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词和炼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导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李东阳《麓堂诗话》•写的是唐代诗人任翻为改一个字,跑了数十里的故事,很动人。•“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同学们,你们以为如何?•“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一、解读文本——修饰语与中心语P98-99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如“勤奋的学生”“、“灵活施教”中,“勤奋”和“灵活”就是修饰语,而“学生”及“施教”这类被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心语。如果整个结构是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定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例如“胜利的歌声”整体是名词性的,胜利就是定语。如果整个结构都是动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语,例如“静静地听”整体是动词性的,静静就是状语。书面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的”字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常用“地”字连接。举例谈谈你认为用的最好的一个定语和一个状语。一、解读文本——句子与动词P100•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也往往是表达句子意义的核心成分,动词选择的优势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优势。•课文中的几个句子都是动词妙用的经典段落,这些动词别致生动,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微微的云在我们的顶上流着”,一个“流”字,就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水”,让浮云流动起来,充满灵气。你最欣赏哪一个动词?二、创作短文,实际体验学生自己随意写几段话或一篇短文,斟酌其中的修饰语和动词,看看用不用修饰语或使用不同的修饰语,对于文章内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看看能不能找到最合适的动词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不同的动词会使意义和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三、展示经典文学片段,体会选词炼句的奥妙。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2、《漓江》(余光中)黛髻青,南国有您多丽人/争妍要照影/却苦了地灵/何处去寻找够长的妆镜于是从上海的湘烟楚霭/聪明的漓江/浅浅地笑着在两岸的娉婷之间流来而我们,自幸受宠的美学家/左顾也惊艳/右盼也欢绝/趁涟漪的靥涡顺流而下错过的远比窥到的更多/瞻前便遗后/顾近又失远/贪看岸上,又觉水中更诱惑目迷,心乱,五十里的奇观/峰外还有峰/峦上更多峦/出不尽七千个峰头的大厦而更多的奇迹在地下深藏/钟乳垂长旌/石笋矗高柱/地府已如此/又何必慕天堂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词语不可,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选词:准确、生动P101•准确精当唯一•生动新颖形象练习举一两个古代或现代人们选词炼句的故事,说明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如:“一字之师”的典故:1、《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已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未早也。不若一枝。’齐已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练习2、相传曾国藩早年打仗之时,罕有胜绩,以至于给皇上上交“年终总结”时,不得不比较客观地写下了“屡战屡败”一词,并准备好了接受皇上的圣颜大怒。然而他的幕僚在二审施政汇报时,很巧妙地把“战”与“败”二字作了个顺序上的调换。这样一来,屡战屡败的曾国藩就因为“屡败屡战”的大无畏精神受到皇上的褒扬。而这位调换二字顺序的绍兴师爷,也因此被曾国藩尊奉为“一字之师”。炼句:简洁、连贯P101•简洁最经济的句子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思想•连贯前后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恰当地衔接,做到行云流水选择不同句式注意以下几种句式之间的关系:•一、短句和长句•二、肯定句和否定句•三、陈述句和疑问句•四、常式句和变式句•一、长句,信息量大、逻辑严谨、细致准确。在下定义或者表达复杂判断推理的时候适用。•短句,简练明快、色彩多样、易于上口;像宣传口号或广告语就适用短句。•二、肯定句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则相对委婉、平和。•双重否定会比一般肯定句的语气更强烈。•三、•疑问句中有两种特殊句式: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吸引读者的注意,显得亲切自然;•反问句,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四、变式句•1、成分位置的变化:①突出重点②连贯③长句化为短句,协调语音和节奏•2、语气和色彩的变化•如:“严禁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生硬、训诫)•“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委婉的提醒、劝告)其它句式•主动句和被动句•整句和散句•把字句•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针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种关系的复句。整句的修辞作用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短句的作用是活泼自然,富有变化。无单调、呆板之感。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人,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如:•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杨朔《东风第一枝》小跋)•用整句或散句,或整句、散句并用,都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练习:试比较分析下面几组句子,说明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①A他知道非让他去不可。B他知道让他去。•②A我赞成你的意见。B我不反对你的意见。•③A她不是不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B她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④A手工业在改造之后,品种只许加多,不许减少;货色只许更好,不许变坏;技术只许提高,不许降低。B手工业在改造之后,品种只许加多,货色只许更好,技术只许提高。•①中A句是双重否定,比B句语气更强烈、坚定。•②中A句是肯定说法,B句是否定说法,后者语意轻弱,语气缓和。•③中A句是双重否定,但比B句语气显得委婉。•④中A句包含了三组先肯定后否定的分句,构成正反对照,语意鲜明,语气强烈;而B句,语意则软弱,语气也较缓和。练习:请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句子。•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按事理间的因果顺序来安排•“不传达上级指示”、“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是“原因”,“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结果”,且两个“原因”是从思想上的不重视到行为上的无作为,相互不能颠倒;两个“结果”是程度上的加深,本身也暗含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