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阅读备考一、词语1、词语的含义2、词语的作用比喻义:本体指代义(指示代词):瞻前顾后(就近原则)其他:本义+语境义衬托人物XX人物形象为下文XX作铺垫注1:词语的作用常考动词、形容词,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注2:此外,词语还有近义词的考查、关联词的考查、选词填空等生动形象+内容3、汉字书写看拼音写汉字改错别字链接一模杨浦区:21.在第⑸段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liáoliáo无几寥寥(2分)青浦区:21、第(9)段划线句中的错别字是___震___,正确的写法是__振__。(2分)浦东新区:2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追根朔源B.溘然长逝C.忧心忡忡D.彬彬有礼徐汇:21.第⑧段中的“数落”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21.(2分)责怪奉贤区:24.第⑾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动词是(A.找B.见C.逮),理由是用“逮”字体现了丹增母亲想要找到好心司机的急切心情,又与下文丹增母亲“突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相照应。(3分)宝山区:23.第(4)段中的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23.“竟然”表示出人意料,表达了作者对陶先生撰写专著中表现出来的执着的专业精神的敬佩(“惊讶”不能给全分)(3分)宝山:2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⑻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21、C(2分)【关联词的考查】A、但是B、而且C、所以D、那么浦东:21.第⑥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3分)21.(3分)CA.潺潺奔涌无边青青明艳灿烂窈窕玲珑B.无边青青窈窕玲珑明艳灿烂潺潺奔涌C.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D.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无边青青明艳灿烂二、句子表层含义(字面意思/文本意思)1、句子的含义2、句子的表达效果:修辞+效果词+表达作用深层含义中心主旨作者情感人物形象文本内容人物形象作者情感3、句子的作用:A.修辞角度B.描写角度C.结构上的作用4、A句与B句表达作用的不同修辞标点符号句式(倒装)格式:找出不同点+具体作用+内容分析链接一模闵行区:22.第②段中“母亲是春天叙事的一部分”这句话的含义是少女时代的母亲正人生的春天(母亲的形象正如春天一样美好)。(3分)虹口区:25、品味语言(7分)(1)第③段中加点词非常有特点,选择一处作分析。(4分)(2)比较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A、当我钻进温暖的被窝后,对一天甚至有生以来的情形都感到一种满足,这是在童年。B、在童年,当我钻进温暖的被窝后,对一天甚至有生以来的情形都感到一种满足。25.(1)“吸吮”一词用拟人化的写法,很生动的表现了被窝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冰”是名词作动词用.写被窝没有经过“焐”的环节而给人特别寒冷的感觉,非常贴切。(2)A句是倒装句,重点是强调钻进被窝感到满足(1分);B句描写童年生活情景,重点是突出时间“童年”(1分)。A句在文中更合适。崇明县:24.文章13-15段描绘了一幅别人父母商量要不要叫醒孩子的画面,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答案:①理解了父母的爱,也明白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同的(内容上)②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照应了上文抱弟弟回家的情节;也为下文接父母来住埋下伏笔。(结构上)金山区:25、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1)内容上:再次抒发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2分),(2)结构上:照应文章的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三、修辞及其作用七种修辞:“一比两问三特殊”一比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两问反问: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加强语气,突出强调XX设问: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考,引出下文XX三特殊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形象夸张:生动形象/突出强调格式:修辞+效果词+内容+情感/精神/品质/形象虹区:22、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反问(拟人)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强调对被窝的感情深厚,对生活状态以至一生都感到满足(4分)杨浦区:22.第⑸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表明严寒来的速度快且气势汹汹。为下文几乎无人看戏的情形作铺垫,并更好突出盲人夫妻守信、真诚的品质。(2+4)黄浦区:21.第1段画线句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其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太阳的火辣。(3分)链接一模四、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1、语言、动作、肖像、心理2、细节描写3、正面/侧面描写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2、渲染XX气氛,烘托人物XX心情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XX作铺垫4、形成对比,突出XX主旨5、衬托人物XX形象6、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结尾)7、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开头)8、引出下文XX+内容+衬托人物XX形象+表达人物XX情感+为下文XX作铺垫+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生动形象地链接一模宝山:24.第⑺、⒃段中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描写,分别包含他们怎样的心理或情感?(1);(2)(5分)24、语言(1分)(1)前者:形象地描写出梁思成面对日军暴虐的愤慨与谴责之情;(2)后者:形象地描写出林徽因随时准备在危难之时与祖国同生死共命运的决心以及一份不屈之心(4分,每空各2分)徐汇:22.第②段划线句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其作用是。(4分)22.(4分)肖像(外貌)描写(1分);细致刻画出金陵老人朴素(整洁、勤俭……)的特点(2分),引出下文对同样具备这些特点的外婆的回忆。(1分)静安区:24.1第8段画线句属于描写,它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环境(1分),写出刘老师宿舍的狭窄简陋,反映老师生活的简朴,体现老师对教书育人事业的热爱。