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做新时期优秀教师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可见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教师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是培养好学生的重要前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秘密就是教师爱学生”。我们的爱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灵丹妙药,我们的爱是开启学生自信之门的金钥匙。教师的责任心,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是教师应有的真正追求。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社会。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实现民族强大的伟大战略决策和必然的历史选择。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民族素素质和人才素质的较量,故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济要振兴,需要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队伍。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那么重要,它关系到千百个家庭幸福;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目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始终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我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爱岗敬业,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一流的学术成果,要求我们开阔眼界、志存高远、要有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积极培育优良校风,要求我们进一步弘扬校训精神,从我做起,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展示人民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今后我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鞭策自己,从实际出发,认真实行以下几点:第一,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中,我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第三,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我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说了一定行动,行动了一定有成果”,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在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蠡县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