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第五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授课班级护理1101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形式讲授教学目标1、掌握六淫的概念及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熟悉七情、戾气的概念及性质和致病特点。3、了解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的概念及性质和致病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对六淫的概念及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掌握。2、难点是对六淫各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理解。教学过程复习:气、血、津液、精新课导入:1、人体是怎么发生疾病的?2、你认为发病与那些因素有关?3、你对风、寒、暑、湿、燥、火的理解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讲授新课:第一节病因病因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等,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一、外感病因外感病因是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或从口鼻等体表部位侵入人体,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亦可称为“外邪”。外感病一般发病较急,初起多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表证症状。外感病因包括六淫、疫气。(一)六淫※六气:风、寒、暑、湿、燥、热(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正常的六气变化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秋季当凉而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热,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可使人体不能与之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教学过程※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①外感性六淫之邪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故六淫所致之病为外感病,②季节性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③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地区和环境有关。④相兼性六淫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邪气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⑤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1、风邪季节性:多见于春季,但四时皆可发生。侵入途径: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入人体从而产生外风病证。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④风性主动。2、寒邪季节性:多见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贪凉露宿,饮食过于寒凉,空调致冷等,均为感受外寒的途径。外寒致病根据寒邪侵犯部位深浅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3、暑邪季节性:独见夏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纯属外邪,只有外感,而无内生,故无内暑之说。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③暑多夹湿。4、湿邪季节性:多见于长夏。长夏处于夏秋之交,湿气最盛,空气湿度加大,潮湿充斥,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但四季均可发生。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居处伤湿,以水为事,或涉水淋雨,使人发病。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湿性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邪季节性:多见于秋季,但四时亦可发生。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则燥与热合而侵犯人体,故病温燥。深秋——近冬之凉气,西风肃杀,则燥与寒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凉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侵犯人体。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燥性干涩,易袭津液。②燥易伤肺。6、火邪温、热、火邪性质相同,程度不同: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热邪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等;火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伤津耗气。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二)疠气疠气,指各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病邪的统称。在中医文献中,疫气又称为“疠气”、“疫疠之气”、“戾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传染途径:通过空气、饮食、蚊叮虫咬、虫兽咬伤、接触传染、血液传播、性传播等传染。二、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情志”:泛指情绪、情感活动。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情志活动的调控——脏腑功能活动七情内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引起脏腑气机紊乱,功能失调而为病。课堂小结:1、总结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2、总结六淫致病的各自性质及特点。课外作业1、课后目标检测2、名词解释:六淫、七情3、简答题:六淫致病的各自性质及特点板书设计第五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病因的概念一、外感病因简介外感病因(一)六淫六淫概念六淫共同致病特点风、寒、暑、湿、燥、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二)戾气二、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