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形式丰富多彩,讨论这一重要的合作学习方式更是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广为应用。课堂讨论充分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在讨论教学中构建现代语文课堂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分组;教师认真准备,明确讨论的问题;合理安排讨论时间,保证讨论能轻松又不失严谨地进行;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上问题的廓清,更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课堂讨论这种学习形式,有助于在组织课堂讨论中取得更大效益。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看到初中语文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广大语文教师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这一重要的合作学习方式更是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广为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讨论,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互助学习,取长补短,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一、讨论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一定义出发,我们认为,适时而有价值的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二、进行合理分组,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一般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要考虑学生男女性别、个性差异及能力水平等各因素,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出综合性的见解。并且在小组中推举一名成绩较好的、更具活动能力的学生为组长,组长是小组讨论问题的组织者,并且备有讨论记录。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在集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给他们发言机会,帮助他们,争取共同进步。总之,课堂讨论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各具特色的学生在小组内能自主、合作地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能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三、明确讨论的问题,这是开展讨论的前提保证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出现真知灼见,讨论问题的选择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对那些比较简单易答的问题,学生只需经过独立思考即可正确回答,如若再分组讨论、交流,则既浪费时间,又会降低学生讨论的兴趣。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依照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抓住学生认知中的主要问题,精心设计一些深浅适当、且有价值的讨论题,这样才能让讨论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旁征博引,探究主题,强化学习效果。讨论的问题还可以是由学生在预习或在课堂阅读时发现提出的,教师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筛选、分类,选择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说明课文内容,教师就可以将事先设计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另外,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要有科学、高效的课堂讨论,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实践体验作为“支撑”,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如预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布置这样一项合作任务: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请查找资料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生态恶化的累累事实,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的情感,一封饱含深情,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的公开信就能一挥而就了。四、合理安排讨论时间,保证讨论能轻松又不失严谨地进行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时间做保证都将落入形式主义,讨论也是如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发潜力,让学生达成共识,对问题有深入看法。如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学生还懵懵懂懂的,老师就让学生汇报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尚未碰撞、激活,讨论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未完全弄懂。在学生“讨论”正浓时突然打断,往往使学生大惑不解。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浪费了时间,使讨论流于形式。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时间的限制。我们必须在明确了讨论的问题后明确告诉学生讨论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问题引起的反响有预见性。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五、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讨论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共同活动过程,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方面,又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点评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保护作用。对积极作答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进而强化主动意识,陶冶学习情趣。对于学生创新性的想法,则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赞扬的优势,让教与学充分洋溢着乐趣。总结评价的方式还有许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渴望再次参与。新课程标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提倡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课堂,广受老师们的青睐。以上问题的廓清,更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课堂讨论这种学习形式,有助于在组织课堂讨论中取得更大效益。