发现,效率高。对被绝缘胶带包裹的接点,应以保护层有无变色、老化现象来判断是否接触电阻过大。看暴露接点是否受潮、受污染。接触点松动具体看螺钉是否松动、缠绕是否松散。电气设备线路短路故障检修方法以图所示线路为例(这是一种保护传动试验电路),假设保护传动试验时,保护出口继电器KPO动作,但跳闸线圈Y1不动,开关不跳闸,则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所示:1.检测导通情况检查操作保险1FU、2FU良好,将其拔出,开关仍处于合闸位置。传动保护或人为保护出口继电器KPO动作。将万用表拨置欧姆档,一表笔固定某点(如01),另一表笔依次变换测试点,即依次接07、09、33、37、39端子上测量,当测量至01与某一点之间的阻值变为很大时,说明测试点之前的一个元件有问题。例如,测量01和39之间电阻为∞,说明开关辅助接点Q1未接通;如果39和02之间电阻远大于Y1标称值,说明Y1或其接线端子段线。2.检验电压降将万用表拨置直流电压档,仍使保护出口继电器KPO动作保持。红表笔接01,黑表笔接02,如指示电源电压,则1FU、2FU良好,红表笔移到07端子。若指示电源电压,证明KPO接触良好;若指示为零或很低,说明KPO接点没接通或接触不良。若KPO接触良好,可把红表笔依次移到09、33、37、39端子测量。当测量到某点与02之间电压为零或很低时,证明该点前面一元件未接通或接触不良。3.检测对地电位1)电位情况正常运行时,开关合闸,KPO未闭合,02、39、33、09、07各点均带负电,开关分闸时,Q1和KPO接点均打开,39端子带负电,33、37、09、07各点为零电位。如果出现了上述的假定故障,开关在合闸状态,保护动作元件KPO闭合,而开关又未跳闸,则07、09、37、39各点均应带正电。2)判断故障点判断故障点时,需要进行实际测量并与正电位分析比较。具体方法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进行测量,仍使KPO闭合,黑表笔接地,红表笔依次33、37、09、07、39各点。若红表笔接07时表针反偏,说明该点带负电,KPO不接通;若07带正电,则KPO接点无问题。然后可将红表笔依次向39端子方向移接,如指示为电源电压一半,表明测量点前面元件良好。如测到39端子带负电,说明辅助接点Q1未接通,因为37端子带正电;如39端子带正电,跳闸线圈Y1又不动作,则说明该线圈可能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