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开发工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共建群众满意的新农村资溪县扶贫办二OO五年工作总结一、2005年扶贫开发的主要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委1号文件,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体两翼”和“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总体要求,践行“三个代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加强规划项目实施工作,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极大地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益,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脱贫致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圆满完城了各项工作。2005年获全市综合考评第一名,获2个单项考评第一名,沈建华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一)认真抓好规划项目组织实施“十五”期间争取上级扶贫规划项目65个,国家财政扶贫资金296万元,同时为我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争取到扶贫贴息贷款7000多万元,大部分项目实施基本结束,我办严格按照《资溪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强化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1、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跟踪、检查,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到现场鉴定,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对已完工的项目实行验收-2-制,确保工程保质、保量;2、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扶贫领导小组、监督小组作用,对项目实施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实施不好的重点村,实行一票否决,停止扶持;3、根据市里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量化任务,我县5个重点村已完成规划的90%以上,所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竣工,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的行路、喝水、通电难等问题;4、重点村开展了“三清三改”工作,对村卫生环境进行整改,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5个村清垃圾120吨,清路障10000米,清污沟14000米,改厕13个,改水3860户,改路14500米,安装有线电视370户,使各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变,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群众的精神状态有着明显变化。(二)创新资金项目使用管理机制我办在实施扶贫开发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资金项目管理,确保扶贫资金落实到项目单位,发挥使用效益。1、在项目管理上,严格规范了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论证、申报、审批、下达、实施、检查、验收的程序和办法,建立了县村两级扶贫开发项目库。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把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按季度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3、创新扶贫资金“三专一封闭”报帐管理制,即县村两级在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扶贫资金专帐专户,实行专门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3-行,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和报帐程序,根据项目工程进度按3:4:2:1分期分批划拨资金,对于资金额度较大的项目推行招投标制,实行公平、公开招标。并对这种做法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有效从源头上防止扶贫资金使用违纪违规等不良现象发生。4、在各村设立扶贫项目意见箱和永久性公告公示牌,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目前我县项目管理已基本步入规范化,资金使用分配的透明度越来越高,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也越来越高,让贫困农民得到较大实惠。(三)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促进增收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和“四个一”工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地方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化为特色的开发式扶贫之路。按照“突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思路,选择确定1-2个主导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形成“一村一品”雏形。1、后坑村有万余亩毛竹资源,原因无路而没有得到开发。为充分利用该村毛竹资源优势,做大毛竹产业,通过扶贫立项安排20余万元修路。路通后,引进客商在该村办毛竹加工厂2家,不仅使丰富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而且拓宽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渠道,增加经济收入,特别是林改后,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群众从中人均增收300余元。2、排上村通过典型引路,发动群众发展种植大棚蔬菜事业,通过扶贫立项安排28万元,建立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通过资-4-金帮扶、技术帮扶、信息帮扶等方式和“一帮一”(1个老种菜户帮扶1个新种菜户)的帮扶措施,扶持50户贫困户种植260亩大棚蔬菜。目前,排上村已有100多户贫困户种上大棚蔬菜,村民积极性很高,效益明显。每亩年纯收入达7000多元,人均从中增收2000元以上,只要是排上的蔬菜瓜果一到市场就抢购一空。大棚蔬菜既丰富了县城农贸市场蔬菜品种,又起着平抑市场蔬菜价格作用,使之成为排上村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3、枫林、黄坊两村重点抓好50-100亩杨梅基地建设,兴建了2个生猪二级扩繁点,实行专业化养殖方式,引导和带领贫困农户发展养殖、果木产业,进行山地立体开发,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4、湖石村495人中,主要劳动力在外从事面包产业的占70%多,实现使其向“面包专业村”转化,重点对该村贫困子女进行面包技能培训,壮大该村面包队伍,转移300余劳动力参与面包行业,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四)搞好科教增强贫困群众技能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今年,我办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1、举办培训班,分别与农业技术部门联合举办种养实用技术培训,与村建办举办重点村村书记、村主任培训,联合计生委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帮扶10户困难计生对象,以实物形式帮扶1000元的项目,并为其举办技能培训,在社会上造成良-5-好影响。