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成本预测4.功能成本预测1.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2.目标成本预测3.成本发展趋势预测重难点一、成本预测概述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的科学推测。(一)成本预测的含义和意义1、成本预测的含义成本预测2、搞好成本预测的现实意义在于4.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有利于成本决策的进行。2.有利于成本计划的编制。3.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实施,从而降低产品成本。⑥及时反馈信息(二)成本预测的程序和方法1.成本预测的程序①确定成本预测目标②收集信息③建立预测模型④修正预测结果⑤报告预测结论也称直观判断法。它是指成本管理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推断的各种方法。2.成本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法定量预测法又称数量分析法。它是指根据历史资料以及成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计推断未来成本的各种预测方法一般是在企业缺少完备、准确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具体包括专家会议判断法、市场调查法、函询调查法等.是根据成本与其相关因素(即非时间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预测的各种方法。具体包括本量利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法。定量预测法按照成本预测模型中成本与相应变量的性质不同趋势外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即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主要指时间序列预测法。具体包括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二、目标成本的预测目标成本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应达到的成本目标.成本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倒扣测算法比率测算法选择测算法直接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目标利润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一)倒扣测算法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单一产品生产条件下产品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多产品生产条件下全部产品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总体目标利润产品预计销售量×产品预计价格指应缴流转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这里的应缴税金不包括增殖税。但它是计算应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1.销售利润率×预计销售收入2.资产利润率×预计的资产平均占用额3.成本利润率×目标成本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预计明年A产品的销售量为2000件,单价为40元,B产品的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60元。两种产品均需交纳17%的增殖税,另外还需缴纳7%的城建税及3%的教育费附加。据测算A产品与B产品的销项税金与进项税金之差分别为40000元、50000元。据调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5%。练习=260000-9000-65000=186000(元)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2000×40+3000×60=260000(元)=260000×25%=65000(元)=(40000+50000)×(7%+3%)=9000(元)应缴税金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是倒扣测算法的延伸,它是依据成本利润率来测算单位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以上计算公式是建立在产销平衡假定的基础上。即在产销平衡假定的前提下,利用倒扣测算法确定的目标成本即产品生产目标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二)比率测算法在倒扣测算法下,由于单位目标成本=产品预计价格-应缴税金-目标利润=产品预计价格×(1-税率)-目标成本×成本利润率则比率测算法下单位目标成本产品预计价格×(1-税率)1+成本利润率=通过数学公式进行推导.(三)选择测算法是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如标准成本、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成本水平、企业历史最好的成本水平等。是根据上年预计成本总额和企业规划确定的成本降低目标来直接推算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法。目标成本=按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总额×(1-计划期预计成)本降低率(四)直接测算法计算公式如下:∑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产量三、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将总体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产品、各个单位、各部门的过程。功能评价系数反映产品功能的程度。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密切相连。通常功能越多,质量好的产品,成本就高一些;反之,成本就低一些。1、按产品组成分解各产品目标成本分解的具体方法(1)利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标成本对于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的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功能评价系数常采用评分法予以确定,即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一一进行相互重要程度的对比,重要的给1分,次要的给0分.=某零件目标成本=该零件功能评价系数×产品目标成本它是产品目标成本最基本的分解方法,但从成本真实性的角度来看,按功能评价法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零部件的成本。(2)利用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产品目标成本是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计算的各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分解产品目标成本。是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确定的产成品目标成本依次倒推各步骤的半成品目标成本,即根据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已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从而将产成品目标成本分解为产品的半成品目标成本。