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1875年4-5月写的一部划时代的科学著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德国工人运动中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起草的纲领的批判,该纲领在哥达城通过,故称为《哥达纲领批判》。《哥达纲领批判》通过对渗透进德国工人党纲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尖锐批判,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理,特别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一般特征的理论。一、拉萨尔机会主义以拉萨尔的理论为核心的拉萨尔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机会主义思潮,19世纪60年代初在德国产生,到70年代以后,它一直影响着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62年4月,拉萨尔发表《论当前历史时期与工人等级思想的特殊联系》的演说,提出“普鲁士王国政府的社会主义”主张,标志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的提出。1863年拉萨尔撰写了《给筹备全德工人代表大会的莱比锡中央委员会的公开答复》,把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标志拉萨尔主义的产生。1863年5月23日,拉萨尔在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当选该联合会的首任主席。他在任职期间,同俾斯麦密谈,为其内外政策进行谋划,借以乞求俾斯麦政府对工人阶级的支持。拉萨尔和马克思有过通信联系,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曾到伦敦拜会马克思。但他从来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他真正坚持和鼓吹的是一套机会主义的观点。为此,受到马克思的当面训斥。拉萨尔这套机会主义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有:1、铁的工资规律拉萨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无论上升还是下降,都遵循着铁的工资规律。即:工人的工资总要保持一个平均值,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铁的经济规律。当工人的实际工资长期超出这一平均值时,工人因生活状况改善会加速后代的繁殖,增加人口,工资又会降到平均值水平;当工人的实际工资长期低于平均值,工人因生活状况日益恶化而外流或节育,人口减少,工人的实际工资又会恢复到平均值。按照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工人的生活状况取决于工人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或是说,工人的贫困是由于工人人口增加造成的,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关。这样,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真正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雇佣劳动对工人的剥削制度就被掩盖起来了。2、依靠国家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拉萨尔认为,“国家是个人在道德整体上的统一”,国家“是通过一切人和为了一切人而存在的”,“国家的宗旨就是使人的本质能够积极地发展和不断地完善”,“就是教育和推动人类走向自由”,“就在于实现这种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类向自由的发展”。国家不仅不是阶级压迫的工具,而且是“受苦阶级的大合作社”。“‘普鲁士国家’会实行直接的社会主义干涉”。在普鲁士国家,工人获得解放最公平、最合法而又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依靠普鲁士国家帮助他们在工业和农业中广泛建立生产合作社,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获得全部的劳动所得,摆脱贫困,改善生活,这样便能从生产合作社里面产生总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组织。3、通过争取普选权来实现社会主义拉萨尔认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权才能实现”。在普鲁士国家,工人只要有了普选权就可以把自己的代表选入国会,“工人等级在德国的立法机构中拥有代表资格”,就有了“利用一切合法手段进行合法的鼓动”的条件,从而使普鲁士专制国家改变性质,变成“自由国家”,国家也就可以拿钱来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改变工人的贫困处境。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权“是改善工人阶级物质状况的唯一手段”。因此,通过宣传鼓动,组织工人建立“全德工人联合会”在工人联合会的领导下,争取“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权”是工人的政治原则和基本社会原则,是获得一切社会帮助的基本条件。4、鼓吹农民等都是反动的一帮拉萨尔歪曲《共产党宣言》的策略思想,否定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的革命性,声称“对它(工人阶级)说来,其他一切阶级只组成反动的一帮”。拉萨尔这套机会主义观点对德国工人运动的破坏性影响很大。19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工人运动一直掌握在拉萨尔主义分子手中。拉萨尔死后,其门徒哈森克莱维等人继续推行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苏黎世三人团”发表阶级投降主义的纲领。90年代,伯恩施坦提出修正主义,阻挠第一国际在德国开展工作。他们都继承了拉萨尔的衣钵。特别是,1875年3月,德国工人运动中的爱森纳赫派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急于追求形式上的团结,不听马克思的劝告,背着马克思恩格斯,拿原则做交易,与拉萨尔派协商合并,并同拉萨尔派头目哈塞尔曼起草了一个《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草案》,这是一个充满拉萨尔机会主义内容的“纲领草案”,于1875年3月7日公诸报端,后稍加修改,同年5月又在哥达城召开的两派合并大会上通过。“哥达纲领”中这一整套反科学的荒谬论点,不能不遭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严厉批判。二、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的系统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看到这个纲领草案后非常愤慨,认为“这个连文字也写的干瘪无力的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应当加以批判”。恩格斯认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为了不让这个极其糟糕的纲领损害党的原则,恩格斯先后给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各写去一信,批评纲领草案的错误,但李卜克内西并不接受批评,还表示为了实现合并,“即使再作一些让步,我都是愿意的”。本来,1875年4月初,马克思受德国党另一领导人白拉克的邀请就开始了对纲领草案进行逐条评注。李卜克内西等人的态度促使马克思尽快完成了对这个会使党堕落的纲领草案的批判。5月5日,马克思把写好的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草案的几点意见》,连同一封信寄给了白拉克,准备公开发表,但鉴于当时哥达纲领的错误观点在工人中间影响不大,甚至还误被人们做了正面的积极的理解,《哥达纲领批判》未公开发表。19世纪90年代,德国党内出现了以福尔马尔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这时马克思已经辞世,恩格斯为了给右倾机会主义以打击,并教育全党,排除种种干扰,公开发表了《哥达纲领批判》。