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二子说苏洵古人说:“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苏洵字明允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说: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作者简介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年轻时应试不举,嘉祐初年携二子入京,其文受到欧阳修称赏,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家典籍编撰官员)、文安县主簿(掌管文书的官员)与人同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从六品)。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代表作《六国论》。苏洵子女6人,长子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只剩下苏轼苏辙二子。(一女苏小妹后经考证,实为讹传)。写作背景写作的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古时名字常识:包括“姓”、“名”、“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如张飞字翼德白居易字乐天商代(最早如商汤)------战国(占卜如屈原)------魏晋(高雅如王羲之)-------南北朝(佛教盛行如僧佑)-------唐宋(道僧红极以五行如朱熹)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瞻前顾后谨慎小心)(仿效依循谨慎持重)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苏迈苏迨苏过学习目标1.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背诵并翻译课文。2.了解苏洵命名的深意和期望。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名二子说苏洵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词义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2.职:职务3.与焉:在其中4虽然:即使这样5外饰:装饰外表6由:顺从7仆:倒下8免:避免盖轸轼轮辐辙译文构成一辆车子,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这样,去掉轼我也从没见一辆完整的车。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车走过的痕迹——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虽然这样,车翻了马倒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辙。所以说,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除灾祸的。赏析二苏的名字,都与“车”有关:“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是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处;“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知子莫若父”,苏洵是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的。他见“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为“轼”,“轼乎,吾惧汝之外饰也”,故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有人说,“名字决定命运”,绞尽脑汁地想个好名字来谋取人生的大富大贵、时来运转。我不知道“取名术”到底有无道理,但我知道,好名字并没有给苏轼的仕途带来好运!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尝尽世间悲苦离愁,做事并未“瞻前顾后”;而苏辙谨慎一世,未尝一日“由着性子”去做事。点评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就占了三席,可见这户人家的厉害。乃父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东坡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苏洵的小儿子性格平和,他为其取名“辙”,觉得这样很好,可以免祸。1、第一段,“轼”名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苏洵根据苏轼的性格特点还给他取字:子瞻,就是希望他凡事要瞻前顾后,要深思熟虑,要善于外饰,避免祸患2、第二段,“辙”名说。“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这篇短文很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说来很巧,苏轼旷达不羁、锋芒外露,苏辙冲和淡泊、含蓄深沉,兄弟二人各自的性格,与”老苏”的《名二子说》倒也真是紧相契合。虽是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字时所作,观苏轼、苏辙二人生平,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苏辙才华能力逊于兄,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逆料者全同,所以说:知子莫若父母也。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讲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不外饰”的官场大忌.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虽然苏辙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光热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清凉的月亮。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兄弟苏辙。当他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他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坡的旁侧。车轼车辙特点性格特点苏洵希望情感苏轼苏辙车轼车辙特点性格特点苏洵希望情感苏轼位置在前作用内在豪放不羁锋芒毕露韬光养晦善于外饰警诫苏辙祸亦无关福亦无关平和淡泊含蓄深沉甘居人后平安一生祝福本文的写法特点是什么?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过一生1、表示父母的祝福、希望2、表示志向、性格、爱好3、与时代相联系4、有历史典故“三苏坟”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