以学习全民创业为契机,大力宣传和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今年共开展培训14期,参训人数达1180人次,印发资料1.2万册,为贫困村组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使80%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2、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面包产业是我县一大支柱产业,也是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技能培训为主,多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做到培训、输出、就业、脱贫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一是建立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整合有关部门的扶助资金,对重点村贫困户参加面包、烧烤培训的,县扶贫办补助400元∕人,阳光工程补助100元∕人。二是积极为贫困群众创造就业平台,对340个参加培训的贫困群众,委托县面包协会和培训基地推荐就业,80%学员在自己店里做事,20%在面包店打工,真正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富裕一人的目的。(五)加大招商引资开拓扶贫渠道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资源富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和“四个一”工程,利用各村的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使资源优势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各村的经济发展,拓展贫困户致富之路。截止目前已超额完成县里下达我办5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原我办主引的新安实业今年可为县财政创税100万元。一是继续做好抚州新安实业有限公司等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新引进浙江籍钱老板与我办共建绿色生态瘦肉型种猪基地,目前已建栏舍300余平方米,调进良种猪50头,有力地帮助农-6-民发展生猪产业,丰富我县的菜篮子工程。(六)整合社会资源增加扶贫投入1、大力推进社会帮扶,我办注重搞好部门协调,广泛调动各挂点单位参与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省、市、县共有12个挂点单位大多数能深入到5个重点村开展包扶工作,各单位都选派得力干部组成扶贫工作组,认真帮助重点村实施扶贫规划,特别是今年元月洪灾,各扶贫挂点单位主动帮助抗洪救灾,千方百计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争取扶贫单位资金和物资65万元,如江西日报社扶助3万元为排上村民发展大棚蔬菜,建起了铝镁制式钢棚高标准蔬菜基地;江报扶贫4万元维修排上小学,为学生提供安全、整洁的读书场所,市、县法院协调有关部门配套50万元兴建黄坊村级水泥公路,解决了群众走路、学生上学难问题。市、县人行投入8万元帮助枫林村新建卫生所,改善就医条件,有很多单位和部门以实物及多种方式帮助我县扶贫开发重点村,直接让贫困户受益。2、开展帮扶活动,广泛调动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协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形成了“定点帮扶”、“对口帮扶”、“一挂三帮”等社会帮扶强大合力,全县共有120名党员干部与600个贫困户结对子,交朋友,增感情,帮致富,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倾斜,并组织开展“手挽手”和“春蕾计划”,组织社会捐款2.1万元,衣物300件,扶助12位贫困学子入学,赠送书籍1000余册,使贫困农民真正感受到扶贫的益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七)宣传扶贫成果提升社会地位-7-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围绕扶贫开发具体做法,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经验和做法,使贫困群众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方针和本地扶贫开发工作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今年来在《中国社会报》上稿1篇,在省扶贫工作简报上稿1篇,市扶贫工作简报5篇,抚州日报25篇,江西人口报上稿1篇,江西日报13篇,《老区建设》上稿1篇,省广播、电视台3篇,市电视2篇,县电视台4篇,县委、县政府专刊4篇,资溪声报3篇,已超额完成任务,在全市系统内排在第一名。还把重点村的村容村貌、规划项目实施前状况,拍摄像片制成光盘,形成一套可观性高的项目档案,以便规划实施完后形成鲜明对照,显现扶贫成果,教育后代要不忘“党恩”。(八)精心做好“十一五”扶贫工作今年我办认真总结“十五”扶贫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扎实做好“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的选报和规划方案。一是下基层深入全县行政村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为申报“十一五”扶贫重点村提供第一手资料,调查的方法是对重点乡镇34个行政村进行全面调查,非重点乡镇的行政村进行抽样调查。二是主动积极地争取上级扩大我县的扶贫开发重点村的覆盖面,上级批准我县“十一五”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8个。三是科学地制定“十一五”扶贫规划。8月中旬,我办联合村建办举行“十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书记、主任培训班,组织学习《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01-2010年)》精神-8-及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不仅给扶贫干部“充电”,懂得扶贫政策,丰富扶贫业务知识,而且增强了扶贫干部的为民办实事的意识。各重点村已召开村民会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对“十一五”项目进行了初选,并且在县直部门配合支持下,已制定初步扶贫规划方案。(九)强化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1、广泛深入调察研究。围绕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在狠抓村级规划和项目实施同时,组织开展贫困现状、技能培训、项目建设、扶贫典型和十五扶贫的困难与不足等方面调研活动,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更富有成效依据;2、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及各类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3、进一步增强转变职能、服务基层的工作力度,崇尚真抓实干,提高办事效率,真心热情为基层服务,为项目单位服务,为贫困群众服务;4、制订严格的目标考评奖罚制度、考勤制度、实行车辆用油签发制、维修报帐制、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5、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四带头、四增强争做贫困群众贴心人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工作主动和创新性,呈现出团结敬业,求真务实,廉洁勤政,开拓创新的新局面。-9-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外出人员较多,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力度不够,乡(镇)、村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不理想。2.扶贫资金有限,产业扶贫项目短时间内难见成效,仍有一些真正贫困的群众没有得到有效扶持,没有脱贫。3.因村级换届选举和林改工作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可能有1-2个项目不能按期完工。4.上级应及早下达当年培训计划,以免造成工作的脱接。5.大部分重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法垫付项目实施、报帐、学习等相关费用开支。6.自身建设经费较少,难于维持正常工作开展需要。三、“十一五”期间和二00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