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七个着力点社区志愿者是广大志愿者本着“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自愿利用业余时间、自身所掌握的技能等资源,为居民、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多层次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保证社区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有七个着力点。一、普及志愿理念。立足于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充分挖掘、调动、发挥社区内的各种宣传资源,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宣传手段,宣传社区志愿者的行动纲领、行动口号及开展社区志愿活动的意义。积极引导社区内的各类优秀人才、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以及热心公益的各界群众参加志愿服务。二、拓宽招募渠道。志愿者队伍要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表率,以党内带动党外的原则,号召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推动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发展;要依托楼道,尝试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志愿者”,要充分吸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党员、团员、少先队员进入志愿者队伍,不断拓宽志愿者队伍的招募渠道。三、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总抓、社区管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协调会,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辖区单位、部门的人才优势和便利条件,形成志愿服务联合协调、优势互补、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四、强化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制度,明确招募主体、范围和方法,经常性地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坚持助人与育人相结合,将工作需要和志愿者自身愿望相结合,将志愿服务团队培育成为志愿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开放型、学习型平台,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对志愿者培训至少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志愿者理念的培训,使志愿者对所从事的事业产生高度的认同;二是志愿者权利义务及纪律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志愿服务的正确发展方向;三是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围绕志愿服务重点领域,设定相关的服务规范和标准,教授有关基础知识、服务技巧和礼仪,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确保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有章有法。五、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建立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志愿者登记的专业特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等进行分类;建立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系统,对相应区域的志愿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摸清需求重点和热点,跟踪需求变化的规律;对报名参加协会的志愿者和求助群,对号入座结成“一帮一”、“多助一”对子。强化有服务针对性,提高服务效率。六、健全激励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以志愿者日常服务记录、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考评依据,探索实行以志愿服务质量、组织鉴定评价、服务对象反馈为标准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定期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七、精选志愿服务项目。坚持“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确定“扶贫解困”、“引领就业”等适合社区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增加项目的实效性。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建立动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加大对项目的立项、管理、评估,有针对性地大胆选拔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时间和精力允许的志愿者承担组织管理工作,使之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者,最大程度发挥他们在社区志愿服务中“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党政部门支持,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通过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来赢得社会支持,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人力、智力、资金、活动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创造有利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条件。(作者单位:山西潞安集团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