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对于多工序组成的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元,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若该产品由A、B、C、D、E、F六种零部件组成,利用评分法各零部件的累计得分分别为:4、3、2、4、1、1,分解目标成本。实例分析(3)若该产品由三个工序加工而成,相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表所示,分解目标成本。成本项目成本结构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第一工序成本结构80%12%8%第二工序成本结构75%15%10%第三工序成本结构85%10%5%根据以上资料其计算过程如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000×3000×(1-10%)1+20%=450(万元)(1)(2)各零件功能评价系数:415B=315A=D=C=215E=F=115则,各零部件目标成本为:A、D目标成本=415×450=120(万元)B目标成本=315×450=90(万元)C目标成本=215×450=60(万元)E、F目标成本=115×450=30(万元)(3)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目标成本目标成本450万元第三工序目标成本第二工序目标成本第一工序目标成本85%10%5%=382.5=45=22.5××75%15%10%=286.9=57.3=38.380%12%8%=229.5=34.43=22.95×首先,确定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原材料的消耗定额×计划单价直接人工=产品工时定额×计划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产品工时定额×计划小时费用率然后,根据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3.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四、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这里只说明平均法对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历史成本总额资料为依据,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来预计未来总成本的变动趋势。主要包括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1.简单平均法它是指直接将若干期历史成本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未来成本水平的一种预测方法。计算公式如下:预测期成本=历史各期成本之和÷期数此法适用于各期成本比较平稳,没有季节性变动情况下的成本预测。2.移动平均法它是根据历史资料自主选择移动期,并以移动期内的平均数作为未来成本水平的一种预测方法。计算公式如下:预测期成本移动期内的各期历史成本之和移动期=3、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对各期历史数据按照远小近大的规律确定其权数,并以其加权平均值作为未来成本水平的一种预测方法。计算公式如下:预测期成本=∑某期成本×该期权数各期权数之和需确定权数,常常以自然数作为权数4.指数平滑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法,它是以上期实际值及其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未来成本水平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预测期成本=上期实际成本平滑系数平滑系数×+(1-)×上期预测成本某企业2001年上半年各期的实际成本总额分别为40万元、45万元、43万元、50万元、58万元、60万元。若6月份的预计成本总额为62万元,平滑系数取0.7.实例分析要求:利用简单平均法、利用3期移动平均法、利用加权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分别预测7月份的成本总额2.移动平均法7月份的成本总额=(50+58+60)÷3=56(万元)其计算过程如下:1.简单平均法7月份的成本总额=(40+45+43+50+58+60)÷6=49.33(万元)4.指数平滑法7月份成本总额=0.7×60+(1-0.7)×62=60.6(万元)40×1+45×2+43×3+50×4+58×5+60×61+2+3+4+5+63.加权平均法7月份的成本总额==73.933(万元)五、功能成本预测(一)功能成本预测的内涵也称为价值分析,它是以分析产品应具有的功能为出发点,力求以最低最合理的成本代价来保证产品必要功能得以实现的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2.功能成本预测的基本程序实际中进行功能成本预测分析有一个过程,一般经过选择分析对象、搜集所需资料、功能分析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四个阶段。(1)选择分析对象①成本高、结构复杂的产品或零部件;②质量差以及退货、返修多或用户意见大的产品③体积大、分量重、原材料消耗多的产品或零部件;④产量大,有可能改进生产工艺的产品;⑤投入少、收益大、见效快的产品;⑥有发展前途的产品。通常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来选择分析对象。实际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搜集所需资料(3)功能分析评价功能分析评价是功能成本预测分析的核心,包括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和功能评价三项内容。必须区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对于必要功能,产品必须满足;对于不必要功能应当剔除.产品功能是指产品具有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效能和作用,即产品的使用价值※功能评价功能评价是通过定量分析进行的,要求计算价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可以根据前述的评分法计算求得成本系数是各类零部件的实际成本或设计成本与全部零部件的实际总成本或设计成本总额的比值。显然,根据上式,有三种评价标准:①价值系数趋近于1,比较适宜,不必改进;②价值系数大于1,这种状态比较理想;③价值系数小于1,这是改进的目标。※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①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②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③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④成本增加不多,产品功能却有较大的提高;⑤消除过剩功能,同时成本有较大降低。(4)确定最优方案即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产品必备功能的方案。现以下表分析说明:功能成本预测分析表零件名称得分累计功能评价系数设计成本成本系数价值系数目标成本成本降低额A30.380000.251.28400-400B20.290000.280.7156003400C10.160000.190.5328003200D30.370000.221.378400-1400E10.120000.061.62800-800合计101320001280004000从上表可见,目标成本按功能系数进行分配;零件B、C的价值系数小于1,是重点改进对象,因此成本需分别降低3400元和3200元;零件A、D、E的价值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该零件属于弹性成本,实际中如果增加该类零件的功能则可以适当提高其成本,如果适当提高其成本,但但该类零件的功能保持不变,则不能再提高其成本,此时可以作为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补充值,即当零件B、C无法实现其成本降低目标时,可以由这些弹性成本来抵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