(3分)五、标点符号种类: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1、省略的内容2、表说话断断续续3、列举的省略(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4、表静默或思考引号的作用1、特殊含义2、特定称谓3、引用的内容4、否定和讽刺破折号作用1、声音的延长2、解释说明3、语意的转换省略号作用冒号的作用1、解释说明2、提示下文链接一模宝山区:21.对文中4处运用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否定讽刺B、着重强调C、特定称谓D、引用话语闸北区:21.第③段画浪线句缺少的标点符号,依次应该是____(2分)A.,。,。B.:。,!C.,,。?D:,,?金山:21.(1)在第⑬段方框的位置,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1)?(1分),(1分)崇明:22、请在第4段□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22、;(2分)六、句式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注:二者分类不称为句式)链接一模考宝山区:22.不改变句意,将第(8)、(9)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分别为;(4分)七、段落的作用内容上(手法)+文本内容+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结构上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XX作铺垫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开头中间1、承上启下2、总结上文3、引出下文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XX作铺垫结尾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主题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4、画龙点睛(议论抒情句)链接一模静安区:27、文章描写刘老师的几件事中,“新婚之夜赶回学校”是唯一一件被作者提及两次的事。请看一下第13段,说说作者在此处第二次提到这件事的作用是什么。(80字左右)答案:①一方面和刘老师从教师进修学校坚决要求调回平峰中学的事件一起表现出他对于学生真心的看重(重于自己的生活与前途)(内容上);②一方面也与第③段形成了前后呼应(结构上)。崇明县:24.文章13-15段描绘了一幅别人父母商量要不要叫醒孩子的画面,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答案:①理解了父母的爱,也明白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同的(内容上)②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照应了上文抱弟弟回家的情节;也为下文接父母来住埋下伏笔。(结构上)奉贤:24.第(22)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24.这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这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回响,对“我”内心的触动;也为后文“我”没有进去质问那个人,而是又回到了火车站等情节做铺垫。(2+2分)嘉定:23.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23.(4分)内容上,体现生活的艰难(人的脆弱),衬托母亲的坚强。(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或,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2分)金山:24.文中反复写到蝈蝈的叫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4.作为文章线索,贯穿了全文;蝈蝈叫声的由远到近、由小变大的变化,形象刻画了怕蝈蝈声影响儿。八、标题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3、标题的好处/妙处:作用+深层含义(为何以此为标题)4、为文章拟标题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形成对比,突出主旨5、衬托人物XX形象,反映作者XX情感6、一语双关链接一模普陀区:25.对以“蓝色萝卜”为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蓝色萝卜”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中心线索。B.“蓝色萝卜”是儿子艺术才华消逝的转折点。C.“蓝色萝卜”蕴含着儿子强烈的抗议与渴望。D.“蓝色萝卜”是母亲多次拒绝与敷衍的结果。长宁区:26.题目《履痕》的意思是鞋印,从全文看,其作用是(1)是贯穿全文的主线;(2)突出了母爱伴随儿女成长的主旨。(6分)崇明:25、题目“农具的眼睛”的含义(6分)①,②。25、①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②童年生活的见证(美好的农村生活的见证)。(每格3分,共6分)九、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单独成段)的作用1、突出强调XX内容2、衬托人物XX形象4、作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表达XX情感十、内容概括,情节梳理1、原因的概括:2点2、事件的概括:(时间+地点)人+事(起因、经过、结果)3、主旨的概括:通过XX事,表达XX情感,赞美了(批判了)XX链接一模长宁区:24.文章记叙有详有略,具体写了“我”三次穿鞋的经历:(4分)(1)我出生时,妈妈给我穿的是;(2)我,妈妈给我穿的是虎头鞋;(3);。24.(1)手帕鞋(2)幼儿时(3)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做的(或穿了)一双“冲福尼”面的新布鞋。(手帕鞋也可以写成一双手帕软鞋)松江:23.第⑥段中,“我愣了一下”是因为;“我再次愣住”是因为。(4分)23.(4分)“我”吃惊于“母亲”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病况“我”震惊于她明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宜做手术,却还提出了不理智的要求徐汇:24.结合全文来看,第14段中作者的“遗憾”包括:(6分)(1)儿时的我并不理解外婆对儿女的不舍与惦记;(2);(3)。24(6分)(2)外婆为我及我的孩子做了很多,而我却不曾回报她。(3分,答“我不能说出外婆的生卒年月”得2分)(3)外婆一生操劳,没能过上清闲的日子。(3分)杨浦:24.细读全文,概括作者感动的三件事,填写在第段的横线上。(4分)⑴看到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⑵;⑶。24.⑵感受到儿子的成长(细节)⑶听到乞儿感恩的故事(4分)十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使读者印象深刻。(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1、突出强调XX,衬托人物XX形象2、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作用1、补充交代了XX+表现了XX(主旨/人物形象/精神品质)2、为下文XX作铺垫(埋伏笔)3、形成对比,突出主旨链接一模青浦区:23、第(4)段在记叙顺序上是__插叙___,其作用是(1)补充交代了新娘的生活背景,写出了父母没来参加婚礼的原因(内容上)。(或补充说明了新娘与母亲的矛盾)(2)为后文老人送蝴蝶祝福的事件作铺垫。(结构上)(5分)奉贤区:23.细读第(8)-(10)段,完成下列问题:(2)第(8)-(10)段是插叙,作用是:①交待了丹增母女受助的经过,表现了陌生司机的善良。(内容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