同时,恩格斯1891年为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写的序言、马克思1875年5月5日《给威白拉克的信》、恩格斯1875年3月《给奥倍倍尔的信》,就内容来说,同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是领会《哥达纲领批判》的精神实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哥达纲领批判》分四个部分,对《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批判。第一部分是对哥达纲领总纲五个条文错误观点的批评。第二部分是对拉萨尔主义关于自由的人民国家和铁的工资规律的观点的批判。第三部分是对拉萨尔主义关于依靠普鲁士国家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幻想的批判。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拉萨尔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错误观点以及关于教育、科学、信仰和劳动等方面错误观点的批判。概括起来,《哥达纲领批判》着重从五个方面批判了渗透进《哥达纲领》的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第一,批判“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和“公平”分配的论点。《哥达纲领》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有益的”劳动离不开社会,劳动所得应“公平”地和“不折不扣地属于社会一切成员”。这些错误论点的要害在于,它回避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似乎财富不需要生产资料仅凭劳动就能够创造出来。按此推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富取决于劳动的好坏,资产阶级拥有的一切财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而不是凭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而来的。反之,工人阶级的贫困是因劳动不好所致。这种理论显然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和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根源,旨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因此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关于“公平和不折不扣地”分配,只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条件下,劳动所得首先要满足各种政府以及依赖于它的各方面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各种私有者的要求”,然后才能进行分配;在私有制消灭以后,分配也不可能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而应当从“集体的劳动所得”即“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的追加、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剩下的总产品还要扣除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然后才能进行个人分配。这怎么可能实行不折不扣的分配呢?第二,批判了“铁的工资规律”。《哥达纲领》信奉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提出德国工人党要“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指出,“铁的”这个词是从歌德的“永恒的、铁的、伟大的规律”中抄袭的。“铁的工资规律”的论据是马尔萨斯人口论。这种庸俗经济论的本质在于把资本主义特有的工资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归因于人口的自然繁殖,即“自然规律”,从而证明,“社会主义不能消除自然本身造成的贫困,而只能使它普遍化,使它同时分布在社会的整个表面上!”马克思强调说,工资并不是劳动的价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拉萨尔并不懂得什么是工资,只是跟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后面跑,把事物的表面当作是事物的本质。当剩余价值理论已在德国党内给自己开辟了道路的时候,有人竟倒退到拉萨尔教条那里去,“是多么令人不能容忍地轻率多么无耻!”第三,批判依靠国家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的理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建设一个新社会,是对路易-菲力浦时代资产阶级共和党人毕舍对付法国社会主义开列的药方的抄袭,《哥达纲领》列进这样的条文,表明它否定社会的革命转变过程,从工人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把社会主义降到了资产阶级的水平。马克思强调说,如果说工人们要想在本国的范围内创造合作生产的条件,那就要力争变革现存的生产条件,而不是依靠普鲁士专制国家的帮助。第四,批判对工人说来,“其他一切阶级只是反动的一帮”的谬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的谬论,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消亡这一论述的歪曲,混淆了阶级阵线,根本否认了农民等非无产阶级劳动者的革命性,与《共产党宣言》毫不相干。马克思重申了《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中间阶级是革命的。拉萨尔的谬论“不过是为了粉饰他同专制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这些敌人结成的反资产阶级联盟”。第五,批判“自由国家”的谬论。《哥达纲领》提出德国工人党要以建立“自由国家”为奋斗目标。马克思批判说,“这决不是已经摆脱了狭隘的臣民见识的工人的目的”。德国工人党接受“自由国家”这种资产阶级口号,表明它对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得多么肤浅。马克思指出,“自由国家”是虚幻的、矛盾的概念。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的国家,不是为了给劳动人民以自由,而是反动阶级自由地奴役和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多数人压迫少数人的工具,也不是什么“自由的”国家。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既然国家只是在斗争中、在革命中用来对敌人实行暴力镇压的一种暂时的设施,那么,说自由的人民国家,就纯粹是无稽之谈了: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国家是压迫机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不例外,因为“正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哥达纲领批判》作为系统批判拉萨尔主义错误的檄文,凸现出一些主要特点。一是口气激烈。其原因是出自马克思对德国运动的关切,同时也是为了回击巴枯宁及其无政府主义者的无端指责。他们诬称马克思恩格斯是《哥达纲领》的秘密创作者,马克思恩格斯不得不用尖锐、激烈的批判来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党性原则。二是揭露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观点基本上是对资产阶级著作家的抄袭。三是把对于拉萨尔主义错误的批判同科学共产主义原理的论述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在对拉萨尔主义错误观点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批判时,由浅入深地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原理。如在第一部分就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原理。在第四部分论述了共产主义制度下国家职能和形态的变化,论述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原理。在其他一些部分也是把对机会主义观点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阐述对应起来。四是对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